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提升写作能力
2018-01-02马玉宇
马玉宇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体系当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存在意义,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奠定多方面的能力基础,包括听说读写等各个层面。特别是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融合,能够让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协同提升。因此,对于阅读中的写作能力提升策略展开分析,确保阅读教学的成果。
关键词:小学教学;阅读教学;写作能力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目标在于奠定学生语言相关能力基础。在这之中,阅读环节与许多方面的能力提升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中也包括了写作能力。为了真正通过阅读教学去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必须要进一步分析阅读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以确保达成教学目标。
一、明确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阅读与写作,看似是语言知识体系中独立的两个环节,但实际上两者在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联,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教师为了让学生明确两者的关系,发挥出两者相互促进的作用,就要首先对两者的关联进行明确。在写作前的阅读,是激发学生感想的过程,目的在于让学生表达出阅读的感触,或是针对阅读内容进行延伸思考。而阅读前的写作,则是对于同一主题的不同思考,或是对可能的发展所进行的延伸思考。两者就本质来说,是两位一体的。所以教师明确了这样的关系,也应当将两者更密切地关联起来,让学生也习惯于将两者结合起来。例如在阅读某篇文章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题目去预测一个故事框架。而在阅读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文章内容进行改写、续写或是写出阅读感想,特别是续写以及改写,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允许学生思考更多的可能性,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体现[1]。
二、激发学生文字表达的欲望
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文字表达,都是要以兴趣及表达的欲望为基础才能达成目标的,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阅读前后具备表达的意识与欲望,教师必须要利用更符合学生喜好的引导方式去培养其表达的热情。无论是文字还是口语表达,都是感性表达的过程,对于一个人来说,必须要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才能成立,否则学生即便在阅读过程中内心有很大的情绪波动,也很难精准地表达出来,所以教师为了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首先必须要表达出对学生个人意志的充分尊重。例如在阅读结束后,教师不妨借助提问的方式去了解学生的看法,前提是不能够事先以自身的想法去影响学生。即便学生提出了与他人、与教师完全不同的看法,教师也应当给予充分的尊重,與其客观讨论。为了让学生思考更多的可能性,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如果要让你来针对文章的这一主题进行创作,会是怎样的内容,并且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理念去进行后续的写作。学生感觉到自身的见解得到了尊重,得到了认真平等的对待,其表达自然会更积极,文字表达也是同理,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学生自然更敢想,更敢写[2]。
三、养成写作习惯
写作习惯是决定一个人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所以为了帮助学生养成写作习惯,教师应当在阅读过程当中给予学生更多提点,让学生有更多的灵感进行写作,为此教师必须要在阅读时给学生更多的提示,激发学生的灵感,特别是对于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要更加敏感,例如动画、游戏、童年、伙伴、好吃的食物、开心的事情,这些都是让学生乐于自主去写的关键,也是让学生养成写作习惯的关键。因为对于自身感兴趣的事物,学生自然有很多的话要说,有很多的想法要表达,甚至有突破性的创想,这种灵感与习惯是十分可贵的。
四、突破阅读与写作的局限
在我国的应试化教学环境影响之下,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学习任务,而并不是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件事,似乎每次写作都是为了满足教师提出的要求,而并不是真正出于自身所想,不是自己愿意去表达的,必须要在特定的时间写特定的题目,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丝毫感受不到乐趣的,而且也与生活关联性很低。所以为了让阅读写作真正融入生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教师应当首先突破局限,让学生能够随时进行阅读,并且在阅读后利用自由的以不同的文法、以不同的形式去表达自身的一些感想,就如同在观看一场电影时与他人交流感想一样自然,这是最有利于阅读写作的状态,能够让学生摆脱沉重的任务心理,摆脱阅读写作的压力,更加自由、自主地去进行阅读前后的写作,习惯文字表达,并且有更加自由的写作环境,自然会写得更加纯熟[3]。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从相互之间的良性作用来分析,两者可以说是两位一体的。意识到这样的关系,教师应当更积极地将两者关联起来,进行创新性的教学规划,让学生的语文阅读写作学习有更理想的成果,因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讨论,望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参考文献:
[1]李碧.基于文体分类教学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7):107.
[2]芦艳辉.小学语文阅读中提升学生表达与写作能力的途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36):134.
[3]刘济远.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8(1):25-28.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