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90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

2018-01-03汪国瑞

科教导刊 2018年29期
关键词:隐性危机辅导员

汪国瑞

摘 要 当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形势较为严峻,这与90后大学生这个群体所特有的心理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符合90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可以运用到心理危机干预中。我们认为应该通过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教育阵地、教育者应重视以身示教的作用等途径来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10.042

Abstra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in universities is rather grim,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pecial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oup of post-90s college students. As a new form of education, Recess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forms to the law of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post-90s college students, and it can be applied to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We believe that the active role of recess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e played b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spiritual culture, taking the active occupation of the network education position, and the educator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teaching.

Keywords post-90s college students; recess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0 引言

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寓于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开展的、不为受教育者焦点关注(甚或不为受教育者明确感知)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类型。它在实践中往往隐藏其教育目的,并以隐蔽的方式开展施教,其教育效果的呈现也是隐现的。[1]

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兰(G.Caplan)被认为是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的先驱,他从1954年开始,对心理危机干预开展系统性的研究。其认为心理危机的概念主要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阐述了一个人所遇到的困难情境是其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第二,这种情境是其在当前无法解决的困难情境;第三,这种困难情境使人产生心理困扰,从而形成心理危机;第四,这种心理困扰是一种心理失衡的状态,这种失衡状态是暂时性的,它既可能消失,也可能导致进一步恶化。但是,现在学者们所通常使用的“大学生心理危机”概念,已超出了以往对心理危机的定义,其泛指一切导致个体心理和行为明显异常,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特别是可能引发诸如自杀(伤)、危及社会和他人安全等严重社会后果的精神卫生问题。例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可能发生自杀、伤人等社会后果的精神疾病,都属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范畴。[2]

1 90后大学生主要心理特征与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困境

1.1 90后大学生主要心理特征

90后大学生(post-90s college students)常指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在校大学生,他们心理发展的社会背景正是社会加剧转型、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以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同时,在那个时期,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执行,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one-child family),这些孩子所受到的关注也远超过多子女的家庭。

心理学研究表明生活环境和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对幼儿的人格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处于社会快速发展和父母长期过度关注下的90后大学生也形成了其特有的心理特征。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行为方面,90后大学生主要表现出有很高的自主性,他们希望独立,喜欢接受和尝试新鲜事物,思考问题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排斥和反感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情感方面,主要表现出躁动不安,虚荣心强,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攀比心较强。思维方面,成长在信息爆炸时期的90后大学生思维前卫,观念超前,表面上看似处事圆滑,实际上思维既冲动又简单。正是由于90后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导致了自我中心、自负、冷漠、嫉妒、撒谎、依赖性强、交往意识较欠缺、生活能力较弱、抗挫折能力较差等问题在90后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存在着。[3]

1.2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困境

近年来,高校心理危机事件频发并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中既包括学生由于抑郁症所导致自杀及精神分裂症等严重心理危机事件,又包括新生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障碍、恋爱情感问题、就业恐惧等轻度危机事件。据研究调查表明,90后大学生因不同程度心理问题所困扰的人数已高达学生总数的30%,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形势很严峻。

我们认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困境的产生主要集中在干预对象和干预者这两方面。从干预对象角度来看,我们知道90后大学生由于其特有的心理特征,总体缺乏足够的心理弹性,心理素质较差,受生活事件困扰而产生心理问题的易感性较高。因此,在他们产生心理危机后,自身也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法。同时,由于他们多以自我为中心,将自身所遇到心理危机看作是个人隐私,不愿意主动去寻求学校专业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更不愿意向同学朋友及思想政治辅导员倾诉。

从干预者角度来看,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提出,高校应按学生数的一定比例配备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每校配备专职教师的认识不得少于2名。[4]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编制偏紧等客观因素,很多负责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都由学生处老师兼任,而承担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主要是从事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由于干预者的本职工作繁重,所以他们投入到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时间和精力就十分有限。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这支重要干预队伍,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很难及时识别已经产生心理危机的学生,当班级心理委员及其他班干向其报告行为异常学生时,他们通常会使用“讲道理”、“理想信念教育”等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来应对。我们知道面对一个因抑郁症而不去上课的学生,如果只是简单的认为是偷懒而不求上进,并对其加以斥责,一定会产生适得其反、雪上加霜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面对心理素质较弱、心理弹性缺乏的90后大学生,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已经相对遇到一些困难或瓶颈,而具有渗透性、潜隐性、开放性、生活性等特点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90后大学生这个干预对象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契合。

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90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

2.1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心理危机干预中的重要保障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包括学校物质文化的显性教育资源,更包括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隐性资源。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主要强调以一定的校园文化氛围感染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寓教育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用高品位的校园精神影响、教育学生。

校园精神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学生作为一个在校园里学习生活的个体,必定受到校园精神文化的影响。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和谐的班级体,优雅的校园建筑和环境都会使人精神愉快,舒适轻松,充满生机和奋发向上,同时获得归属感,能动的发展自我,反之,则会使人感到压抑、烦躁、沉闷。[5]因此,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既可以减少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影响,也可以引导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后主动寻求专业教师或机构的帮助,从而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2.2 网络教育阵地: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主要阵地

学生发生心理危机时,传统显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通常是找学生面对面的谈心谈话或者通过班级心理委员等学生干部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这种方式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时空上的限制,也不具有足够的开放性。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他们很多都有逆反心理,在面对思政辅导员或者心理学专业老师时,经常会形成阻抗,误导干预者对其问题的判断,从而影响到干预效果。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足够的开放性,可以通过占领网络教育阵地来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网络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微博、微信都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重要的通讯软件,由于网络具有匿名性,这使得网络上进行沟通交流的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平等性。心理危机干预者需要占领网络教育阵地,通过建设班级交流分享平台,定期发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积极预防和应对各类心理危机的理念。

3 教育者身教示范作用:心理危機干预中的核心因素

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同样也有很多隐性施教的理论主张,如“以身示教”等,身教示范即在道德教化中以自身作为楷模,给受教育者以示范和启发,强调以行示人、以行教人、以行感人,是中国传统社会历来主张的教育教化方式,这种教化方式构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实践形态,具有潜隐性和生活性的特点。[6]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已经成为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显然辅导员是与学生日益相处、联系密切的教育者,其也承担着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的重要责任。有研究表明,辅导员如果是一个外向,乐观开朗,热情大方,心理弹性丰富的教育者,那么他所指导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发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频率也较低。反之,辅导员如果是一个内向,整天怨天尤人,心理弹性缺乏的教育者,那么他所指导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发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频率也较高。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应该重视以身示教的作用,以实际行为的教育内涵来潜移默化地教化、影响广大学生,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综上所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与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应的教育形式符合当前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可以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基金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SJD201602)

参考文献

[1] 白显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5.

[2] 王晓刚等.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标准化体系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6:22-26.

[3] 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36(4):111-114.

[4] 王晓刚等.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标准化体系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6:42.

[5] 魏玮.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4):116-117.

[6] 白显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6.

猜你喜欢

隐性危机辅导员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有为”也应“有位”
米歇尔.奥巴马与第一夫人的隐性影响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