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朝的月光

2018-01-02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8年33期
关键词:承天寺波澜色泽

兴许是艳阳的光辉过于强烈,人们对柔和的月光总有着千般依恋,万般倾诉。这依恋、这倾诉穿越时空,亘古至今,依然连绵延续。纵使可以对万千人倾吐心事,诉说衷情,许多人却还是喜欢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忧愁烦恼遥寄那一轮明月,任那满腹的言语在月光的清辉中渐渐变成浓烈的情感,弥散在文字的花园……

谁见过宋朝的月光?那时的月光与今天的月光有无区别?历经千载的风蚀,想必那月亮一定会有些亏损,月光断不会如原来的一般。每当皓月当空,我便无端地作此痴想。

想来,宋朝的月光一定没有唐朝的亮,大唐盛世,天高地广,月色亦格外明朗,有霜的重量,有雪的质感。我在一篇小说里曾写下这样的句子:“盛唐般的月光照在晚清色泽的麻花被上。”在我的意识中,唐朝的月亮总是圆满的、温暖的淡橘色,而清朝的月光则是亏残的、清冷的靛蓝色。宋朝的月光是什么颜色?宋瓷有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曾见一仿定窑瓷瓶,器薄如纸,莹白如粉。汝窑瓷色前人称近似“雨过天晴”。我以为,宋朝的月光已凝固在宋瓷上,如果有可能,你去輕轻触摸一下,就会真切感受到宋朝月光。如果做不到,不妨读一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那里保存着原汁原味的大宋月色。

元丰二年,也就是公元1079年,苏东坡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县),任团练副使,团练这个头衔就够小了,比芝麻还小一圈,且加个副字。苏东坡是落拓不羁的文人,面对这种境遇,依然随缘自适。四年后的一个深秋之夜,苏东坡寂寞无聊,被姣好的月光关照,遂寻相知朋友欣然赏月。苏东坡眼中的月光如水般平静,心中的月光却藏着波澜。他用少到不能再少的文字(仅18字),状写出流传千古的“苏氏月光”:月光洒落,如庭院积水,水草交错,原是竹柏倒影。虚无之物,历历在目;动静和谐,亦实亦空,没着一个月字,却满目月华。如抒情诗,如写意画,如小夜曲,渲染出一种天地洁美的情调,抒发了一种浪漫文人的心境。特别是结句“闲人”二字,意味深长,既有人生不如意的悲凉之感,又有人与自然相融的温暖之色。

承天寺里该有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弥勒佛,其脚下踩着一个布袋。人每天提着这种布袋,行色匆匆,知其沉重,也难以放下。布袋里装着什么?烦恼。这个夜晚,苏东坡把“布袋”暂时寄存在寺中月下了,想必他一定能睡个好觉。

(作者邸玉超,选自《时光的色泽》,有改动)

阅读思考

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宋朝月光的特点。

2.文章第四段说“苏东坡眼中月光如水般平静,心中的月光却藏着波澜”,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3.作者在结尾说“苏东坡把‘布袋暂时寄存在寺中月下了”。是啊,被贬黄州已四年的苏轼的愤懑和痛苦之情暂时被月光化解了,他的心胸渐趋坦然。其实,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失败、误解与痛苦。请你也像苏轼一样,写几句描写月光的句子,用它来化解你心中的烦恼。

(参考答案见下期)

猜你喜欢

承天寺波澜色泽
人生的色泽
波澜
西装新色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人与寺
透光
夜游承天寺记
承天寺文化价值与保护初探
一石千层浪 思维起波澜
记承天寺夜游
雁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