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

2018-01-02付楠

新课程·上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付楠

摘 要:数学是三大主科目之一,它与语文和英语不同,这个科目培养学生紧密的逻辑性和计算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重要作用。因为数学这个科目的特殊性,学生觉得数学这个科目枯燥、无味,不愿意学习数学,也没有兴趣学习数学。但是,数学这个科目是充满了趣味性的,贴近生活的。从数学贴近生活出发,提出几点小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改变学生以往对数学的固有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

数学生活化,就是将数学联系到生活当中,着重于数学在生活上的应用,让数学走进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将数学生活化,就是将数学回归到本源。数学生活化教学,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贴合学生生活情况,与数学教学充分结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一、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比较刻板、无趣,单纯地学习数学知识,很难发现数学的乐趣。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乐趣,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才能对数学产生兴趣,才有动力去学习。小学数学,只是学习数学的基本知识,不会接触数学的深层次知识,这也同样验证了小学数学化教学这一个方法的可行性。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丰富的想象力,思维活跃,很难对一件事保持高度的集中。数学本身就比较枯燥,学生更加难以集中注意力,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加入生活化元素,让学生感到亲近感,这样学生才愿意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学生在生活中可以联想到数学,就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就会积极地去发现生活当中的数学,主动学习,形成良性循环。生活与数学相辅相成,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学习中回归于生活。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加减运算后,为了让学生巩固加减法运算,可以组织学生去超市购物,给每个学生固定的金额让学生去购买物品,然后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计算自己所剩的余额。在购物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情况,可能有好朋友向他借钱,自己计划买的东西没有了,各种突发情况。这种生活化的学习,不仅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感情,增加生活经验。

二、构建生活化课堂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主要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课堂,就要创设生活化的课堂。一个质量好的课堂首先从课堂氛围出发,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与老师配合紧密,课堂質量才会高。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应该用温和的语气授课,这样学生才会有归属感,才会将自己放置在课堂中。此外,谨记课堂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很多教师为了快速完成课堂任务,经常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教师教学数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教师在授课的过程,要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中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图形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所学的这些图形与我们生活中所用的哪些物品类似呢?激起学生的联想和思考。也可以直接让学生思考生活的问题,从而引到课堂上。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这个知识时,每个家庭中或多或少都有几张银行卡,银行卡的作用是存钱。那么我们经常在银行里面听到的存款年利率是什么?我们最后的本息和又是多少?一个人在银行存5000元,年利率为1%,那么他存1年的利息和是多少?这里的年利率就用到了百分数,通过我们生活上的问题,让学生知道百分数是什么,让学生知道百分数原来与我们的生活这么贴近。

三、动手实践,深化理解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这样的错误,只知果不知因。导致学生总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很迷惑,不能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图形这一章节时,教师告诉学生,三角形的稳定性比平行四边形强,同底同高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可是学生只知道相等,却不知道从何而来。从实践中知真理,让学生勤于动手实践,让学生自己验证三角形的稳定性比平行四边形强,同底同高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让学生联系生活,像我们经常用的纸板,从侧面就可看到,里面横纹是三角形。也可以让学生用纸叠同样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在上面放物品,看哪个图形先倒。在验证同底同高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时,让学生自己动手裁剪两个同底同高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计算它们的面积,验证是否相等。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动手实践验证真理,养成学生勇于探知真相的实践精神。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统计时,学生可以验证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每个点数的概率都是,帮助学生验证。同时提出问题:统计的来源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用统计?统计可以用来做什么?经过查阅资料学生知道,原来在古时候,为了征兵、征税,对人口、土地和财产进行统计。统计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规律,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加便捷。例如,一个人卖水果,根据统计每天卖出去水果的数量,可以得出当地居民比较喜欢哪个水果,在购货时,可以根据需求采购,获得更多的利润。回答这些问题之后,学生可以研究问题。一个学生拿着质地均匀的骰子,连续抛骰子,并计数,会发现数字最后逐渐趋于,在做这个验证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思路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快速解决一些问题。学以致用,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改变生活。

综上所述,数学生活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可以从中获得探究精神。教师应该积极将教学方法与生活结合起来,探求最佳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立春.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探索[J].学周刊,2018(20):116-117.

[2]周永梅.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探析[J].华夏教师,2018(14):77-78.

编辑 马晓荣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