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2018-01-02赵海蓉

新课程·上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途径德育小学语文

赵海蓉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的最有效方式,亦是一种理智的教学行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是德育的主要途径,可以在认字、写字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在语言口语交际教学中进行道德渗透教育,在写作教学中进行道德渗透教育,在阅读教学中进行道渗透教育。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上进行德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途径

由于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种理智的教学行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是德育的主要途径。

一、在认字、写字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新课程标准要求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会写800个左右,随后的第二、第三学段也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和说明,所以,识字、写字是学生写作和阅读的基础,贯穿义务教育阶段。因此上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上进行德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如果老师能在教学中利用汉字的深厚渊源、丰富意义,把汉字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理解汉字所包含的思想,从而寓教于智。比如,“冲”字,如果把两部分写得一样大小,就失去了汉字的美观,也影响了意义的表达,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课本中的印刷和书写的不同,及时引导,让他们明白我们中国历来是讲究和谐,如果把这个字写得左小右大,就会更加美观,更加和谐。趁此识字的机会,引导小学生明白,平常活动中如果能主动把机会或玩具让给没有的朋友,那他们一定会很开心,小朋友在分享快乐的同时也获得了友情,这真是一件美好的事。通过类似的教育,小学生不仅对汉字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懂得了做人的道理,理解了生活中的谦让是一种美好的品德,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日积月累学生就会学到许多有用的道德知识,行为和思想就会潜移默化,渐渐提升。

二、在语言口语交际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我们常说“言为心声”,其意是讲一个人的语言就是内心世界的反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口语交际教学进行德育是一种最直接的方式,新版教材中都有口语交际这一板块,这为在语言上进行德育渗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们知道在教给学生“说”的训练过程中,老师不仅要重视用词的准确、逻辑、思维的严密性,还要注意对学生评价的公正、准确,对于学生表现出的正确观点要及时做出肯定的评价,同时在评价过程中还要注意方式、方法,采取学生间的互评、自评等,让学生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共同进步,从而达到教化育人的目的。如,在讲民间故事“嫦娥奔月”时,可以采取让学生先讲一个完整或片段故事,表达出他自己的理解,别的同学进行点评,这时出现的评价可能是多样化的。比如,有学生说她可能把升仙的药给后羿,因为不想一人上天之后太寂寞,面对这一观点老师可以引导故事中的“嫦娥”选择了独自吞下仙药,从而引导其他学生理解了“嫦娥”的无私与善良。这样在口语的交际运用中把学生就引导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选择上。其实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每一个细节,不失时机地把握学生的思想,把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去。

三、在写作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文如其人”,就是说通过文字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情操,所以,写作是进行德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写作之前,老师要引导学生对其要写的文章的题材、主题要进行选择,让他们在写作时能够站在正确的立场上来表达观点,这一过程就把写作与德育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学生的作文写成之后,老师进行评改时,不但要注意学生的文字水平,還要注意到文章中所表达出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正确,只有这样,在写作过程中才能把德育渗透到各个环节中。同时,老师在评价过程中的评语要多鼓励,和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自觉培养良好的品德、情操。学生作文中如果出现思想上的偏差,老师要及时发现并纠正。比如,有学生作文中出现“班里一个人犯错了,语文老师让所有的学生都多写作业,这是变相的惩罚”,面对这一情况,老师要会化解,进行德育渗透,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做作业是学生的天职,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表现,这样的作业不是对全体学生的惩罚,而是因这次作业大多数不会做,所以让你们每人多写一遍……”学生读到这样的评语,课后一定会有反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四、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的内容非常丰富,类型很多,除了识字写字、口语交际、写作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块内容就是阅读教学,阅读是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思考人生的一个过程,所以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平时阅读教学中寓教于读,讲读结合是一种好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他们才能从理解内容上升到思考问题的阶段,既然有思考,就会有相应的道德呈现,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它的教育内容大致是热爱祖国、自然、友爱、互助、勇敢、善良等,学生在阅读中体悟到这些思想情感,那么德育渗透的目标也就实现了。在课堂中只要给学生留下时间来阅读,并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一般都可以体悟出文中的情感,并把这种思想进行潜移默化。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途径德育小学语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