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品德与社会拓展活动的有效开展

2018-01-02陈燕芳

新课程·上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拓展活动品德与社会有效策略

陈燕芳

摘 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快了素质教育的改革进程,对小学道德与社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开展有效的拓展活动,加强品德与社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就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拓展活动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拓展活动;有效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品德与社会在教学中的作用越发重要,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作用。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社会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和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品德与社会教學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并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没有发挥出其应用的意义。因此,将拓展活动运用到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拓展活动中更好地体验生活,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守旧,教学观念落后,课堂教学枯燥乏味,而且运用的教学方法都比较单一,缺乏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教师仍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1]。并且,教师仍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真实的需求,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学以致用,最终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不理想。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拓展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

1.立足于学生开展拓展活动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立足于学生开展拓展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对教学效果进行归纳总结,积极地创新教学模式,进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进而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拓展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

2.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拓展活动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依据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充分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设计拓展活动,进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拓展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进行知识的汲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3]。例如,教师在开展拓展活动时,可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情景教学、多媒体技术等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主动性,从而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3.贴近现实生活开展拓展活动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如果一味地运用说教式教学,不仅使课堂学习氛围沉闷,而且学生在学习时很难记忆和理解,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而通过为学生开展拓展活动,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交流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感受品德与社会的实用性,进而更好地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例如,在教学“在商店里工作的人们”一课时,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表演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拓展活动,分别扮演售货组、收款组、采购组、保安组等,体会商店里不同人员平时需要做的工作,并在活动后进行简单的互评,进而使学生体会劳动的意义,激发学生对劳动工作者的敬爱之情。

4.延伸与社会开展拓展活动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不应只局限于课堂、学校,更要走进社会,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良好的锻炼,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转化为自身的良好技能,通过这样不断的感悟和内化,最终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关于环保的拓展活动中,教师可引领学生对校园、公园或小区进行实践调查,提问学生:你都发现哪些不讲卫生的现象?会给生活带来哪些危害?你会怎么做?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垃圾的危害,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环保的重要性、紧迫性,积极行动起来,争做环保小卫士。

总而言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开展科学有效的拓展活动,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有效的创新,做到与现实生活紧密相结合,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从而为学生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丽.小学品德与社会拓展活动的有效开展[J].教师,2016(12):23-24.

[2]吴建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拓展策略之我见[J].新课程(小学),2016(11):477-478.

[3]项朝晖.浅析小学品德与社会拓展活动的有效开展[J].基础教育,2016(12):50-51.

[4]王晶菁.融入延伸链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拓展”策略之我见[J].新课程(下旬),2014(2):170-171.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拓展活动品德与社会有效策略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