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百年愚园路看魔都微更新

2018-01-03金姬

新民周刊 2018年50期
关键词:电话亭长宁区城市更新

金姬

“愚园路变得漂亮了,也变得时尚和文艺了。”说话者是阳侃,金地集团副总裁、金地集团华东区域地产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拥有地产界“文艺大佬”标签的他,在愚园路上看到了魔都的魅力,“如果可以把传统和活力在一条街道上集合体现出来,那么这条街道相当于这个城市的动脉,流淌的血液是新鲜的,它是极富张力的,我相信上海是能够做到的,我们在愚园路正在做。”

阳侃在城市创新大会上发言。

一条愚园路,半部近代史。2775米的愚园路,每一米都保存着上海开埠以来的历史记忆。1918年拓路完成后,如今的愚园路被纳入“历史文化风貌区”,从此不再拓宽,亦渐渐老去。

2018年,这个“百岁老人”突然时髦起来,以融合艺术、设计、人文、娱乐的跨界生活美学街区示人,其渐进式的、堪称“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更新过程也成为上海新一轮城市更新的典型:政府鼓励多元化社会力量的参与,民营企业、设计师、艺术家们开始走街串巷,与居民沟通对话,扶持老业态的同时引入新经营者,共识之下的更新让老百姓守住“老家底”的同时欣然接纳变得好看又时髦的愚园路。

传承城市文脉

在中国城市史学会会长、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熊月之的眼中,“愚园路是近代上海诸多越界筑路中尤为奇葩者,盖其东段先为越界筑路后被划入租界,而西段则一直在租界之外,其西段虽在租界之外又紧邻租界,孤岛时期又被汪伪据为活动基地……于是,人们在这里,既能看到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维新志士的激昂慷慨,外国侨民的奇异身影,爱国志士的锄奸壮举,也能听到商贾政客的匆忙脚步,舞厅赌场的特有喧闹,共产党人的爱国宣传,还能感受到上海演变在这里反映出来的阵阵脉动,历史沧桑在这里留下的串串印痕。”

愚园路历史名人墙。

100年前,法国梧桐、西式洋房、咖啡吧林立于此,愚园路成为当时西洋绅士、洋行买办等汇聚之地。100年来,无数英雄豪杰和文人志士在这里留下了红色革命足迹、民主运动足迹、文艺足迹、金融足迹……《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王伯群住宅、钱学森旧居等,散布在各条弄堂深巷。愚园路一度是上海西区的高级住宅区,名人旧居众多,从江苏路段到定西路段,是中国近代历史中,诸多名人名将居住之所。傅雷、施蛰存、陈鹤琴、路易·艾黎、蒋光鼐等均在此留下他们的足迹。

上海目前共有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中心城区的12处风貌区多年来面临着存量违建数量多、居住空间紧张、房屋超负荷使用、商业与居住功能难以平衡、房屋维修难度大等诸多问题。以愚园路为例,集中了108幢小洋房、60幢历史建筑和11处文保单位。百年来,愚园路历经旧上海租界时期的喧嚣,也经历了上世纪50年代各家各户煤卫合用的热潮,以及老洋房中72家房客的家长里短。谁能想到,这条清净优雅的梧桐街道在1990年代“破墙开店”的热潮下变得“小、乱、散”,违章搭建现象频生,导致这一区域出现商业断层,景观绿化、公共活动空间相对稀缺。

传承愚园路这条上海曾经的文脉,摆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由于愚园路横跨长宁和静安两区三个街道,谁来主管就成了一个难题。2010年世博会成为一个契机。愚园路作为长宁区历史风貌保护的试点段,更新重点是让隐藏于沿街店铺、车水马龙中的老建筑“显山露水”。2013年底,长宁成为上海首个完成二级以下旧里改造的中心城区。

愚园路也成为长宁区率先试点的“城市更新”案例,按照长宁区委、区政府对“愚园路历史风貌街区城市更新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长宁区虹桥、中山公园地区功能拓展办公室(以下简称“长宁区虹桥办”)牵头协调,愚园文化发展公司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在长宁区建交委、区国资委、区规土局和江苏路街道等部门的配合下,愚园路更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15年,愚园路城市更新一期改造顺利完工,被上海市商务委正式命名为“特色艺术商业街区”。那年8月底,长宁区政府完成了愚园路区少儿图书馆、工人文化宫、弘基草坪、新联坊等3个空间节点、4个绿化地块的更新改造,初步营造出时尚创意融合的生活美学氛围。

保留“烟火气”的网红马路

持续推动商业创新转型,是愚园路二期建设的重心。而这也让愚园路在2018年百岁诞辰之际一不留神就成了网红。

例如2018年10月开业的“愚园百货公司”,所在地愚园路1018号的三层建筑早年是文学家施蛰存的故居,已有91年历史,后来一层被征用为邮局。时代更迭,邮局基本退出了居民们的日常生活。如今,這一老建筑内部装修保留原味,老式立柱、拱门清晰可见,整栋建筑因为复古与摩登的融合而成为魔都新的打卡地。

负责“愚园百货公司”改造的是CREATER创邑。据悉,2015年,长宁区政府通过招投标的方式促成创邑实业有限公司与区属国企、拥有愚园路近40%的商铺产权的九华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以“政府引导-企业运营”的方式着手愚园路更新项目。江苏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世樑对《新民周刊》表示,这个更新项目主要涉及愚园路东起江苏路西至定西路的近一公里路段。除了创邑,这一路段周围还有其他四五家企业也加入进来,共同完成这一路段的更新。

集咖啡店、潮牌服装与艺展空间为一体的“愚园百货公司”。

愚园公共市集。

而创邑可能是这些企业中最会为愚园路“吆喝”的一家——这两年有关愚园路的报道,很多都和创邑参与的项目有关。2018年12月,创邑总裁方文特意把采访地点选在了“愚园百货公司”的一楼咖啡馆。记者发现工作日白天的咖啡馆里除了时尚的年轻人,还有上海阿姨爷叔,后者可能就住在附近的弄堂里。

在咖啡氤氲中,方文告诉《新民周刊》,在整体项目推进过程中,花费最大力气则是在沟通上。尤其是与居民的沟通。要让居住在这里的民众,了解城市更新的意义,同时更要让他们及时了解更新的内容,以及带给他们的利益,从而让他们支持并参与到更新的工程中来。

和之前愚园路“微更新”不同的是,创邑这两年更注重居民的感受。“以前我们改造一个项目,虽然很漂亮,但是附近的居民会说,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所以我们现在会做田野调查,请他们坐下来聊一聊,让我们的设计师也去聆听他们的需求。这样的愚园路改造,才更有意义。”方文说,“愚园百货公司”改造时,她的团队会给周围的居民送点小礼品,弥补施工给大家生活带来的不便。而咖啡馆即将营业之前,附近的居民自然也是第一批顾客,免费品尝这里的咖啡。

但愚园路最不缺的就是咖啡馆。而对于这里的居民而言,有个地方买接地气的早饭可能更实惠一些。因此,CREATER创邑计划把愚园路1088弄(原长宁区医药职工大学)升级为愚园路社区邻里中心——愚园公共市集,开辟近千平方米面积来实现社区邻里配套,把“四大金刚”(大饼、油条、粢饭、豆浆)规范搬入精致弄堂里,让周边居民能共享弄堂里24小时的新生活方式,集创意工作、人才居所、社区服务为一体,带来“共享生活”体验,也给生活和工作于此的年轻人更多实体交流的场所。

“我们只收很低的租金,就是保证大家平时吃的大饼油条不会因为搬到公共市集后而涨价。”方文说,搬入的经营者需要提供每个月的进货单,证明自家的原料正宗,就能享受到低租金的优惠。

令人惊讶的是,创邑还在这个愚园路公共市集里引入了美术馆——取刘海粟之“粟”与塑造之“塑”谐音,命名为“粟上海社区美术馆”,由刘海粟美术馆与创邑、建筑师张海翱协力共建,金地华东给予支持。在这里,美术馆不是冰冷的艺术展示空间,而希望通过艺术和互动的方式呈现、述说、传递更有温度的社区历史、城市精神以及人文关怀。

敢于“试错”

在方文看来,愚园路“微更新”,除了要考虑居民的感受,还要学会“试错”。她给《新民周刊》讲了一个案例——还记得2018年12月初在愚园路江苏路口横空出世的那个艺术感十足的电话亭吗?这个半开放式的电话亭外观线条流畅,橘红色的色彩与秋色相得益彰。电话亭内设置了面对面的桌椅,公用电话上方贴有公用电话资费表,电话下方还有USB电源接口。

积极参与愚园路改造的企业不仅需要有能力进行“城市更新”,更要注重社会责任优于经济效益。和创邑合作的“金地华东”就是这样一家有情怀的地产企业。

方文透露,这个电话亭的设计团队是给宝马中国做设计的。“你知道吗,我们为了改造这个电话亭,前前后后忙了近一年。”原来,随着手机的普及,上海街头很多的电话亭都处于无人使用状态,愚园路上的这个旧电话亭也是如此。但当方文和她的团队准备改造时,却一时找不到电话亭的所有方,经过一年的沟通协调才有了如今的网红电话亭。

有的时候,方文和她的团队也会让步。在2017年的“城事设计节”上,创邑请来的创意团队为愚园路设计了与街道风貌融为一体的耐用钢构垃圾桶,也在幼儿园门口进行了色彩的重新规划,还为共享单车与外卖快递提供了停车区域等等。这些“微更新”希望能够为居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从而强化街区的辨识度以及居民的认同。

不过,从当初的美好构想到真正落地,困难和问题都不少。例如,方文举例说,设计师为外卖快递特别设计划出的停车区域只保留了一天就被取消了,因为没有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许可是不允许私自划定非机动车停车区域。“虽然有些可惜,但是我当时也很理解。如果允许我们今天这么做了,明天就可能有人效仿在其他地方划线,这样不就乱了吗?”

魔都城市更新实验室

对于创邑而言,像愚园路上这样零散的商业业态改造最多只能“打平收入”,他们的盈利点来自于对商业区气氛的再造与培育之后,经营以办公为主的产业园区——在愚园路附近,创邑拥有两个面积在一万平方米以上的园区办公物业。

这也让政府主导的“微更新”更多强调的是民生效益。在这样的情况下,积极参与愚园路改造的企业不仅需要有能力进行“城市更新”,更要注重社会责任优于经济效益。和创邑合作的金地集团华东区域地产公司(以下简称“金地华东”)就是这样一家有情怀的地产企业。

2018城市生活季開幕式在愚园路举办,同步启动“魔都城市更新实验室”

从2017年起,金地华东就携手CREATER创邑参与愚园路“微更新”。2018年10月,双方在2018城市生活季上宣布成立“魔都城市更新实验室”,将愚园路作为实践的首站,通过优化街区品质和业态,让居民与街道和弄堂的关系更加融洽,让愚园路上的居民和来游玩的游客,都能进行一次愉快的徒步旅行。

“在我的理解,一个城市的魅力,是有古老的历史,很多岁月的痕迹可以呈现。城市的活力,是年轻人的身影里有时尚丰富的元素,前卫的理念,独特的创新,多姿多彩的个性。如今的上海是充满魅力的,因为我们正在对百年愚园路进行历史与活力的创新。”金地集团副总裁、金地集团华东区域地产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阳侃表示,金地华东在愚园路成立“魔都城市更新实验室”,也正是意味着将长久参与城市更新的活动,持续探索城市魅力,推动这个城市美好向前。

成立30年的金地,在上海也已深耕16年,不仅了解城市的发展肌理,更尊重城市的历史文化。2017年,金地华东提出“文化更新城市”计划,希望以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催化剂和引擎,深度参与到城市居住、生活形态的更新进程中,与社会各界力量携手共建,与城市和谐共生。

阳侃希望未来能让更多青年艺术家、设计师在城市更新中扮演主角,贴近当代人的审美和需求来进行改造,由政府牵头、各方参与,唤醒城市的创新活力。“只有创新的模式,才会有创新的结果,多元化、市场化的参与者,必定能让城市更加精彩纷呈。”

愚园路“微更新”,未完待续;魔都城市更新,未来可期!

猜你喜欢

电话亭长宁区城市更新
童眼看苏河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坏掉的8号电话亭
TOD/城市更新
My Best Friend
我是玫瑰
狐狸电话亭
会“变身”的韩国电话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