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调研共享单车,让文明照亮共享之路

2018-01-02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海螺小巷单车

近几年,共享单车的身影逐渐走入大众的视线。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单车租赁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单车租赁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0.54亿元,用户规模已经有425.16万人,预计到2019年,中国单车租赁市场规模将上升至1.63亿元,用户规模将达1026.15万人。与共享单车带来的巨大优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快速发展所导致的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损毁情况严重、乱停乱放等现象。

日前,四川农业大学海螺团队的成员针对共享单车投放率、损坏率、公民使用情况等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在活动结束时将所得数据结果反映给ofo等共享单车公司,为其管理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共享单车损坏情况严重,报修情况严峻

四川农业大学海螺团队的成员主要对天府广场附近的共享单车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团队成员兵分几路,分别同时进行采访、报修,扶车三个项目。

采访组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分别从共享单车使用频率、损坏率、使用感受、报修情况等方面进行访问;报修组主要在共享单车投放处检查共享单车损毁情况,并对损毁严重的单车进行报修;扶车组主要在天府广场附近的小巷中查看共享单车的停放情况,并将摆放混乱、倒放在地的共享单车摆放整齐。

天府广场附近人流量大,共享单车的投放数量也很多,以便市民及游客使用。在离天府广场不远处的四川省图书馆前也停放着大量共享单车,从远处看去,省图书馆前的共享单车数量多且摆放得井然有序。待走近观察,发现几乎每辆共享单车都惨遭小广告的“蹂躏”,各类小广告见缝插针地贴在单车的各个部位,其中一些小广告几乎快要将二维码遮住。除此之外,许多单车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由于是露天放置,单车车身生锈的状况也较为严重。

“请问您平时使用共享单车的次数多吗?有没有碰见过损毁的单车,碰见这类单车又是怎么处理的呢?”“平时在学校时,共享单车的使用频率还是很高的,许多共享单车都有这儿或那儿的损坏,如果碰到实在没办法使用的单车,那就换一辆呀。”时值假日,天府广场附近有许多游玩的大学生,从他们的口中得知:共享单车的损坏现象很普遍,但主动报修的人却少之又少。

小巷调研,不文明现象比比皆是

随后,团队成员沿街走到附近的小巷中。小巷中的共享单车也不在少数,但其摆放状况比省图书馆前的单车摆放情况差很多。零零散散、七七八八地散放在街道各处,更有的直接“横躺”在人行道中央。根据这些场景,视频组成员决定就地取材,在此地拍摄宣传视频。团队成员充当演员,将平时生活中不文明的现象用较为夸张的方式表演出来,例如停放单车粗鲁,见到倒地的共享单车不扶等现象。

小巷与百米之外的天府广场有着截然不同的情景,天府广场上游人如织,小巷却享受着难得的安静。不过海螺团队在拍摄视频的过程中,吸引了不少市民们驻足观看。

“你们都是大学生吧,这些自行车一天到晚乱停乱放,把人行道都挡完了,还有那些摆在路中间的单车,也没有人管。”这是路边便利店里的一位老爷爷对海螺团队所讲述的情况。确实,正如老爷爷所说,人们对于这些乱摆乱放的共享单车,仿佛已经司空见惯,大多数都视若无睹,绕道而行。

共享的底色是文明

共享单车的使用在成都等地区已基本普遍,但其管理方面确实有待完善。海螺团队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不文明使用现象,并已向ofo等共享单车公司反映。另外,针对日晒雨淋对于共享单车的损坏,海螺团队中来自建筑及城乡规划专业的队员将为其设计专门的停放点,以尽可能减少自然条件对于共享单车的损坏。

共享单车的普及是对公民素质的考验,享骑行,共文明,海螺已经在路上。

(供稿:中國青年网)

猜你喜欢

海螺小巷单车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海螺
海螺与鲸鱼
Rough Ride
小巷
秋痕
数学中的“小海螺”
单车三人
便士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