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在内分泌硕士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1-03张尧王娜娜李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0期
关键词:内分泌科医学教育研究生

张尧 王娜娜 李玲

微信在内分泌硕士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尧 王娜娜 李玲

目的研究微信社交平台在内分泌硕士研究生临床轮转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分泌科临床轮转的第一年硕士研究生52人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的原则关注微信公众号。以关注微信公众号的学生为实验组,共32人,未关注的为对照组,共20人。该公众号每周3次推送内分泌相关知识的微信内容。对比两组学生在入科时、完成1个月轮转时的基础理论考核成绩。实验组学生出科时完成一份匿名的调查问卷,以评价学生在使用微信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参与临床轮转实习的学习体验。结果两组学生入科(P=0.82)和出科时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但实验组学生认为微信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提高作用(χ2=12.44,P=0.002),学习体验有正面的改善作用(χ2=10.00,P=0.019),并且能够增强学生从业热情(χ2=13.75,P=0.003)。结论应用微信作为硕士研究生临床轮转教学方法的辅助工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工作热情,并且能够提高学生作为内分泌医师的职业积极性。

教学方法;微信;社交平台;教学体验

在线社交平台目前已经成为流行的广泛使用的联系和沟通的工具,微信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社交工具之一。在国外,很多研究证实了应用社交平台能够有效的改善医学教育体验和增强医学知识传授效果,并提倡将社交平台作为医学教育的方法之一,提高医学教育效果[1-5]。国内医学教育工作者也开始认识到社交平台对医学教育的作用。李俊杰等探讨了微博对于医学教育的应用作用[6],李雁鹏等[7]探讨了社交媒体在医学教学中的作用。基于微信应用的广泛和便捷,如何利用微信这一社交软件提高医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是本研究的目的。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分泌科第一年的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他们在内分泌科完成为期1个月的临床轮转实习工作,工作中由主治医师作为带教教师进行教学指导。轮转实习前和轮转实习结束后,通过理论测试评价学生对内分泌科基础知识掌握情况。1个月的轮转实习结束后,通过匿名调查问卷评价学生的内分泌学学习体验。

本研究筛选了关注微信公众号的学生32名同学作为实验组,其中男性6名,女性26名。未关注的为对照组20人,男性3名,女性17名。所有的学生入科时均接受1次内分泌专业理论知识考核以评价他们对内分泌科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经统计分析,两组同学在入科时理论测试成绩分别为(75.1±6.0)分和(75.5±6.4)分,两组对比,P=0.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

在微信上注册公众号,每周推送3次内分泌相关知识信息。每一个轮转周期的推送内容顺序相同,并在每个周期结束后删除所有已经推送的内容,以保证所有研究生在相同的时间接受相同的知识。

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涵盖内分泌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理论和诊疗思路。推送内容包括糖尿病症状、并发症、分型及药物治疗基本知识;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低的诊断与治疗;低钾血症、骨质疏松、钙磷代谢等其他内分泌科常见病的诊治知识。在研究生入科时推荐该公众号,根据自愿原则,关注该微信公众号。关注该微信号的学生为实验组,除了日常的由带教教师讲授内分泌专科知识外,该组学生接收微信公众号内的专科知识内容。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由带教教师在平日的临床工作及查房教学中讲授内分泌科相关知识的方式学习。

1.3 观察指标

完成轮转实习后,对所有参与微信教学的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所有的问卷均采用匿名方式进行。同时,为了评估微信参与医学教学的效果和进一步改进方向,问卷的最后设置了一个开放性问题“请写出您对微信参与教学的总体评价和意见及建议”。

入内分泌科轮转实习第一天和完成实习的最后一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每位研究生都接受科室组织的理论考核测试,记录成绩。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组学生问卷调查内容按照主观感受选择不同的评价等级,不同等级间分布率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的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理论成绩比较

所有学生在参与内分泌轮转实习前和完成轮转工作后都参与了理论考核测试。参与实习前,两组同学在内分泌科专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没有明显差异。经过1个月的学习后,培训结束时,2组同学的理论考核评分分别为(86.8±7.4)分和(84.6±5.5分),P=0.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学习体验分析

在内分泌科轮转培训结束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了匿名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分为“使用微信频率”“对微信推送内容评价”“对微信教学评价”“微信对学习体验的影响”和“微信增加从业热情”五项内容(如表1)。经统计分析,大部分学生使用微信的频率较高(χ2=42.44,P=0.000),多数学生认为该微信公众号所推送学习内容比较好(χ2=39.25,P=0.000),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提高作用(χ2=12.44,P=0.002),学习体验有正面的改善作用(χ2=10.00,P=0.019),并且能够增强学生从业热情(χ2=13.75,P=0.003)。

2.3 开放问题汇总

调查问卷的最后,设置了开放性问题,采集学生对于微信教学的总体评价,及可能的建议和意见。综合分析学生的回答,主要反映了5方面的问题,总结如表2。大多数学生反馈微信这种新的教学手段能增加了学习乐趣和学习热情。由于智能手机的便携,微信内容方便携带翻阅和复习,改变了学习的方式。相比于传统学习方式,微信学习方式更简单、可重复,并且不拘泥于学习地点。同时,学生也对微信教学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对我们未来改善微信教学的内容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方向。

3 讨论

研究生临床轮转实习阶段是医学生职业成长的重要阶段,可以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该阶段的学习方式已经脱离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依靠自学方式完成。如何管理好研究生,尤其是第一年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对医学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有着深远的意义。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学习热情的程度影响着该阶段教学的效果,如何在研究生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体验,甚至如何提升学生作为临床医生的职业归属感是该阶段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近些年,已经有很多的医学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网络平台对医学教育的重要意义。本研究是目前首个提出应用微信平台进行教学探索的研究,并且有完整的分析评估体系。

表1 实验组对微信教学的评价

表2 微信参与内分泌教学的开放性问题反馈

目前国外研究主要应用如Twitter、Facebook、Skype、Youtube、谷歌学术、微博、Wikis等社交平台及网站[1-5,8]。国内研究主要应用如微博、丁香园、教学网站等[6-7]。本次研究成果与这些应用社交平台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都肯定了社交平台参与医学教学的正面作用。但是,本研究没有得到改善教学体验和提高学习成绩之间的直接关系。这可能与采取的问卷方式是老师到学生有关,如果能够由第三方介入调查中去可能会得到更为准确的结论。

本次研究有一些局限性。首先,样本量较小,只纳入了我院内分泌科一个中心的52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但是,由于参与同学的高正面评价率弱化了样本量小的偏倚;其次,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的带教教师不同,带来了不同教师因素的偏倚。但由于临床工作不确定性,即使是同一名教师带教也可能使不同学生面对不同种类疾病,这是目前该项研究很难解决的偏倚来源;最后,随访时间是1个月,如果能有更为远期的随访会有更为明显的差异呈现。这些研究的局限性正是未来的改进方向,也是使网络社交平台成为现代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总之,应用微信作为研究生临床轮转教学方法的辅助工具之一可以提高学生的教学体验和学习热情,并且能够提升学生作为内分泌医师的职业规划。

[1]Reames BN,Sheetz KH,Englesbe MJ,et al. Evaluating the Use of Twitter to Enhance the Educational Experience of a Medical School Surgery Clerkship[J]. J Surg Educ,2016,73(1): 73-78.

[2]Alsuraihi AK,Almaqati AS,Abughanim SA,et al. Use of social media in education among medical students in Saudi Arabia[J]. Korean J Med Educ,2016,28(4): 343-354.

[3]Galiatsatos P,Porto-Carreiro F,Hayashi J,et al. The use of social media to supplement resident medical education - the SMART-ME initiative[J]. Med Educ Online,2016(21): 29332.

[4]Hennessy CM,Kirkpatrick E,Smith CF,et al. Social media and anatomy education: Using twitter to enhance the student learning experience in anatomy[J]. Anat Sci Educ,2016,9(6): 505-515.

[5]Alsobayel H. Use of Social Media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y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A Cross-Sectional Web-Based Survey[J]. JMIR Med Educ,2016,2(2): e15.

[6]李俊杰,肖文刚,吴毅. 微博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6(7): 44-45.

[7]李雁鹏,赵正卿,赵翔翔,等. 社交媒体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及策略[J]. 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1): 3336-3337.

[8]George DR,Dellasega C. Social media in medical education: two innovative pilot studies[J]. Med Educ,2011,45(11): 1158-1159.

Evaluating the Use of WeChat in Clinical Education of Endocrinology Master’s Degree Students

ZHANG Yao WANG Na’na LI Ling The First of Endocrinology Department,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04, 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use of WeChat in clinical education of endocrinology master’s degree students.Methods52 fi rst-year Master's degree students were engaged to attend a WeChat account trial when studying in endocrinology department. 32 students followed the public account were selected as trial group, and 20 others didn’t pay attention to the public account were de fi ned as control group. Endocrinology learning points were pushed three times every week. Paper examinations were adopted at the beginning and ending of clinical rotation practice. And an anonymous survey was supplied to every student in trial group at the ending of rotation. The clinical education experience and endocrinology engagement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query survey.Results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score of paper examin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he beginning (P= 0.82) and ending of study (P= 0.26). But students in trial group had better study results (χ2=12.44,P=0.002), education experience (χ2=10.00,P=0.019) and work engagement (χ2=13.75,P=0.003).ConclusionsUsing WeChat as a tool in clinical education of endocrinology Master’s Degree students could improve education experience, and enhance the engagement of endocrinology works.

education method; WeChat; social media; education experience

G642

A

1674-9308(2017)30-0013-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30.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00628)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内分泌科,辽宁 沈阳110004

王娜娜

猜你喜欢

内分泌科医学教育研究生
《内分泌科护理手册》
——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与应对措施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临床药师内分泌科药学服务实践与体会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深入基层开展继续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