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8-01-03杨河胡军陈立智符敏
杨河,胡军,陈立智,符敏
(琼海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海南 琼海 571400)
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及安全性
杨河,胡军,陈立智,符敏
(琼海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海南 琼海 571400)
目的探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胃穿孔患者12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同时间段血清胃泌素水平、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h、24 h、48 h以及72 h血清胃泌素分别为(37.4±8.7)ng/L、(47.9±11.5)ng/L、(59.1±15.4)ng/L、(59.6±16.8)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0±8.4)ng/L、(39.2±10.1)ng/L、(45.2±11.7)ng/L、(53.1±15.2)n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2.5±6.1)h、(62.5±16.7)h、(84.6±18.5)mL和(4.6±1.5)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8.9±9.3)h、(85.4±24.9)h、(226.1±99.8)mL和(7.1±0.7)d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患者较传统手术治疗效果更好,术后恢复效果更佳,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临床疗效;并发症
胃穿孔又称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同时也是胃溃疡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胃穿孔具有发病急、起病快、预后差等特点,恶心、腹痛、呕吐以及休克等症状是主要临床表现,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1]。若患者在患病后未能获得及时的治疗方案,则很容易导致其他并发症,如腹膜炎、休克等,更为严重者甚至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从而造成严重后果[2]。在胃穿孔治疗方面,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方式即手术治疗,但传统的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存在一定缺点,如术中出血量多、住院时间长等,进而对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改善非常不利[3]。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理念在临床上的逐渐普及,因此在胃穿孔患者治疗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医师及患者开始选择腹腔镜下行胃穿孔手术进行治疗[4]。本文进一步探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胃穿孔患者12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胃穿孔临床诊断标准》[5],入院前两个月未使用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排除标准:(1)合并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2)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功能异常;(3)有上腹部手术史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中男性37例,女性25例;年龄27~68岁,平均(37.9±6.3)岁;病程4~16 h,平均(4.3±1.2)h;在穿孔部位方面,胃窦部23例,胃体21例,胃大弯11例,胃小弯7例。对照组中男性38例,女性24例;年龄26~68岁,平均(38.4±6.9)岁;病程4~18 h,平均(4.5±1.3)h;在穿孔部位方面,胃窦部22例,胃体21例,胃大弯10例,胃小弯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穿孔部位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术前,确保两组患者均无明显手术禁忌证;术后,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主要包括胃肠减压、抗感染、营养支持以及抑酸(质子泵抑制剂)等,并对患者进行专科护理及心理辅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即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具体如下: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麻,于患者上腹正中部位进行横向切口,暴露穿孔部位,清除穿孔部位及周围的坏死组织,并对穿孔部位进行修补,然后对手术切口部位用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冲洗,最后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完成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修补术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麻,建立人工二氧化碳(压力为15 mmHg,1 mmHg=0.133 kPa),经脐部置入腹腔镜,对患者病变部位进行探查,于穿孔部位建立鞘管,然后对腹腔进行清洗,吸干胃液,于穿孔部位边缘5~8 cm处进行缝合,用大网膜进覆盖修补穿孔部位,清除腹腔内的渗液,最后放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同时间段血清胃泌素水平、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进行比较。
1.4 胃泌素检测 手术完成后1 h、24 h、48 h以及72 h,分别采集患者的静脉血2 mL,对其进行离心,转速为3 000 r/min,时间为10 min,离心后取上清,并对其进行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对两组患者手术完成后1 h、24 h、48 h以及72 h对患者的血清胃泌素进行测定,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5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疗效的判定采用《胃穿孔临床诊断标准》制定,其中术后未出现并发症,且患者的体征及症状完全消失,通过胃镜检查未出现出血症状则判定为显效;术后未出现并发症,且患者的体征以及症状出现明显地好转,但通过胃镜检查,患者仍出现有轻微的出血症状则判定为有效;术后出现并发症,且患者体征及症状无任何好转,通过胃镜检查后患者仍然存在轻微的出血症状则判定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腹部听诊,其中肠鸣音恢复的标准为每分钟内肠鸣音的次数高于3次即可判定[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盆腔感染、肠梗阻以及切口感染等。
1.6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胃泌素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1 h、24 h、48 h及72 h血清胃泌素水平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胃泌素水平比较(±s,ng/L)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胃泌素水平比较(±s,ng/L)
组别 例数 术后1 h 术后24 h 术后48 h 术后72 h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62 62 37.4±8.7 34.0±8.4 3.641<0.05 47.9±11.5 39.2±10.1 5.964<0.05 59.1±15.4 45.2±11.7 10.647<0.05 59.6±16.8 53.1±15.2 4.689<0.05
2.3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62 62手术时间(min)71.1±19.2 64.3±18.5 4.395<0.05肛门排气时间(h)62.5±16.7 85.4±24.9 6.211<0.05肠鸣音恢复时间(h)12.5±6.1 28.9±9.3 10.036<0.05住院时间(d)4.6±1.5 7.1±0.7 3.561<0.05术中出血量(mL)84.6±18.5 226.1±99.8 26.954<0.05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临床上胃穿孔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上消化道并发症,属于外科急腹症,其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其中突发剧烈腹痛是其主要的临床症状,同时还伴有其他临床症状,如恶心、呕吐等,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等特点。患者一旦发生急性胃穿孔而未进行及时治疗,可引发其他急腹症发生,如急性腹膜炎等,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因此临床上需进行及时救治,以避免病情延误[6-7]。对于胃穿孔的致病因素,有临床研究显示,慢性溃疡病史是该疾病发生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8]。临床研究报道,暴饮暴食,精神压力过大及过度紧张等因素可使胃溃疡患者胃内部的胃蛋白水平以及胃酸含量明显升高,进而引发胃穿孔[9]。对于部分病情较轻以及无法耐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上通常采用保守方式对其进行治疗。但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式,胃大部分切除术及单纯穿孔修补术是常用的两种方式,针对胃大部分切除术而言,患者在切除胃后会减少壁细胞、主细胞两者胃蛋白酶和胃酸的分泌量,此变化有助于溃疡的修复,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10-11]。对于行单纯穿孔修补术的患者,其胃解剖未出现明显改变,进而不会严重影响患者术后进食情况,但对于行单纯穿孔修补术的患者,其胃溃疡症状不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对预后产生一定影响[12]。然而,随着近年来术后配合药物的联合治疗,行单纯穿孔修补术患者术后胃溃疡的复发率明显降低,因此该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致使腹腔镜下进行胃穿孔修补术被医师广泛推广,该技术具有多种优势,如手术风险小、手术切口小、手术视野好以及患者胃功能恢复较快等[13],在临床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医师重视。临床研究认为,与传统开腹进行胃穿孔修补术相比,腹腔镜修补术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1)腹腔镜修补术具有较小切口,对患者产生的损伤较小,且较轻的疼痛感及较小的切口会加快伤口恢复的速度。此外,术后患者能够较早下床,进而有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快速恢复。(2)腹腔镜修补手术的视野较为清晰,能够及时地清理渗漏的胃脓液及内容物,且能够全面冲洗患者腹腔,进而可使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明显降低。(3)腹腔镜修补术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低。本研究通过对医院收治的胃穿孔患者给予腹腔镜修补术治疗,结果显示,在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就表明,对胃穿孔患者进行腹腔镜修补术治疗具有出血量少、恢复速度快以及创伤小等较多优势,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此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报道结果基本一致[14];在术后1 h、24 h、48 h以及72 h血清胃泌素方面,观察组患者上述各水平均较对照组各水平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就表明,对胃穿孔患者进行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有助于患者胃功能的快速改善,这一结果也与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15]。治疗期间,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发生率比对照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就表明,对胃穿孔患者进行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与相关研究基本一致[16]。此外,与传统开腹修补术相比,由于腹腔镜修补术具有切口小的优势,因此术后留下瘢痕的概率较小,进而对广大患者的审美需求能够给予满足,被患者容易接受的程度更强[17]。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胃穿孔患者均能够适用腹腔镜修补术进行治疗,对于合并严重消化道出血、恶性肿瘤以及严重休克的患者不能采用腹腔镜修补术进行治疗。因此,为使手术效果更安全,临床医师应对相关要求进行严格把控,对手术适应证进行严格把握,以确保手术效果[18]。
综上所述,对胃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较传统手术治疗效果更好,在术后恢复方面效果更佳,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钟锋,王金重,赖建生.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9):782-785.
[2]Bertleff MJ,Halm JA,Bemelman WA.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repair of the perforated peptic ulcer:the LAMATrial[J].World J Surg,2009,33(7):1368-1373.
[3] 张定成.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对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2):50-51.
[4]郭强,李小兵.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手术方法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6,4(8):80-81.
[5]Yeung KW,Chang MS,Hsiao CP.CT evalu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tract perforation[J].Clinical imaging,2004,28(5):329-333.
[6]赵永生.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115-116.
[7]Thorsen K,Glomsaker T B,von Meer A.Trends in diagnosis and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perforated peptic ulcer[J].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2011,15(8):1329-1335.
[8]王岐朋,南云广,赵金良.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对比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33):6915-6915.
[9]Bertleff MJOE,Lange JF.Laparoscopic correction of perforated peptic ulcer:first choice?A review of literature[J].Surgical Endoscopy,2010,24(6):1231-1239.
[10]朱宗恒,何韵彬,史火喜,等.腹腔镜下治疗胃穿孔手术疗效分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6,22(S1):29-31.
[11]Lunevicius R,Morkevicius M.Management strategies,early results,benefits,and risk factors of laparoscopic repair of perforated peptic ulcer[J].World Journal of Surgery,2005,29(10):1299-1310.
[12]姬敏,陈阳静.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在改善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围术期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药,2014,36(11):1746-1747.
[13]傅豪.腹腔镜下行胃穿孔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3):91-92.
[14]Sanabria A,Villegas MI,Morales Uribe CH.Laparoscopic repair for perforated peptic ulcer disease[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3,2(3):CD004778.
[15]熊小兰.腹腔镜下急性胃穿孔修补术72例护理干预探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4:328-329.
[16]Ates M,Dirican A.The simple suture laparoscopic repair of peptic ulcer perforation without an omental patch[J].Surg Endosc,2012,26(11):289.
[17]于海涛.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在治疗胃穿孔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5):3564-3565
[18]Olmi S,Scaini A,Erba L.Use of fibrin glue(Tissucol)in laparoscopic repair of abdominal wall defects:preliminary experience[J].Surgical endoscopy,2007,21(3):409-413.
R656.6
B
1003—6350(2017)23—3915—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7.23.043
2014年度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4388)
杨河。E-mail:1093754675@qq.com
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