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好

2018-01-02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8年35期
关键词:帆布包朵夫董卿

《朗读者》中董卿问黄永玉:“您走过的城市里边,有没有哪个地方给您留下印象特别深的?”

黄永玉回答:“福州。我在长乐教书的时候,每个礼拜都会坐轮船到福州,一上岸就直奔一家书店,照例找到放在原处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看完了就放回去,花了半年时间把书看完。”后来书店老板告诉他,在黄永玉第一次来的时候就注意到他了,看到他每次寻书,每次看书,每次还书,他就决定为黄永玉留着这本书,不会卖。

黄永玉从12岁那年,就离开了故乡开始流浪。他随身携带着一个帆布包,里面除了木刻刀和木板外,就是书籍。有老人家说:“你看这个孩子,他带着书流浪。”

带着书流浪,想想都觉得美好。所有流浪的记忆中都有书的影子,那个令人感到温暖和感动的书店老板也是记忆中的一部分。因为路途中有這些美好,就不觉得是在流浪。

(文/姜常红)

猜你喜欢

帆布包朵夫董卿
聂赫留朵夫羞愧中的利他性与利己性
——《复活(节选)》中的人性理想寻找
我的帆布包
李斯特与贝森朵夫
皮革拼帆布“帆布包”的新摩登
与中国诗词有不解之缘的董卿
罗曼·罗兰为敬隐渔译《约翰·克里斯朵夫》在中国发表的题词:《若望·克里斯朵夫向中国的弟兄们宣言》
单车族帆布包
董卿的宝贝
帆布包的“新植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