APP下载

小儿白血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与可行性分析

2018-01-04

关键词:白血病可行性组间

安 雪

(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0)

小儿白血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与可行性分析

安 雪

(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0)

目的 探讨小儿白血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与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6例小儿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按小儿白血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配合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配合度(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71%)显著低于对照组(28.57%),组间差异P<0.05。结论 小儿白血病护理中实施综合全面的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提升患儿治疗配合度,且可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临床应用效果可靠,可行性较强。

小儿白血病;健康教育;应用效果;可行性

小儿白血病是儿童发病率较高的一类血液系统疾病,其具体类型较多,包括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对患儿生命健康安全威胁较大[1]。小儿白血病的临床治疗较为复杂和痛苦,需要患儿和家属的密切配合,因而有必要对家属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保证临床治疗顺利进行[2]。为此,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6例小儿白血病患者,探讨了小儿白血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与方法,总结了其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6例小儿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行实验室检查、腰穿等检查确诊为小儿白血病。观察组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2~12岁,平均7.12±5.03岁,病程1~7月,平均4.17±3.02月,病因:7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对照组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2~12岁,平均7.12±5.03岁,病程1~7月,平均4.17±3.02月,病因:7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两组患儿在年龄、病因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小儿白血病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护理,穿刺护理,并发症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如下:

1.2.1 入院健康宣教

入院时,立即热情接待患儿与家属,消除医患之间陌生感,向患儿和家属介绍病区环境情况、科室分布等,便于家属直接寻找相关功能区域;同时,护理人员耐心温柔的对待患儿,与患儿建立友好、信赖的关系,便于后续展开护理工作。向患儿及家属讲解白血病发病机制、疾病进展、临床治疗与预后等基础知识,随后向患儿及家属说明近期疾病治疗措施,治疗过程及作用等,获得患儿及家属的支持与理解。注意纠正家属对小儿白血病的错误认识,说明现代临床治疗的可靠性,消除家属对疾病治疗的顾虑。

1.2.2 个体化教育指导

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采用讲故事、图片、图画、动画等方式说明白血病知识,并进一步使患儿理解治疗的重要作用;用生动的语言说明治疗过程,尽量使患儿接受治疗,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同时,对家属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根据患儿病情,详细说明患儿治疗情况,耐心回答家属问题,选择成功案例鼓励患儿家属,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针对腰穿鞘内注射治疗、化疗等具体治疗措施进行术前健康教育,说明各项治疗的重要意义,讲解穿刺前后注意事项,指导家属如何配合护理人员完成治疗,治疗期间采用动画、玩具等转移患儿注意力,避免患儿产生严重抵触情绪。

1.2.3 营养干预

患儿发病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但是临床治疗导致胃肠道功能下降,因而需注意强化营养供给,根据患儿病情及生化指标,制定营养干预计划,为患儿提供充足的营养。在日常饮食中,要求家属营养干预计划为患儿准备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危重患儿应按医嘱积极进行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与肠内营养相结合,保证营养与能量供给,避免营养不良、贫血导致患儿免疫力降低。白血病患儿极易出现各类感染症状,因而必须注意饮食卫生,指导家属严格控制食物灭菌情况,并定期对其餐具消毒处理。

1.2.4 针对性心理辅导

白血病患儿及家属内心较为脆弱,应定期实施心理干预,使患儿和家属保持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给予患儿家属更多的情感支持与关怀,耐心说明治疗的效果与预后,避免家属出现严重负性情绪反应;已经出现不良情绪的家属或患儿,应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引导患儿或家属说出内心痛苦,给予针对性指导与疏解。鼓励家属树立坚强的信念,给予患儿更多的关心与安慰,帮助患儿维持良好的情绪状态[3]。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两组患儿配合度,对比两组患儿治疗配合度,分级标准[4]:0级,可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无负性情绪反应;1级,可在医护人员安抚或引导下完成治疗,存在轻微情绪反应;2级,强烈抵触治疗,存在严重负性情绪反应;治疗配合度=(0级+2级)/样本数。密切监测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配合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配合度(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组间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配合度比较

2.2 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71%)显著低于对照组(28.57%),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近年来,小儿白血病发病率呈一定上升趋势,成为临床中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儿疾病进展较快,死亡率较高,需尽早治疗,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小儿白血病临床治疗复杂,且疗程长、经济费用高、不适感明显,因而给患儿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患儿和家属治疗依从性不强。

考虑到多数小儿白血病患儿及家属对于该病认知有限,故导致了治疗依从性不佳、自我护理能力不强等情况,因而有必要在小儿白血病护理中实施全面的健康教育,给予家属多方面的指导与干预。为此,本院总结小儿白血病的临床治疗要求与护理经验,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其健康教育需求,编制了一套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临床实践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治疗配合度(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组间差异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71%)显著低于对照组(28.57%),组间差异P<0.05,可知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不仅提高了患儿治疗配合度,还降低了并发症风险,临床实践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小儿白血病护理中实施综合全面的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提升患儿治疗配合度,且可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临床应用效果可靠,可行性较强。

[1] 孙南南.综合护理对小儿白血病腰穿和骨穿患者依从性的影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4):140-141,143.

[2] 喻 萼.对进行腰穿鞘内注射术的小儿白血病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1):185-186.

[3] 成琳琳.舒适护理在小儿白血病腰穿鞘内注射术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4):258,262.

[4] 唐京琴.小儿白血病化疗期间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7):3843-3844.

R473

B

ISSN.2095-6681.2017.32.129.02

刘帅帅

安雪(1989-),女,贵州省铜仁市人,侗族,护师,本科,研究方向:儿科血液肿瘤护理

猜你喜欢

白血病可行性组间
白血病“造访”,人体会有哪些信号?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阅读疗法及其在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探索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