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018-01-02王乾龙

新课程·上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情境化课堂小学语文

王乾龙

摘 要: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理念还未完全摒弃。如何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是研讨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

数学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比较抽象和枯燥。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或多或少存在着重讲解轻引导、重灌输轻训练、学习目标单一、答案强调统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研究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小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形象思维发达。结合这些特点,我们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积极创设多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自觉自主地学习。

一、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师生成为朋友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那种教师高高在上、学生乖乖听话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非常不利。现代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和谐的,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在自由宽松的人际氛围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会显著增强。

二、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减轻负担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分数至上的影响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总是围绕教学目标,围绕试题答案,围绕考试成绩,严肃认真来不得半点马虎,搞得教师和学生都身心疲惫。轻松的学习环境能够使学生从应试的阴云中、繁琐的作业练习中解放出来,实现自主愉快地学习。

要在教学中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不妨尝试以下几点做法:

1.减轻分数对学生的压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情,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面。各类学生都能完成各自的学习目标,体验到成功学习的喜悦。

2.课后不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尽量在课堂上完成,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3.变换多种教学方法,尽量保持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愉快完成每一个课时的学习目标。

三、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好学乐学

有趣的灵魂永远散发着芬芳,有趣的课堂永远独具魅力。能够真正调动起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就是“趣味”,而最有趣的学习形式就是游戏。

“小孩的工作就是游戏”,因此,采用趣味游戏的方式,会很受学生的欢迎。比如:学习除法时,如果简单地列算式计算就很无趣。我们不妨给学生做些有趣的小游戏,比如“毛毛虫爬树”。有一条毛毛虫在星期一的早晨六点钟开始爬树。到十八点钟,它爬上去了5米;晚上,它退下来2米。请问:它什么时候爬到9米?

学生马上进入了愉快的讨论中,不一会有人就得出了算式:9÷(5-2)=3,也就是说3天后。这个结论到底对不对?在教师质疑和点拨后,大家再次展开讨论,终于有同学想明白了,他说毛毛虫经过两个昼夜,在星期三早晨已经爬到了6米,然后在这个白天,它会继续往上爬,到十八点钟还能爬5米。6+5=11(米),已经超过了。所以用不了三天。假设毛毛虫的速度是匀速的,那到底用多长时间正好爬到9米呢?学生进入了第三次讨论。通过类似的趣味游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四、创设实践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

学习活动主要是学生的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他们才能体验到参与之乐。因此我们创设的学习情境应该是动态的,让学生的各个器官全都动起来,动手动脑,动眼动口。

比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提前安排学生自制长方体,从而感性认识长方形的表面积,接着让学生把自制的长方体拆開,变成一个平面图形后动手量出长方体的长、宽、高。鼓励小组合作研究,要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看大家会有多少种方法。最后师生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推导总结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由于学生亲身参与了学习活动,他们的积极性很高,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也会更牢固。

五、创设积极的比赛情境,让学生挖掘潜力

争强好胜是绝大多数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创设竞争的情境,能够让孩子释放这种天性,更好地激发他们的积极进取之心。

比如:在回答问题时可以实行抢答,看哪个小朋友能最先回答;在口算时,鼓励学生想到答案脱口而出,看谁算得又快又对;在做简便运算时,比比谁用的方法最简便;如果遇到难题时,就比比谁最先做出来。这些在课堂上随时进行的竞赛活动,能够使学生在紧张与刺激中使出浑身解数、调动起所有潜能,从而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六、创设激励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增强自信

经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道难题之后,学生的自信心会猛增。因此,数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不妨有意给学生设置一些障碍,学生在克服了这些障碍,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之后,学习劲头就会更大,自信心会更足。

比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的反用”时,学生在掌握了如31×25+69×25这种类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出示如下几个练习题:

(1)11×25+26×25+63×25

(2)99×25+25

(3)101×25-25

(4)21×46+75×25-38×25

这几个练习题其实是乘法分配律的深化和反用。学生会发现与以前学过的“a×c+b×c”类型相似但又有所不同。直接套用公式好像也不对。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认真观察、比对分析,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下,学生发现了其中的奥秘:(1)是属于(11+26+63)个25的反用,(3)是乘法分配律对减法的反用,这些变式题,就是教师为学生创设的问题情境,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困境中逐步探索,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到了克服困难之后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帮助他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王大丽.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1(30):53-54.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情境化课堂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