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二篇》达标训练
2018-01-02张超
张超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消散)
B.夕日欲颓(坠落)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
C.四时俱备(四季)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答谢中书书”中的第二个书是“书信”的意思,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
(2)“念无与为乐者”写出苏轼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
(3)陶弘景给谢征的回信(《答谢中书书》),称道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身为闲官的悲凉之感,并慨叹了世人忙于名利而无暇欣赏良辰美景的事实。( )
3.请用“/”划分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1)未 复 有 能 与 其 奇 者
(2)遂 至 承 天 寺 寻 张 怀 民
4.默写。
(1)两岸石壁, 。
(2)晓雾将歇, ; ,沉鳞竞跃。
(3) ,欣然起行。
5.填空。
(1)《答谢中书书》作者 ,字通明,自號 ,著有《 》。
(2)《记承天寺夜游》作者 ,和父亲 、弟弟 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称“ ”。
二、课堂巩固
阅读《答谢中书书》,回答问题。
6.本文第一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7.文中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列举他有什么深意?
8.文中哪些语句写山?哪些语句写水?请写出来,并另写两句写山或写水的诗句。
9.给本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大意。
三、能力提升
比较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和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
10.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
(1)相与步于中庭
(2)盖竹柏影也
(3)止午、未、申三时
(4)其实湖光染翠之工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安可为俗士道哉?
12.两篇文章中描写月色的语句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1)描写月色的语句:
(2)描写方法:
13.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思想感情?
14.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煜亡国之痛。《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苏轼又是如何巧喻月色的?作者通过这样的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