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库 应运而生
2018-01-03刘月姣
刘月姣
11月14日,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成立暨研讨会在京举行。会后,记者围绕中心成立的缘起、定位和发展构想等专访了该研究中心主任韩一军。
我国农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建立系统性、深层次、前瞻性的农业市场研究体系
记者:首先对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中心的成立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作为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成立的组织者,您能谈谈中心成立的缘起吗?
韩一军:如果从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进程和形势要求来看,可以说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是应运而生的。
首先,我国农业市场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相关研究亟须加强和创新。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成功发展史,就是一段市场化不断推进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的历史性决策,实行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农业市场化进程率先从搞活鲜活农产品流通体制机制拉开序幕。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加快构建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農产品流通体系,同时开始建设农产品期货市场。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在宪法中首次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地位。2002年,我国正式加入WTO后,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市场调控的难度越来越大。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以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必须有现代化的市场体系,而现代化的农业市场体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们必须尽快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创建新型研究组织,创新研究手段,为提高我国农业市场理论和政策研究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次,我国农业市场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主管部门的政策需求前所未有的旺盛。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农业市场面临的环境也日趋复杂。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的特点是: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新型挑战。2012年以来,一方面,我国主要农产品消费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原来5-8%的中高速增长转变为当前的2-3%低速增长,一些产品的消费甚至出现短期的负增长;另一方面,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农产品进口大幅度增加,挤占了国内市场;造成了当前我国主要农产品库存大量积压的突出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单纯追求农产品产量的增长,也不能只考虑国内市场的供求,而应该在全球化的国际视野下,加强对国际、国内农业市场的研究,认真思考应该如何在总体上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系统分析和研究当前我国农业市场所面临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例如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存在什么问题与应如何改进?我国的粮食收储制度存在什么不足之处?如何行之有效地加强我国农产品的供应链管理?如何能够高效快速地降低农产品物流运输成本?以及如何能够更加有效地充分利用和发挥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的空间、积极应对国际农产品对我国农业的冲击等等一系列问题。这正是中国农业大学成立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的初衷。这里要特别说一句衷心感谢的话,成立中心的倡议、设计和申请等方面都得到了农业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
最后,在中国农业大学成立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也是贯彻中央建设高校新型智库精神要求的具体举措。申请成立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既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和提升我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在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的大力支持下,立足我校经济管理学院,联合人文与发展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以及农学院等,组织国内外相关农业市场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组建该中心。中心将在国家层面开展农业市场研究,既符合农业产业研究的主流趋势,也是我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我校“双一流”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打造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开放型智库品牌
记者:作为长期从事农业市场研究的专家,您对农业贸易、投资、市场、产业等都有深入地研究,请您谈谈对中心建设的定位和发展目标。
韩一军:中心核心目标定位是致力于打造一个高层次的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开放型平台。政策研究方面,中心将通过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系统和创新地开展农业市场理论、方法以及相关政策研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撑;服务产业方面,通过加强与国内外农业市场研究领域的合作,提升对农业产业以及企业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学术研究方面,紧紧围绕学校学科建设,在农业市场领域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提高农业市场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把中心打造成一个高水平学术平台。同时,中心将立足北京、辐射全国,最终目标是建成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特色智库品牌。
未来,中心将充分依托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科学术优势,逐步建成农业市场研究领域国内外一流的重点研究基地和学术研究中心;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将科学研究工作与社会发展相结合,面向社会各界,开展农业市场相关的政策建议和咨询服务;探索建设“研究服务产业、产业支撑科研”的管理机制,打造更加高效的中心管理模式。
关于研究框架和成果的基本构想
记者:我们知道,近年来,农业部围绕农业市场建设开展了大量工作。请您具体介绍一下中心研究的初步构想和成果形式?
韩一军:近年来,农业部在农业市场化改革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如加强了信息监测预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形成了常规媒体和网络媒体相结合的发布体系;组建了粮棉油糖等19个品种分析师队伍,成立了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开展了14个品种的全产业链信息分析预警试点;自2014年起每年组织召开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发布农业展望报告等等。这些都为我国农业市场监测研究奠定了前所未有的坚实基础。未来,中心将在农业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充分和密切联合现有研究单位和科研部门,扎实开展新形势下农业市场理论、方法和政策研究,系统分析和研究当前我国农业市场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寻求提升我国农业综合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措施,探索更多地利用市场信号和价格机制引导现代农业发展的方法。
中心非常荣幸邀请到我国著名的农业市场研究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他经过深思熟虑已经初步确定了中心未来的一个基本研究框架。对农业市场的研究内容大致包括三方面,即农产品市场研究、投入品市场研究、农业服务市场研究。当前中心的研究重点将紧紧围绕粮棉油糖肉禽蛋奶果菜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开展。研究维度方面,正如柯炳生教授研讨会上详细阐述的,主要包括农产品的需求、生产、价格、营销、国际市场、政策等方面。我们的研究成果将出版在《农业市场研究》上,同时也会及时将研究成果转化成高质量的政策研究报告,报送农业部等政府部门;为了提高对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社会服务水平,中心计划每年发布一本《国内外农业市场发展年度报告》。
中心汇聚了一批具有较强研究能力和较高学术水平的专家学者
记者:请问中心有什么良好的基础条件和鲜明的特色优势?
韩一军:中心由学术委员会和研究员组成。学术委员会由来自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中央有关部委相关政策研究机构、相关科研院所以及知名企业等机构的农业市场研究领域方面的资深专家学者组成。他们有些是具备很好研究积累的资深专家。
中心研究人员包括校内研究员和校外研究员。主要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农学院的优秀青年专家学者以及相关政府研究机构、科研院所以及知名企业公司等单位。他们曾主持过上百项农业市场研究项目,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和重点、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教育部人文社科、农业部软科学、亚洲开发银行等项目,合计发表的与农业市场研究相关论文百余篇,发表的多篇调研报告获国家级和部级领导的重要批示。部分成员在许多重要学科积累了具有科学价值的数据,在制定市场政策等方面取得了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
此外,中心还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中国社科院有关院所、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和信息所、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等研究单位都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也将进一步增强中心的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