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调度运行中的调度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

2018-01-03吴丹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24期
关键词:防护措施安全风险电力调度

吴丹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随之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也日益加大。基于电力调度在电力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如何维护电力调度安全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时代发展的带动下,电力系统向着网络化、规模化、技术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电力调度的复杂性,给电力调度工作增加了难度。本文主要对电力调度运行中的调度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并积极寻求调度安全防护措施,致力于运用合理的技术维持电力调度的安全稳定进行。

关键词:电力调度;安全风险;防护措施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24.159

0 引言

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用电的日益广泛在促进电力行业发展的同时也给电力调度带来了挑战,如何对电力调度中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防护也成为电力企业要面临的重要内容。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防护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将电力调度中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的防护,才能避免电力调度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在规避电力调度运行风险的情况下保证人们的正常用电,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 电力调度运行中的调度安全风险

(1)自动化的电力调度技术存在安全隐患。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情况下,自动化的电力调度模式得到了广泛使用,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在应用自动化调度模式,通过计算机参与监管的方式节省了许多人力。同时,一些先进的技术也被应用到变电站管理中,为电网运行提供了便利。然而,自动化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会因工程建设失误产生安全隐患,不利于电力调度的正常进行。同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会使电力系统受到众多无用信息的影响,造成重要信息的忽略,进而产生安全问题。

(2)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不足。基于电力调度安全进行的重要性,调度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并且需要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在当前的电力企业中,部分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不足,存在安全意识缺乏、责任心不够的情况,在进行电力调度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不负责的态度会使电力调度系统出现安全隐患,还会因工作的麻痹大意造成安全问题。

调度从业者心理素质较差,在电力体系自动化的运用规模还较小,社会发展还未如此迅速时,电力调度从业人员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时,常常都是依靠自己来解决的,所应用的改善手段直接影响着事故能否继续恶化。因此,在当时电力调度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非常过硬,其往往要独立剖析鉴别安全事故的处置策略,心理素质固然较高。然而现阶段,在电力调度中自动化系统的利用率极高,工作人员单独做决定的机会愈来愈少,让经验累积变得越来越困难,这便导致目前调度从业人员心理素质不断下滑,无法顺利完成工作。

除此之外,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足,对于设备运行状况不能充分了解,会导致盲目的下令操作,容易造成电力系统的运行故障,进而对电力企业乃至社会带来损失。

(3)电力调度检修工作不够彻底。设备的检修工作是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逐渐增多,维护设备的稳定运行成为保证电力调度工作安全进行的关键问题。设备的检修成效直接影响到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性能,对于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电力调度运行中的检修工作在落实过程中存在局限,不能达到相关检修标准,进而影响检修作用的发挥[1]。检修工作的不彻底会给电力调度运行带来安全隐患,对调度安全具有直接影响。

2 电力调度运行中安全风险的防护措施

(1)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为了对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进行有效防护,电力企业应该注重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作为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且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以便于在电力调度运行中能够做出正确判断,及时发现系统潜在的安全问题,维护电力调度的安全[2]。对此,电力企业可以定期组织员工培训,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员工能力培训,切实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并且应该注重员工责任意识的培养,从而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保障电力调度的稳定运行。

(2)利用冗余技术进行数据备份。在系统设备出现故障问题时,会造成重要数据的丢失,进而对电力调度产生不利影响。对此,对于系统中的服务器等重要设备,可以利用冗余技术进行重要数据的备份,以便于在數据丢失或损坏的第一时间及时提供备份数据,降低安全风险,避免因数据丢失给电力调度带来不便。同时,电力企业应该注重设备检修工作的有效进行,降低设备损坏带来的安全风险。此外,如果发现部分设备对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产生影响,应该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予以更换,降低因电力调度系统缺陷产生的安全风险,切实提升电力调度的安全性能,发挥防护作用。

(3)加大技术改革投入。电力调度工作中包含许多大型电器设备的管理,电力企业应该针对设备管理中容易发生的故障情况制定有效的防范策略,通过加大技术改革投入为电力调度的安全风险防护提供有效措施。在此过程中,电力企业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电力设备的管理,并且应该对电力设备进行改良,通过技术改革弥补调度设备的缺陷,进而在设备性能得到提升的情况下促进电力调度的安全稳定运行。

(4)高效运用远程监控技术。现代科技的发展带动了远程监控技术的应用,在对电力调度风险进行防护时,电力企业也应该对远程监控技术进行高效的应用,利用科技的力量维护电力调度的稳定运行。一方面,远程监控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工作人员发现调度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排除隐患的高效性提供便利。另一方面,远程监控技术的合理应用,有助于在电力调度事故发生时进行妥善处理,能够为事故现象的深入分析以及设备状态、负荷损失的情况掌握提供依据,有利于安全风险的排除和防护。

(5)利用操作控制预防安全风险。所谓操作控制,具体是指掌控人为风险,去除自然风险,其是电力调度运作中的严重安全隐患。要想充分运用操作控制,第一步要依据电力调度室的设施容量、调度范畴以及工作属性等方面编制科学合理的操作标准和要求,以及工作人员技能培训规范、职工上岗安全认识培训制度等。帮助职工拥有危机认识,让其能敏锐的察觉出电力调度工作中的安全风险,怀揣质疑、认真的心态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对电力调度展开全方位的检查,确保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职工的具体操作行为规定一个范畴标准是明确操作标准和要求的主要目标,以此杜绝人员擅自操作导致的安全风险。培训职工的工作技能目的在于提高其操作专业性,防止其在具体工作中出现不良操作、漏诊等问题。

此外,还要创建一个操作控制的数据体系,让职工能把自身操作的信息資料录进计算机内,其中主要涵盖:操作人员、监护人员、操作环节、操作对象、使用技术、操作结束后设施情况以及操作项目等

有关操作和操作转变的全部资料,方便未来发生问题是能及时找到问题根源。当然,这样做还能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全面落实责任制度。

(6)提高职工对普通故障的排查水平。企业要注重塑造职工普通故障排查能力,针对一些出现率较高的谐振跳闸、供电系统破坏以及CT保险丝熔断等问题,职工要具备相应的排查水平。比如,在供电系统发生跳闸问题时,职工要运用有关知识做出正确鉴别。例如,可以对输变电变压器直流电阻与绝缘电阻展开检测,看其潜油泵有无发生保护状况。与此同时,还要实时观察继电器的运作状态,看其变压器油液有无游离碳等。一个具备优秀的技术基底,故障自检自查认识的职工,可以花费较少时间排查出故障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3]。

(7)确保电力自动化设施的先进性。现阶段,社会发展非常迅速,诸多老旧的设施都处于淘汰的边缘,如果想提高电力调度运作中的调度稳定性和安全性,必须要拥有优越的电力设施体系。企业要搜集相关信息,紧随时代脚步,实时的对供电体系展开升级改造,老旧的电力设施易于埋下安全隐患,加大安全事故的爆发概率。因此,加快电力调度安全建设势在必行。就电力设施方面而言,必须要全面避免各种安全隐患,以此提升电力调度体系的总体安全性,确保用电安全。

(8)认真检查电力调度的申请票。相关人员要认真查看其填写方式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工作的内容与实践和设施编号是否记录详细,有没有特殊状况等。若通过检查后发现申请票没有达标,必须要马上责令再次填写,通过检查后要第一时间予以回复。安排阅历丰富且对调离调度程序有深刻了解的工作人员来担任工作票的拟写作业。在拟写前要再检查一遍申请票,且检测现场设施的运作状况。

3 结论

总而言之,电力生产作为一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对于安全性能具有极大的要求。电力故障对于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具有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对电力相关的社会公共系统的正常运转起到制约作用。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要,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能源,电力企业应该对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进行充分认识,并落实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切实强化电力调度运行的可靠性,在保证电力稳定供应的同时推动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真.电力调度运行操作中的调度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J].硅谷,2014,7(22):191+198.

[2]黎嘉乐.关于电力调度运行中的调度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3(12):21.

[3]赵峰.简析电力调度运行操作中的调度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J].科技资讯,2017,15(17):23-24.

猜你喜欢

防护措施安全风险电力调度
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措施分析
智慧校园安全管理研究
电力系统调度控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
浅谈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风险及防范
浅谈县级供电局电力调度管理和安全风险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