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审美特质领略散文魅力
2018-01-03陈季华
陈季华
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有不少优秀的散文佳作,语言优美、富有文采,且注重表达,抒情性强,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丰富的审美知识和高尚的审美情操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成功的散文教学,需要教师能够从散文的特点出发,牢牢抓住“美”这一特质,以欣赏为主,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从散文的语言、情感、意境三方面出发,帮助学生深层次领悟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内心的情感,将散文的学习过程转变为审美过程,使其逐渐走进审美艺术的殿堂,实现学生对散文的真正理解。下面,笔者就以《荷塘月色》一文为例,谈谈审美视角下的高中散文教学。
一、比较品味,领略语言美
散文的媒介是语言。每篇散文的语言特点各不相同,但都是通过优美的语言,体现作者的写作风格,表达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这些语言或优美凝练,或朴实感人,或富有哲理。因此,解读散文语言美,可以掌握文章不同部分的语言风格,从而正确把握作品的语言特点,体会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
如散文《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用精彩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温馨优美的荷塘月色,教学片段如下。
师:文中在描写荷花的姿态时写道:“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你觉得作者用“袅娜”和“羞涩”这两个词怎么样?如果换成“有的迎风怒放,有的含苞待放”,或者直接去掉,你觉得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生1:“袅娜”和“羞涩”这两个词把荷花拟人化了,读起来好似眼前现出一位美丽又娇羞的女子,不仅写出了荷花的姿态万千,也把荷花的美感写得楚楚动人。因此这两个词用得非常好。
生2:如果将“袅娜”替换成“迎风怒放”,将“羞涩”替换成“含苞待放”,虽然也能描绘出荷花盛开的状态,但失去了文本中原有的那种美感。
生3:如果将这两个词去掉了,那么这句话就会显得很平庸,失去了灵气,也失去了生机,毫无特色,更谈不上什么朗读时的画面感。
师:大家都说得很棒。文中的这两个词确实将荷花描绘得恰到好处,让读者领略了荷花在微风中的美妙姿态,也给读者呈现了无尽的美感。
在教学中,关注这些细微之处,通过比较品味,反复体会语言特点,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感受语言的表达效果,积累语言知识,真正把握作品的真谛。
二、深入探究,感受情感美
情感是散文的精髓所在。每一篇散文都是作者爱与恨的挣扎,是作者内心理想的表达,更是作者情感积淀的真诚倾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投入情感,通过语言、语调、神情、动作等与文本和作者对话,帮助学生获得更深层的审美体验。
在《荷塘月色》中,作者还运用了叠词的方式,如“蓊蓊郁郁”“曲曲折折”“远远近近”“高高低低”“亭亭的舞女”“田田的叶子”等,朗读起来,尽显节奏美感。同时,词句的节奏与作者的情绪也是一致的。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也通过语言的和谐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文章情感和意境的和谐美:光与影的和谐、月光与荷塘的和谐,以及作者内心情感的和谐。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透过这些语言美进一步去体会文章的情感美,朗读时语速应适当减慢,通过慢节奏,细细品味语言蕴含的情感,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
真正的散文审美,不能忽略文本中最重要的感情资源。在散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深处,解读作者的情绪,真正体会散文蕴含的情感美。
三、整体赏析,发掘意境美
在抒情散文中,优美的情景往往可以激起读者无限的遐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文本语言去想象和构造出一幅贴合文字寓意的情景图,入情入景,这样更能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奠定对散文的整体印象,发掘散文“形散神不散”的意境美,达到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
在散文《荷塘月色》的世界中,作者对荷花、荷叶细致入微的描写,加上逼真的拟人手法,使景物描写俨然是一幅活生生的情感画。与此同时,在文章所设计的情景中却又巧妙地隐藏了作者苦闷、难受的内心情感,那轻柔的浮云、薄薄的青雾、淡淡的月光、笼着轻纱的梦,这些难为人知、带着朦胧的情景,无一不在透露着作者内心的忧愁,作者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达成的愿望,通过笔端的描绘和想象去实现,这就是意境的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循着文章脉络、作者的思绪与文本情感的发展路线,将没有色彩的文字经理解和想象转化为多姿多彩的真实场景,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文章的意境,这正是开启课堂审美之旅的钥匙。
一切景语皆情語。意境美是散文给读者带来的最直接、最强烈的美感,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中,去捕捉领悟和想象补充这些景物的神秘之感,不仅能帮助学生感受特殊情调的朦胧美,也能在体会意境美的同时感受作者内心的情感。
综上所述,审美是高中散文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整体赏析入手,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领略文本的语言美,用心感受情感美,并善于挖掘其意境美,全面解析散文内涵,真正了解作者内心的情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2254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