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位博物馆的老前辈
2018-01-03张肖静
我与唐维华老师素未谋面,第一次见到唐维华老师的名字是在藏品部库房。2014年8月,我毕业后进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工作,去藏品部实习。在接触藏品信息的时候,我发现征集人一栏经常出现“唐维华”几个字。我就问藏品部的朱俊老师:“这个唐维华老师是我们馆的老员工?”朱俊老师说:“唐老师是你们部门退休的老同志,在老馆的时候,经常到外省找文物线索,征集了很多文物,是一个很厉害的老太太呦!”
唐维华老师去世后,张荣祥馆长指派我和牛瑞芳老师做其遗稿整理工作。当我亲眼看到她的遗稿时,完全被震惊到了,七八个大纸箱被装得满满的。唐维华的儿子龚环把资料转交给我们的时候说,唐老师就喜欢博物馆,干了一大半辈子,临走之前还一直在写,心心念着要出版。回来的路上,我在想:这位老太太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她为什么对博物馆有那么深的感情呢?
一、唐维华的一生
唐维华(1934年3月—2015年7月),重庆市人。自幼家庭条件贫困,读书时断时续。1950年9月—1951年4月,就读于重庆市通惠中学(现在的三十中学)高一年级。因家庭条件困难,1951年5月唐维华申请新华书店西南总分店办公室文书科工作。1954年,唐维华被保送到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学习。1958年10月,大学毕业后自愿要求服务边疆,赴西宁青海大学师院附中教书。1960年8月,在天津与南开大学同学龚余正结婚。1965年8月,因照顾爱人关系,调至中共天津市北大港区委妇联会,后至北大港区革委会政治部工作。1970年4月,因照顾爱人龚余正的身体,两人申请调至在浙江省武义县教书。1972年6月,爱人因病去世。1979年4月,调至重庆市博物馆工作,1989年9月从博物馆退休,仍被单位返聘十余年。2015年7月,因病去世。
唐维华的阅历丰富。抗日战争时期,经过日军敌机大轰炸的洗礼,塑造了她坚韧不屈的性格。她抵抗住命运的戏弄,独立抚养两个孩子成人,自己在博物馆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因幼年家庭贫困,她屡屡错失读书的机会,所以更加珍惜南开大学历史系学习的机会。四年大学的培养,为她日后严谨的治学态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自幼家庭贫困,却富有奉献和牺牲精神。1958年,南开大学毕业,她应该有很多更好的选择和机会,或许回重庆是最合适她的。她却主动要求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义无反顾地去了青海西宁,去做一个名平凡而伟大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她与大学同学龚余正(龚余正在天津河北纺织工学院工作)结婚后,长期分居两地,第一个孩子也只能托付远在重庆的母亲抚养。面对实际困难,她向组织提出调动爱人的工作,将爱人从天津调往青海,而不是要求将自己调往天津。在那个物质资匮乏而充满向上力量的年代,唐维华老师默默地奉献自己,释放自己的力量,回馈着祖国的培养。在现代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她这种精神更令人感动。
二、肩负博物馆人的担当
唐维华45岁回到自己的家乡——重庆,并进入重庆市博物馆工作(今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她先后在群工部和历史部近现代史组工作,为了适应新生活,她多听、多看、多学,很快掌握了自己的业务工作,被评为1980年、1981年馆先进工作者,1984年四川省外事、旅游系统先进个人。唐维华1979年到博物馆,1989年退休,因工作需要返聘十余年,继续从事近现代史的研究工作。二十余年来,她严格要求自己,凭着对博物馆事业的热爱和执着,拒绝一些私人博物馆的高薪聘请,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近现代史文物资料征集、陈列展览、学术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充实和丰富了馆藏文物。
(一)征集文物资料,建立历史档案
唐维华多次赴全国各地30多个市、县、区征集文物资料,访问了近80个单位,征集文物204件,图书资料246册,历史照片915张,翻拍文物照片950张。为建立近现代史文物档案,她执笔撰写了档案条目1485条,约43000余字。她征集的文物资料,不仅充实了馆藏近现代文物资料,还填补了部分馆藏抗战文物的空白,进一步丰富了馆藏革命文物,为我馆举行大型地方史或革命传统教育展览打下了更好的基础。
(二)陈列展览和宣传工作方面
唐维华参加了14个陈列展览的内容设计,其中大型展览有“杨闇公生平业绩展”“迈向21世纪新重庆展”“重庆百年回顾展”等,并为“为了共和国的诞生——革命英烈事迹展”编写讲解词,共6万余字。在陈列展览工作中,她使用的文物资料翔实、丰富,展览内容设计思路清晰,受到领导及观众一致好评。
她曾接受中央电视台《天涯共此时》栏目摄制组在黄山陪都遗址进行的现场访问,重庆电视台“六五”大隧道惨案专访,“重庆百年巨变”采访等6次,为介绍历史、扩大重庆在全国的影响作出了贡献。
每逢党的生日或者国庆等重大节日,她都义务服务广大群众,特别是向青少年讲革命故事、传统故事,为我馆开展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作出了贡献。
(三)研究工作
唐维华十年来撰写研究文章近百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72篇,共计16800余字。其中《殊途同归,历史的必然选择——杨闇公与刘伯承》一文,获得省级论文三等奖;《浅谈川北剪纸艺术及其探索与创新》一文获“特级荣誉奖”。
十年来,她抄录、整理、编写《重庆大轰炸》《韩国临时政府及其革命团体在重庆》《辛亥革命在四川》《宋庆龄同志在重庆》等资料,共计40余万字。
以上内容来自唐维华档案中《优秀党员推荐表》,填写的时间是2000年6月。实际上,唐维华的工作成果远远不止以上数据。据《唐维华科研成果统计表(已发表)(1979年-2014年)》,唐维华发表论文共计65篇,约24万字。唐维华所征集文物种类丰富,涵盖民俗民族、书画、瓷器、刺绣、近现代等方面。其中民俗类征集96件,书画6件,近现代文物123件,刺绣87件,陶瓷13件,共计325件。在这325件文物中,珍贵文物一共9件。
唐維华退休后的20余年,始终坚守在工作的第一线,勤勤恳恳、默默奉献。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她勤学、勤思、勤干,20余年如一日,她的工作作风和学风在博物馆近现代史文物资料征集、陈列展览、学术研究等方面起到了言传身教的模范作用。
三、她治学严谨,亦是一位可亲可敬的朋友
1995年,唐维华承担展览“抗战岁月”入滇缅抗战部分的布展,用了3年时间征集、收集各种文物资料(尤其港台资料)并进行研究。她通过向尚健在的原新编三十八师的将士请教,除征集到仁安羌战役珍贵的历史照片、资料外,也基本澄清了她对此役史实的两个疑问:一是仁安羌战役日军使用的兵力万余人,至少有8000余人,而不是有些出版物所说的“仅仅是作间大佐率领的二一四联队两个大队,不足一千人”;二是仁安羌之役,奉命星夜驰援被围英军,率领全团与日军英勇奋战的一一三团团长是刘放吾,而非孙继光。
对仁安羌战役的两则史实的质疑,唐维华引用13个史实依据,逐个分析,层层论证,得出结论,体现了她严谨的治学态度。她曾将自己的在《中国抗战重庆陪都史研究通讯》上发表的《仁安羌之战的史实和质疑》邮寄给原中国驻印军辎汽六团团长曹艺,请他批评指正!作为远征军亲历者曹艺对唐维华的论文给予肯定,对她治史态度给予赞扬。曹艺1996年2月2日给唐维华回信中写道:
你为“仁安羌之役”提出质疑,摆明史实,从一个从未三亲这个战役,而且后于那个年代半个世纪的女同志,单凭搜集资料,研究史实,流利畅达,公平正直地谈出中国远征军出国抗日那场百年盛事中,于整个大战中检出仁安羌之战一个规模不大,对整个战场、全部战役中并不起关键性作用,与而后的中国驻印军从印度打过野人山,从滇西打出去在中国西陲荡平盘踞敌寇的残酷战争,使日军遭到毁灭性打击的无数次战役,是无可比拟的,然仁安羌之战,以一个团的兵力,胜十倍于我之敌,救出十倍于我的盟军,从我国百年极弱,一举翻身,打出四强之一的国家地位,以寡敌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世人信服的战例,不仅在中国战区,中印缅战场,即使在二次世界大战的全球各战役中,立下不朽的战功。
你检出这一战役来质疑,来研究,不愧为当代一位女史料搜集家,有史识的史眼卓卓的女史人,我作为一个有关这个战场的亲自经历过,但去得迟几个月并未亲见亲闻其事的人,读过多少关于这个战役的事后文章,最佩服的却是你这篇大作,谈得最中肯最合乎事实了。……仁安羌的功臣辈出,20世纪60年代香港就哄闹假将军入狱了,仁安羌战役不大,假故事却花样百出,你们做史料工作的,要勇于打假,这就要你的慧眼,当心上当了。
关于仁安羌战役的论文,唐维华发表了三篇文章,按照发表时间顺序依次是1995年发表于《陪都史通讯》的《仁安羌之役的史实及质疑》、1998年发表于《抗日战争研究》的《关于仁安羌战役的两则史实的考证》、2007年发表于《重庆历史与文化》的《关于仁安羌战役的两则史实的考证及此役之意义》。三篇文章跨度近十年,唐维华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在论文录入的过程中,整理者发现这种对文章反复修改、不断润色的痕迹是普遍存在的,经常在文章背后标注起这篇文章是某年某月某日第几稿,甚至在最后还在标注起第1稿、第2稿、第3稿的具体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这种反复认证、多方求真、不断修改的精神体现了唐维华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征集远征军相关文物时,唐维华与曹艺相识,相交至深。我们在整理唐老师的遗稿时,发现两人往来的多封书信,时间跨度达12年之久。在曹艺眼里,唐维华不仅是一个有责任的博物馆人,更是一位可亲可敬的朋友。曹艺在读到她的文章后,大年初一就急切地提笔写信回复:“特别对你的写的两篇大作,逐字逐句,细细地看,而且非取出纸笔,立刻要和你谈几句。大年新潮,心痒痒地,不吐不快。”信末尾:“以上,说的乱七八糟,可见我太衰老,后面几页,原想扯掉重写,但再想想,還不如就此奉上,让你看透我老朽昏庸到了什么程度了。”从两人往来的信件中可以看出,已是相熟已久的老朋友。
缘于文物征集工作,唐维华与翁植耘、赵清阁、曹艺、李鸿将军儿子李定一、刘放吾儿子刘伟民等历史亲历者及其后人相识,并与交往十几年。唐老师曾参与“政治部招待陪都文化界新闻界晚会来宾题名”签名轴(该文物1997年被国家文物局鉴定组定为一级文物)的征集,并与捐赠者翁植耘先生相识、交往达18年之久。唐维华在1991年冬到上海征集抗战文物时,初次拜识赵清阁老人。1993-2000年12月四次赴沪间都曾拜访过赵清阁老人,每次都受到已80余高龄的赵老热情接待,并有幸聆听她讲述抗战时期在重庆七年艰苦岁月的往事,签名赠送她的作品集。唐维华与李鸿将军儿子李定一通信交往了几年,最后才征集到其父李鸿将军使用过的远征军纪念象牙筷等3件文物。每逢过年过节,唐维华都会给他们邮寄明信片。在唐维华的遗物中,也有几十张从全国各地邮寄而来的明信片,承载着他们之间的友谊。
牛瑞芳跟着唐维华老师征集了很多文物,她经常给我说,那时候征集文物是没有经济报酬的,人家是无偿捐赠给博物馆。也就是这种十年如一日、老友般相处和交往,才使得历史亲历者及其后人信任唐维华,放心把自己珍藏的文物捐赠给博物馆,也愿意介绍文物线索给博物馆。1984年唐维华从吴煜章处征集到《1945年夏司徒乔为吴孝滨烈士画像》,题记如下:
画国殇图既竟煜章兄以其令弟
孝宾烈士遗像至未及载入为绘像于
册病中久辍绘事然为英气所动下笔
尚留爽拔之概也
建国三十四年夏
日司徒乔并(印)
唐维华从所写的题记中得知司徒乔在重庆曾有《国殇图》一幅。1985年夏,唐维华在北京征集抗战文物,在老舍先生的女儿舒济的帮助下,寻访到在北京外语学院法语系执教的司徒乔二女儿司徒双,她的热情支持和帮助。她们在司徒双父母在京时所住的居室内遗留的稿件作品中,竟翻找到《国殇图》手草稿(原作品在十年浩劫中被损毁)。司徒双立即将这幅珍贵的手草稿连同她的母亲冯伊湄所写《团山堡》手稿、17万字的《我的丈夫司徒乔》(原名《未完成的画》)书稿等全部捐献给重庆市博物馆。没有老舍先生的女儿舒济热心搭桥牵线,司徒乔《国殇图》草稿(该文物1997年被国家文物局鉴定组定为二级文物)等文物可能继续埋没在纸堆里。
四、怀念,传承
在整理文稿的过程中,唐维华老师的敬业、执着、待人真诚屡屡感动我。
她作为文物征集工作的亲历者,掌握着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她从文物传承的角度出发,写了数十篇论文,就是为了让后世子孙了解文物的珍贵价值和文物背后的故事。唐维华有随时做笔记的习惯,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记录她征集文物的过程。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厚积薄发,发表了几十篇论文,给我们后辈留下了文物流传的故事,才让文物“鲜活起来”。这就是一位老博物馆人的敬业精神,无所祈求,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
每一件文物都寄托着收藏者的深厚感情,以周恩来为户主的国民身份证寄托着郑文对周总理的热爱、崇敬和思念之情。郑文始终精心保存,包裹成小册子状,放置在自己贴身穿戴的长袖衬衣口袋里,以备随时翻看。郑文十分支持博物馆事业,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将许多文物先后捐赠给重庆市博物馆,唯独民国身份证和中共代表团证章不肯割爱捐赠。唐维华认为这两件文物见证了郑文和周恩来战斗在南京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意义重大。于是,数年间唐维华多次看望郑文,做其思想工作。终于,郑文答应去世后才将文物捐赠给博物馆。我猜测,郑文答应捐献身份证,除了因为唐维华的那股犟劲儿,应该也被她的真诚所打动。她凭着一股对博物馆的热爱,真诚待人,与捐赠者交往,比如交往了18年的翁植耘、交往12年的曹艺、交往12年的刘伟民、交往11年的刘桂英、交往10年的赵清阁等。靠着这样的执着,唐维华征集了数百件文物,弥补了部分馆藏文物的空白。
很遗憾,我从未见过唐维华老师,但从她的文稿中、别人的描述中,逐渐了解一位可敬的老太太,了解到她的敬业、执着、真诚、吃苦耐劳,更了解到她那颗对博物馆炽热的心。即便是以中级职称退休,她无怨无悔,继续在研究第一线坚持工作20余年,最后一篇文章的发表时间是2014年,第二年唐维华去世。
文博事业需要传承,这种敬业精神也需要代代传承下去。我们缅怀包括唐维华在内的一批批博物馆的前辈,感怀他(她)们为博物馆的建立和发展所做出的点点滴滴。正是有众多博物馆人的坚持与努力,才铸就了今天丰硕的成果。
我们怀念唐维华老师,更感謝她那一代博物馆老前辈给我们留下宝贵的财富。我们庆幸,遇到了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更应该去思考如何为博物馆的发展添砖加瓦。
后记:唐维华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退休职工,2015年7月离世。早在她去世前,我们馆已决定立项对其学术成果资助出版。唐维华离世后,我和牛瑞芳负责整理工作。现《唐维华遗文辑存》的编辑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现收录了60余篇唐维华发表的论文,文字总数24万字,涉及照片100余张。在整理过程中,我屡屡被唐维华老师的敬业和奉献精神感动。作为一名博物馆新人,我有冲动写一篇论文纪念唐维华老师,始有此文。
张肖静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