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多元评价 构建“和善”班级

2018-01-03

成才 2017年12期
关键词:和善本学期德育

实施多元评价 构建“和善”班级

■武汉市江岸区一元路小学 柳靓葳

笔者班上一共有42名同学,其中男生18人,女生24人。他们普遍存在比较自我,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爱他人,不懂谦让等共性问题。部分学生在家里被宠坏了,自理能力较差。时间观念不强,做事缺乏计划性。我从调查数据中也发现,家长普遍反馈学生在家中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主要表现为学习效率不高,爱拖拉。

在学校“上善若水,扬帆起航”为主题的有效德育工作指导思想之下,我们班制定了个性班名——和善班。意在遵守儿童的成长规律,以育人为中心,塑造学生养成与人和谐、友善相处等优秀品质。以实践为途径,积极进行师生交流,增进家校合作,推进班级德育管理。我的德育工作也重在以“水文化”教育为载体,培养学生和善相处、团结友爱的优秀品质。

一、实施多元评价

根据学校“上善若水,润泽生命”为主题的有效德育实践体验育人思想。在育人方面,我认真落实学校《规程》,严格德育一日常规管理,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班级德育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班级中,我通过设立“红花光荣榜”奖励机制,定期在班级群里公布学生的红花个数来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约束学生个人的不良行为,营造一种“你争我赶”,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当学生在校有不良行为时,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对于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请家长来校陪读,家校合力帮助其改变。另外,我也关注学生在家表现,通过QQ视频的手段来了解学生在家完成作业的情况。

围绕学校五星班级的评比,我在班上辅助设立“班级五星大组”,以大组的形式来进行评比。借助每周班会的时间对近期班级发生的事情进行集中讨论,评比五星大组。规定凡是低于三星的大组,整组本周娱乐活动范围仅限教室里,从而规范每一位学生在校行为。低年级学生集体意识不强,也想通过此举来培养学生班集体意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德育。

实践方面,在本学期我以“和善”教育为载体,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举行主题班会、亲子活动、制作手抄报等,充分尊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来开展活动。根据我对本班学生的观察,发现低年段的学生更喜欢可操作性的活动。于是,我围绕“和善”二字,充分借助家长这一途径,坚持每周布置一项亲子阅读、一份亲子体验作业,比如给妈妈的感谢卡、我的植物观察日记、水知识百科等体验式作业,利用多种多样的亲子活动来实施有效德育。

二、评价策略

(一)着眼个体,实施个体差异与发展性评价

1.“小”中见“大”

学生品德发展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要根据学生特定的年龄段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来考虑。在评价目标上的设定上,着眼“小”字,围绕爱国情感、公民素养、身体素质、上善品质等方面行为进行观察,具体细化到学生在校的日常。例如,亲子课堂我特意请来了我们班廖芷涵同学的妈妈。作为岳飞社区服务工作者,她通过PPT图片给我们班学生讲述关于志愿者的那些事儿,展示岳飞社区在各种节假日开展的志愿活动。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对于志愿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是对有趣的志愿活动也充满了向往。为了渗透学生对于志愿者精神中的“友爱、互助”的理解,廖芷涵同学的妈妈带来了拼拼豆豆小游戏,教我们班同学做各种有意思的作品。我们班以小组为单位,合拼一副。

过程中,刚开始有几组做得并不好,甚至相互埋怨起来。在这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我请几组做得好的同学来分享一下他们的作品,说说为什么他们做得又快又好呢?学生们经过一番思考后,理解了身为一个小组的成员,大家都要学会团结。我也相机拿出了“木桶原理”,通过图片和口头解释说明,告诉同学们班级就像一个大的木桶,木桶上的木片就是大家。只有大家每个人都努力,桶里装的水才会最多。由此,帮助学生们理解为什么班级要团结起来。

2.“近”中求“变”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存在一个最近发展区。我们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引导他们更好地发展自身能力。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各类节假日及其由来并不理解,节假日对于他们来说更多地就是放假、休息。那么,如何将这些节假日与我的德育工作进行联系呢?于是,我整合各类传统节日、纪念日中德育元素开展主题班会,挖掘学生对于特定节日的兴趣点,让学生乐意走进这些节日,从而积极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爱国精神、传统文化和美德教育。以“雷锋纪念日”为载体举行“我助人,我快乐”主题班会,把雷锋的故事搬到课堂上来。我事先让学生收集雷锋叔叔的资料并做成小报在班级进行张贴展示。班会上,我以一幅小孩在问雷锋是谁的图片来进行班会课导入,请学生们踊跃分享自己搜集到的雷锋故事。其他同学在听雷锋故事的同时,我也引导学生带入自己的生活体验,适时地提出: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由此来引发学生的小组讨论与思考。当天我就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利用周末时间和父母一起去做一件好事,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学生交的作业里,有的说给自己外公捶背的、有说在马路边捡垃圾丢到垃圾桶里的……答案虽然各不相同,但从家长和同学们写的内容中知道了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大家都收获了快乐。

(二)纵观全体,进行定性、诊断性评价

1.拓展评价对象,让评价结果客观化

多主体参与,从自己、同学、老师、家长四个方面评,即“四位一体”的评价。

除了以往的家长对学生进行评价外,学生同样对家长进行评价。

自己评:根据学校五种习惯的评价标准,在评星表中根据实际情况给自己量化打分。让学生在《成长记录册》上进行登记,写一下当月的体验和感想。

同学评:每月由班主任集中组织一次“评价课”活动。活动形式不拘一格,采取“班组结合”的评价方式。班级“五星大组”和学校“五星少年”相互结合。同时,学生也要对家长、老师进行一份问卷评价,了解学生的真情实感。

教师评:班主任及学科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并注意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激励学生的上进心、使养成教育富有生气。

家长评:孩子在家中表现由家长认真地逐项进行评价,确定等级或写出评语,填入相应栏目。在家长评价前,教师通过不同形式跟家长进行联系(召开家长会、家访、发放家校联系卡等),做好评价指导,家校帮助家长明确孩子所喜欢的教育方式,力争客观地对孩子行为表现进行评价,使之成为家校合力的教育手段。

2.规范“四级”评价,让评价呈现阶梯性

在德育评价方面采用“个体、家庭、班级、校级”四级评价体系,全员参与,班级中产生的优秀者进入校级评价,根据活动效果采用星级评价方式结合在一起。

校级评价则立足于班级的整体评价,其中的优秀者,将进入“优秀班级”的评比;获得校级评价的优秀者,作为区级各级荣誉的候选人。

这样的阶梯式评价,让德育评价呈现过程性、公平性、时效性。

三、实施成效

根据学生的在校表现,我也设计了一份德育情况调查网络问卷,通过家长网上匿名填写来进行统计。统计班级在本学期重点实践体验育人的相关调研数据。数据显示,本班42名家长,实际填写39份。以下为调查数据节选:

一(2)班学期末德育情况调查

④本学期以来,通过亲子阅读的方式,家长和孩子已经共同读完了几本书呢?[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阅读本数>5本 18 46.15%5本≥阅读本数>2本 1846.15%阅读本数≤2本 3 7.69%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39

⑥本学期开展的体验作业里,学生最喜欢哪一个呢?[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我的植物观察日记 10 25.64%给妈妈的感谢卡 1948.72%制定本学期学习目标 12.56%收集“水”的知识 2 5.13%清明风俗知多少 4 10.26%谚语知多少 3 7.69%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39

问卷填写网址:https://www.sojump.hk/jq/14984222.aspx

依据我班制定的品质素养标准,结合以上数据分析,围绕“和善”这一重点进行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文明礼貌方面,我们班学生做得很不错。统计数据显示,参与调查的39位家长均表示自己的孩子能做到尊敬师长,文明礼貌。根据平时我对学生的观察,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向老师礼貌地问好。

2.公民素养方面,我们班学生能够做到爱护环境、节约用水。我把班级清洁表进行了严格的分工,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安排学生进行打扫。我常常身体力行,带着学生一起来打扫教室清洁卫生。有些学生平时在家里从不做清洁的,在我的带动下,也开始拿起扫把学着去打扫。虽然有时候学生做得没那么理想,但总在进步,这点值得肯定。而且本学期我发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有了明显提高,知道要保护教室的环境了。

3.身体素质方面,调查数据显示除两名学生在友爱同学、团结分享方面做得不太好,其余同学都表现不错。这与平时学校各类活动的合理安排,老师、家长的教育离不开。家长会上我也一再和家长强调“劳逸结合”的教育观点,学习之余,一定要加强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4.上善品质方面,我们班学生能做到团结同学、友爱帮助。尤其是我们班甘诗琪同学手术后,大家课间都会自觉保护她,就连班上最调皮的学生也在课间主动搀扶她。学生明白了爱护班集体的荣誉,积极参与班级劳动,孝顺父母,尊敬老师。

责任编辑 郑占怡

猜你喜欢

和善本学期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班主任:养成和善之品的育人德性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快乐高尔夫
本学期的回顾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黄希川
每一次停歇都是为了抵达
一题多变,搞定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