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德龙的“出售绯闻”

2018-01-03陆洋

齐鲁周刊 2018年44期
关键词:麦德龙合作伙伴门店

陆洋

近日,继家乐福之后,曾经德国最大、欧洲第二、世界第三的零售批发超市集团麦德龙被爆出对中国业务出售股份和寻找合作伙伴的消息。自1995年进入中国,麦德龙进行了一系列业务探索,尤其经历了前几年营业额断崖式下降后,营销压力加大。在进入中国市场23年后,这家拥有54年历史的欧洲老牌零售批发超市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就此,本刊记者采访了麦德龙集团管理委员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Olaf?Koch,他表示:“我们不会出售麦德龙中国业务。相反,我们要在中国加大发展,成为一个更好的食品供应商,更好地为中国的消费者服务。当然,确实我们也在寻找一些本地的合作伙伴来开展合作。”

回应:不存在“接盘侠”

2017年8月31日,济南麦德龙正式开业。开业初期的盛况过后,有关济南麦德龙开业遇冷的消息便频见报端。

如今,济南麦德龙营业仅仅一年多,有关欧洲老牌零售商麦德龙正评估中国业务的消息就被传出。10月24日,据路透社消息,麦德龙的一位发言人称公司正在与银行洽商为旗下中国业务寻找一家合作伙伴。此前,据彭博9月14日的报道,此次麦德龙对中国业务的评估包含了出售股份和寻找合作伙伴两个选项。更有消息称,复星有意收购麦德龙9%的股权。

10月30日上午,本刊记者致电麦德龙济南槐荫商场求证此消息,一位工作人员称不便做出回应。随后,记者联系了麦德龙上海总部,得到了麦德龙集团管理委员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Olaf?Koch的回复。

Olaf?Koch对谣言进行了澄清,他表示:“我们不会出售麦德龙中国业务。相反,我们要在中国加大发展,成为一个更好的食品供应商,更好地为中国的消费者服务。当然,确实我们也在寻找一些本地的合作伙伴来开展合作。”

事实上,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麦德龙在過去几年中,越来越中国化。Olaf?Koch认为,“中国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市场。目前来看,中国餐饮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我们的责任是作为业务合作伙伴、业务的支持者、业务的发展者来帮助他们。所以,我们在中国有一个非常宏大的发展计划,实现这个计划当中,也包括我们会寻求一些合作伙伴。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也各有不同,我们要实现宏大的计划,必须要寻求一些帮助。”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2017年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销售额为213亿元,同比增长10.4%。从门店方面来看,2017年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相较于2016年有所增长。2017年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门店数量为92个,同比增长5.7%。从数据来看,麦德龙的销售情况开始回暖。

但从全局来看,亚洲市场的营收占比在麦德龙整个集团中的占比一直较低。而中国作为麦德龙亚洲市场的重要阵地,门店数量仅次于德国、法国。为了巩固亚洲市场,麦德龙集团不得不重新考虑中国业务的价值。

渊源:23年“打拼”中国

作为一家拥有54年历史的欧洲老牌零售批发超市,麦德龙与中国有着特殊的故事。

1992年,外国资本开始嗅到中国市场的变化。1995年,在发现中国市场的潜力后,麦德龙跨越大洋,奔赴中国市场,与上海锦江集团合作,建立了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家获得中国政府批准在多个主要城市建立连锁商场的合资企业。同年,进入中国的还有当时的世界零售巨头家乐福,一年后,沃尔玛也加入中国零售市场的角逐。

竞争对手的强势追击,并未打乱麦德龙在中国市场的战略。由于主要针对的是企业客户,麦德龙进入中国市场后并不急于扩张门店。但值得一提的是,在零售业低迷的背景下,麦德龙却始终将中国作为亚洲市场的重要阵地,门店数量仅次于德国、法国。

2012至2013年,受全球经济状况的影响,零售业陷入持续的低迷不景气状态,国内百家大型零售企业的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率降到2006年来最低水平,仅增长10.8%。沃尔玛曾用“一场彻底的灾难”来形容销售惨状。麦德龙集团随即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削减成本,并在欧洲市场不断关店“瘦身”。

不过,2012年麦德龙中国区新开12家门店。此前从2007年到2011年这4年里,麦德龙在中国一共只开了10家新门店。也是在这一年,麦德龙中国的销售额达到新高,与上一年相比实现了29.7%的增长,这让急于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麦德龙开始把中国列为重点关注市场。

Olaf?Koch称麦德龙集团对麦德龙(中国)的发展一直非常满意。他说:“从1996年我们来到中国,对中国的市场客户以及文化,对中国员工的勤劳、中国人民的企业家精神,我们都感到非常敬仰。中国,现在在全球的创新领域起到了越来越领先的作用。我们的业务主要是服务于大型、专业的客户。在全球来讲,主要是服务于餐饮类的行业。要为这些客户服务好,必须做到百分之百的食品安全。全球,我们都有非常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我们在中国的管理团队,从1996年建立了业内领先的质量管控体系,包括挑选供应商时,就采用了非常严格的标准,我们会进行定期的检查。同时,我们也建立了可追溯系统麦咨达。”

寻找:“中国伙伴”关乎存亡

近年来,大量的外资零售商在中国市场持续上演大撤退的“戏码”。沃尔玛与京东、腾讯联姻;腾讯战略投资家乐福;利群、物美瓜分式收购韩国乐天;华润收购乐购中国;阿里巴巴入股高鑫零售(大润发与欧尚);苏宁100%收购迪亚天天。在外资零售商集体大撤退后的“残局”中,麦德龙开始寻求一系列业务探索。

2014年,麦德龙开始试水便利店,在上海开出第一家便利店“合麦家”,试图在中国高速增长的便利店市场中分一杯羹。彼时,在麦德龙中国的战略版图上,合麦家曾被称为是“重点发展业务”,然而始终未成气候。

2015年,麦德龙就与阿里达成合作,入驻了天猫国际,并在跨境电商和大数据方面进行了合作,无疑,在阿里生态的帮助下,麦德龙在电商渠道的销售额也是非常的可观,2015年“双11”,麦德龙就卖出235万升进口牛奶。

这证明了“试水紧凑型门店、便利店”并非“灵丹妙药”。不仅是麦德龙,近几年来,横扫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沃尔玛等超市巨头在中国市场的处境很是尴尬,不少的外国超市出现了“关门潮”。在位于济南党杨路西侧的麦德龙,记者看到,平日里开阔的大卖场略显冷清。有分析认为,位置略偏是这家麦德龙散客客流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之一,而且附近居民客流量较小。不过,有零售行业业内人士也表示,麦德龙更多是面向大宗采购,客流量不如普通卖场大是正常的现象。

麦德龙布局全国的其他卖场也存在此问题。在这个背景下,麦德龙想要找到一名“中国伙伴”显然是“关乎存亡”的重要抉择。Olaf?Koch表示:“目前来看,中国餐饮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我们的责任是作为业务合作伙伴、业务的支持者、业务的发展者来帮助他们。所以,我们在中国有一个非常宏大的发展计划,实现这个计划当中,也包括我们会寻求一些合作伙伴。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也各有不同,我们要实现宏大的计划,必须要寻求一些帮助。”

Olaf?Koch的回应代表麦德龙渴望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帮助其中国业务走出困境。可以预见,在外资零售巨头不得不面对业绩疲软的现实,在寻求突围、谋求“转身”的道路上,麦德龙需要的是一位可靠的中国“小伙伴”,与它携手面对中国市场。

猜你喜欢

麦德龙合作伙伴门店
分不开的合作伙伴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美印合作伙伴
麦德龙花落物美
麦德龙陷“卖身”传闻 中国业务“末路”已现
看了德国总部的麦德龙旗舰店,终于理解为什么它是“行家之选”了!
如何突围购物中心打造火爆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