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2018-01-02薛惠萍巩红江

新课程·上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操作培养数学

薛惠萍 巩红江

摘 要: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演示、激趣,半扶半放,熟练操作,独立设计并动手操作的培养过程,有利于帮助学生在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具体形象思维的矛盾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提高课堂数学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

关键词:数学;培养;操作;能力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培养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其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获得大量感性知识的基础上,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呢?为此,笔者谈谈几点看法。

一、把握操作的时机

低年级的学生侧重于形象思维,在实际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在学生认知的生长点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动手、动口、动脑,就会发现新知会在学生的操作中产生,教学中的疑难点都将变得具体形象化,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先让学生把12根小棒自己分一分,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少根?有剩余的吗?平均分成3份、4份、5份、6份、7份呢?学生边动手边做适当的记录,完成相应的表格;接着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得出,根据所分结果的情况,我们可以分成正好全部分完和分完后有剩余的这两种情况;最后再让学生分别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揭示本课的教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学生有了丰富的感知后,新知便会轻松地被学生所掌握。

再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中“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这一知识点时,学生利用硬纸条和图钉制作一个活动角后,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师:你能想办法使你的角变得大一些吗?再大一些?(学生操作)谁能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我把角的两条边一拉,角就变大了。

生:边叉得越大,角就越大。

师:你真善于动脑(教师重复学生的方法演示)。你能把角变得小一些吗?再小一些?(学生操作)这回你又是怎么做的?

生:把角的两条边向中间靠拢,角就变小了。

生:边叉得越小,角就越小。

师:(根据学生的方法演示)现在你认为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呢?

生:跟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师做一个角,让学生做比它大一些或小一些的角。这样的教学活动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二、明确研究的问题

动手操作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積累感性认识,丰富形象思维,最终掌握知识。但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且无法很好地支配自己的行为,操作过程中,不能抓住操作的要领进行有效操作。因此,必须让学生弄清操作的目的及需要通过操作解决何种问题等等。实践表明,只有孩子明确了活动的目标,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如,在教学“有趣的七巧板”时,教师创设一个用七巧板比赛的情境,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先用两块、三块拼,接着用四、五、六块的来拼,最后用7块来拼不同的图形。让学生在操作中认识七巧板,知道七巧板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在掌握平面图形特征的基础上,让学生创造出生活中的图形,展示作品时孩子创造出的有可爱的兔子、挺拔的大树、自由自在的小鱼等。动手操作给孩子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组织有序的操作

学生的思维总是跟随着操作的顺序进行的,如果任由学生盲目的操作,操作顺序则会混乱,学生就无法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思路。在教学中,教师需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让学生在有序的操作过程中形成清晰的思路,思维的条理性得到发展。

如,在教学“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时,可让学生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有序操作:第一步:第一行摆出10个圆,圆之间要有一定的空隙。第二行摆出6个三角形,与第一行的圆一一对齐。第二步:比较圆和三角形的个数,谁多?圆的哪一部分与三角形一样多?请动手将圆分成两部分。第三步:哪一部分是圆比三角形多的?根据自己摆的学具配上手势说说圆比三角形多的个数。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操作有序、思路清晰,注重了学生简单直观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为学生概括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所以我们要精心设计操作环节,使之有条有理。

四、利用操作的成果

操作的过程除了要把数学知识内化为学生智力活动的形式外,还要让学生抽象出相关理性的结论。因此,在学生操作完毕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操作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大胆地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及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采用同桌交流、小组交流、个别发言等多种形式,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的机会。另外,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及问题,并积极参与评价过程。这样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思考,在思考时变得谨慎,使操作的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

如,在教学一年级的“统计”时,学生根据动画,用自己的方法帮助猪八戒统计好公鸡、羊、鸭子的只数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方法。学生有的用图片表示,有的用简单的图形也表示,有的用数字表示……学生通过交流思考,得出了记录数据简洁的方法,这一知识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的,而是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的、自主建构的。

总之,动手操作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之一。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操作的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操作,开展有效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主动探索数学知识,从而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地动起来。

注:本文系平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2018]PLG165。

作者简介:薛惠萍,46岁,女。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巩红江,46岁,男。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操作培养数学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