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社火
2018-01-02王宇翔
王宇翔
摘 要:内黄县楚旺镇跑秧歌是中国北方众多社火秧歌的一种,它在表演时以跑阵势为主,故得名跑秧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吸取了当地民间的音乐、舞蹈、民歌演唱等多种艺术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间歌舞艺术。一支秧歌队有三十人左右组成,由指挥、探马队、崩杆、门旗、乐队等组成。跑秧歌的表演以跑阵势为主,阵势形式丰富多彩,主要以八卦阵、三皇套日、迷魂阵改八卦阵、五星高照、珍珠倒卷帘等为主,中间穿插即兴编唱的小曲,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社火;跑秧歌;民俗价值
跑秧歌以内黄为中心,辐射鲁西、晋东、冀南特别是豫北等地,几百年来它历经了狂风暴雨能生存于此,发展在此,可见有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在抗战时期、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吸引了大批观众,给政府做了有利宣传,至今跑秧歌每年尚能演出十多场,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跑秧歌,建设和谐文化,促进社对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素质,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都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历史渊源
内黄楚旺镇史称楚王、楚祠里、楚旺堡,因纪念楚霸王项羽而得名。楚旺历史悠久,兴于战国,盛于清,汉属繁阳县,唐属洹水淳化乡楚柯里。宋废洹水县,楚旺第三次划入内黄县,为本县第一大镇。清雍正二年(1724)北门外云阳渡口设豫北、冀南和晋东54漕运办事处,内黄县在此设分治,常驻县丞1人,號称老三衙门,并设有内黄县千总署。咸丰三年(1853),清政府在此设厘金局,专征船税。咸丰十一年(1861),因防捻军,重修寨围。民国元年(1912年) 县分治撤销,设内黄县第三区公所。1921年商业复兴,设有英商亚西亚石油公司、美商美孚石油公司、哈德门烟草公司等代理处,还有打蛋厂、煤厂、盐厂、银行、邮局、浴池及各种商业货栈和店铺。人称水旱码头,并有“金彭城、银水冶,比不上楚旺一斜街”“日进斗金”之说。楚旺悠久的文化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原文化发展的沃土,孕育出跑秧歌这一颇具特色、魅力四射的民间文化,并使之不断的传承光大,逐步完成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
内黄县楚旺镇跑秧歌是中国北方众多社火秧歌的一种,它在表演时以跑阵势为主,故得名跑秧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吸取了当地民间的音乐、舞蹈、民歌演唱等多种艺术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间歌舞艺术。一支秧歌队有三十人左右组成,由指挥、探马队、崩杆、门旗、乐队等组成。跑秧歌的表演以跑阵势为主,阵势形式丰富多彩,主要以八卦阵、三皇套日、迷魂阵改八卦阵、五星高照、珍珠倒卷帘等为主,中间穿插即兴编唱的小曲,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
二、历史考证
内黄县楚旺镇跑秧歌主要盛行于豫北,其影响力辐射到鲁西、晋东、冀南。根据口述传说可知跑秧歌历史悠久,产生于宋末元初,发展完善于明清及民国时期,但因历代封建统治者出于阶级偏见,视秧歌为民间俗物,登不得大雅之堂,亦不肯载入史册。因而对于它的源流和演变过程,只能根据民间传说和近代的点滴文字记载,以及秧歌本身所遗留下来的历史痕迹加以分析考证。
(一)、从古代的“迎神赛会”到秧歌队的“祭神拜庙”。
《柳边纪略》对秧歌有详细记载。当时秧歌领头者手持旱伞,旦、丑二人“一副架”。“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又三四人扮参军,各持尺许两圆木,戛击相对舞。而扮一持伞灯卖膏药者前导,旁以锣鼓和之。舞毕乃歌,歌毕更舞,达且乃已”。跑秧歌是在秧歌的基础之上,将阵势融入舞中,更显磅礴的气势和威武的场面。根据大量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民间有“赛社”和“赛会”的祭祀活动。其中“赛社”是周代十二腊祭的一种遗俗,即农事完毕后,陈酒食以祭田神,相与饮酒作乐 [见高承《事物纪原》卷八“赛神”]。“赛会”是古代用仪仗、鼓乐、杂戏迎神出庙,游街串巷。王明清〈挥尘前录〉卷四中载“[李定]文亦奇,欲予赛神会”句。 无论“赛社”、“赛会”也好它既在民间流行,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必然加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内容,逐步由单纯娱神变为娱人的活动据历代相传,内黄县楚旺镇跑秧歌正是由古代民间祭祀活动演变而来。当初只是用祈祷神灵禳瘟祛疫,保佑五谷丰登的歌舞活动。直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乡村闹秧歌,仍保留有祭神拜庙的传统习惯,而且还有一套完整的仪式和规矩。即每年春节之后,秧歌队出场的第一天,先由跑秧歌的有威望老人领上到村外祭祀“田神”、“风神”、“雨神”、“河神”,并朝拜大大小小的庙宇。所有参与闹秧歌的男女装扮起来跪在地上,由伞头编唱祭歌。祈求神灵保佑全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 从祭祀中的“傩舞”到秧歌队中的“跑阵势”
据《吕氏春秋 季冬》有“命有司大傩”句。高诱在注释时说:“大傩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这里所说的“大傩”即“傩舞”,原是古代驱疫逐鬼的祭祀性舞蹈活动。源于原始巫舞。至汉代时,宫庭大傩舞颇为盛大,有“方相舞”、“十二神舞”等各目。舞者头带假面,手执干戚等兵器,表现驱鬼捉鬼的内容。内黄县楚旺镇的跑秧歌经过几百年的传承,保持传统跑秧歌。
(三)从固定的“祭歌”到即兴编唱的“秧歌”
在我国古代,民间大型的迎神赛会活动中所唱祭歌,一般都是固定的歌词,《诗经》“周颂”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春夏祈谷、秋冬报赛(答谢神佑)的祭歌,其中写到当时农业生产的情况和规模,如《臣工》、《丰年》、《载芟》、《良耜》等章。这些祈祷祭歌虽经宫庭乐师整理、编纂,但原先却当初唱祭歌的人只要背会这些祭词即可。但当这种单纯祭祀性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娱乐性的民间歌舞活动之后,原来的祭歌无论内容上、数量上就远远不能适应了,需得依据具体场合,具体时间临时编唱相应的歌词,这就出现了即兴编词的的演以及根据传统剧目改编的经典剧目等。从性质上讲与唱祭歌者已完全不同,但仍保留了唱祭歌者的若干特点,诸如他的代表性、权力性、演唱风格、内容等等。即兴编唱是跑秧歌的显著特点,在某种特定的历史背景、具体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中演员们根据日常生活、农耕劳作以及婚丧嫁娶等内容即兴编唱。演唱时所使用的语言,基本是以方言为基础,其主要特点是通俗明快,自然流畅,雅俗共赏。
三、跑秧歌的传说
跑秧歌起源的准确年代目前暂无文字可考。据老艺人代代传说,始于宋末元初,宋徽宗在位时期是北宋王朝最腐朽黑暗的时期。众多的农民倾家荡产无以为生,纷纷起义反抗暴政。其间以方腊、宋江先后领导的农民起义影响最大,并迅速的波及全国,当时楚旺一位姓柴的将军通晓战术尤其是三国里的战术,但当时政治黑暗,民不聊生,他不受重用,无法施展抱负,为了唤起民众的斗志,他将各种战术巧妙的与宗庙祭祀融合,跑阵势首次以表演的形式登台亮相。直至元初社会安定,国富民安,人门将秧歌与各种战术结合起来,形成了跑秧歌的雏形。清光绪年间趋于完善,跑秧歌艺人柴国栋将各种阵势与三国的人物角色结合起来,跑阵势中开始出现诸葛亮、刘备等性格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跑秧歌日趋臻美。
跑秧歌以内黄为中心,辐射鲁西、晋东、冀南特别是豫北等地,几百年来它历经了狂风暴雨能生存于此,发展在此,可见有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在抗战时期、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吸引了大批观众,给政府做了有利宣传,至今跑秧歌每年尚能演出十多场,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跑秧歌,建设和谐文化,促进社对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素质,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都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