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是什么
2018-01-03王雪芬
王雪芬
两个月前,我的中学老师——后调至大学任教的一位极为令人景仰的老师。远在距我200公里以外的另一个城市——生病了。他起初鼻塞流涕,后发热咳嗽。病初时,已经吃了些家中的备药,包括头孢类抗生素。这个时候曾经电话询问过我,因为只是一些典型的感冒症状且没有发热,我让他继续治疗。但很快,第二三天出现了体温升高。于是,老师在家人陪同下去了附近的一家医院就诊。拍胸片诊断为肺炎,医生让老师住院。他茫然,只好打电话给我。我与医生通话后,了解了一些情况,肺炎诊断基本是确定的,查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稍有增高。我想着老师完全可以口服用药,他自己肯定也是不愿意住院的。于是,告诉那边的医生,我们不住院,开点什么什么药口服就可以了。此后,老师每天都向我“汇报”病情,体温有点下降了,咳嗽好了一点了,黄痰减少一些了,等等。
但这期间,还是发生了另一件事。老师校医院的院长是我的朋友兼同行。那一天,她突然来电话,说老师到校医院了,因为还有发热,是不是要“挂盐水”?我想着体温已经有所下降了,换成静脉用药暂无必要,且一旦发生输液反应等反而不利,遂和院长商量后还是让老师回家继续口服治疗了。此后,顺利,一切都在“计划”之内,一周以后复查,痊愈。
事后,我很“老实”地向老师披露我的心路历程,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小委屈。老师虽然平素身体不错,但毕竟已78岁高龄。在老师就诊的过程中,是我要求不住院的;又是我主张不挂盐水的:还是我指导这指导那的。表面看似很淡定,其实,内心也很紧张和焦虑,每天急切地翻看老师发过来的“病情简报”。因为我知道,老年人肺炎可以不典型也容易恶化,甚至病死率都远远高于年轻人。那为什么我要这么“大包大揽”呢?为什么不随他们自己决定呢?那样压力自然要小很多。但是,我不能那样做。因为,老师是信任我的,非常地信任。他知道,我会真心诚意地为他着想的。自然,我也深知,无论怎样,老师都不会怪罪于我的,正是这一点让我“胆大包天”的。在这里,并不是说,住院不好,静脉用药不好,只是对于当时老师的病情,我认为住院和打静脉针未必有多大的必要和好处。当然,我也在微信上告诉他,“如仍不见好转(如体温更高,黄痰不消,甚至胸闷气短,全身不適等),就要再去医院就诊……”老师听(看)完我的絮叨,夸我“雪芬真古之仁人也,总为病患着想,不顾个人得失,其洁如雪,德艺双芬!”我回老师道“老师过誉呢!事实上,病患越信任,压力越大,负担越重。但这是情愿的,是期待的。”
信任是什么?我认为就是相信,就是信赖,就是依靠。有人值得你信任,你是幸福的;他人信任你,你是幸福的。但信任,也会给你带来更大的压力,更累的操心,更多的付出。但,那又怎样?信任,至高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