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银塘村走一走看一看
2018-01-02红裳
红裳
银塘村位于在九龙江北溪下游江畔,这里依山傍水,农田绕村,是早时沿江入潭内主要行人道的起点。因村临水近江,常受水患,智慧的先人以地造理,把村庄布局成木筏形。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浦地收一冬,三年吃不空”,为闻名的“粮果之乡”,居者安享乐业,生活美好,素有“金、银、玉、碧”四宝之一的美称。(金曰金沙,银曰银塘,玉曰玉兰,碧曰碧溪。据查考这些地名雅称纯指富裕之村而言。)银塘开基甚早,历史悠久。村里有明宋时期构筑的“赵氏宗祠崇本堂”大宗祠堂和小宗祠堂及佛庵多处。
现在我们来到了“日新楼”, 大家可以看到面前这高高的城门,这城门是用巨大条石筑成的,宽约3.4米,可供人骑马瞭望。古堡居中有一条街道,街道两旁是错落有致的古老民居,这些房子各有前、中、后三进落,是不可多得的宋代风格古建筑。等会儿我们还要过去“千秋楼”和“安庆楼”,这两座楼的结构布局与“日新楼”基本一致,面积各有八九千平方米。“安庆楼”的城门现已经坍塌,只剩残垣。
村里居住着宋末皇族繁衍在此的赵氏嫡裔。据史志记载,第一批来闽南隐居的宋代皇族成员名叫赵与仿,是宋太祖第四子赵德芳的第十一世孙,他率领一家老小于南宋理宗年间(1225~1264)由南宁宝庆入闽迁漳,迄今有700多年历史。当年皇族的后代早已成了普通村民,他们荷锄担犁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选择如此偏僻之地做安家之所呢?我们接下来要去的赵氏宗祠崇本堂里会有答案。
这儿就是赵氏宗祠崇本堂,在银塘村的西南侧,系明举进士长史大夫赵德懋(宋太祖第二十二代孙)告老还乡后,捐地并筹钱创建而成的。始建于明万历壬寅年(1602),落成于明万历丙午年(1606),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原貌仍然完好。分别于1995年和2013年被列为县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让我们一起走近赵氏宗祠,来了解一下关于它耐人寻味的故事吧。
好,现在我们站立的位置是祠堂前的大石埕,大家可以看到这里竖立着七座石旗杆,这是明清各代赵氏族裔科举士子出仕回乡祭祖立下的。
崇本堂坐西向东,西向甲子山,东对吴田尖。祠前临潭,祠堂正面开阔平坦,庙基宽12.98米,深29.99米,总建筑面积750平方米,为两进燕尾属脊悬山顶式建筑,由前厅、天井、两长廊和正堂组成。其建筑结构独特,不同凡响。据其地形为“鼋”,构形颇具其体,左右边墙不设耳门,并且中间宽度大于前后宽度50公分。主体建筑的外面,前后各有两条圆弧形的小路,为“鼋”的四只脚。这在古代建筑风格中比较少见。
请往上看,祠堂前厅大门上悬挂金字横匾,上书“赵氏祖庙”四个大字。对联:“崇源联泳,远绍祖泽,世世继继承承;本固枝繁,播衍宗裔,代代绵绵奕奕”, 诉说着一个家族文化的源流和厚重。前厅前廊条石铺地,墙裙也是素面条石,隔墙部位是锦地纹灰饰彩画。两侧墙上各有一幅火珠麒麟图石板浮雕,时隔多年,仍不失庄严威武的气势。明间开三门,边门制安隔扇,大门为板门,门前有一对螺纹青石抱鼓,好,现在请大家跨过这高高的门槛,进到里邊。
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玉蝶传芳”红匾,“玉蝶”是皇家祖谱的意思。我们再回头看一下,相对梁上还有个“父子兄弟进士”匾。 宗祠内今尚藏有自宋沿袭至清的《赵氏族谱》七部,又称“皇家玉牒”,整部族谱实际上是用家族史的手法勾勒的一部皇族从贵胄到庶民的自撰史。据《赵氏族谱》记载:“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赵德芳,封秦王,子孙世居汴京。传到八世孙赵伯述,随高宗南渡迁都临安,居官七十余年。伯述子师浩。师浩生二子:希庠、希裔奉朝命入闽居。希庠鉴于宋日削弱,元愈猖獗,欲为存祀宁宗之计,于理宗二年令其子与仿择北溪九龙里之银塘居焉。”可见他们来此隐居,是一种政治应变措施。 银塘赵氏果然因地偏僻,幸免于难。与仿为银塘赵氏始祖,迄今700余年,历25世,蔚为大族,人才辈出。古时出过举人15人,进士7人,文魁、贡元等众多,出现了“父子兄弟进士”的盛景。而后大中专院校毕业的200多名人才,分赴党政、教育、科技等系统,为祖国做贡献,为银塘添光彩。
大家看看我们是不是站在一个凸起的浮台上?这个浮台结构有玄机,浮台中心有一个约2平方米的方形小天井,深近50公分,浮台四周水沟各有一个排水孔,把水引入小天井,这寓意四方进财。水最后是从前殿的一条暗沟排出的。小天井用长形石板做盖,其中七条可以拆装,便于清除杂物,最中间的一条是活动的,人一踏上去,石板就会摇动,并发出“卿崆”的声响。大家可以站上去试一试哦。为什么要这么设置呢?请大家找一找边门在哪里,对了,没有边门。据赵氏后人介绍,这样的设置是有深意的。因为宗祠的整个造型贯穿着“鼋”的意念,要保持圆弧形,所以不设边门。但恐子孙后代聋哑,故设此装置避之。可见用心良苦。
请大家再抬头往上看,我们可以看到屋面覆盖的是板瓦,出挑较深,举折曲线柔和;正脊为燕尾脊,两进正脊均保留陶质鳌鱼吻,脊堵内剪粘花草脊饰,均为明清时期原物,仍然色彩斑斓,具有浓烈的民间艺术韵味。
接下来我们参观一下主堂。主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堂上高挂 “崇本堂” 金字巨匾,两旁木柱镌刻一副金字楹联“宋南宝庆入闽漳远绍三百年祖泽,溪北银塘由汴浙重光二十四代宗坊”,表达了银塘赵族历史沧桑的文化。堂前为拜亭,堂后隔屏为祀龛。
宗祠金柱均为木柱,略有收分,下置石柱础,柱头或为莲花状,或为花篮状。宗祠梁架为穿斗抬梁混合式,拱梁交错,雕刻精细,装饰精美。梁架间制安透雕戏曲人物图、龙凤、狮像、花鸟及飞天像等,层叠巧妙,惟妙惟肖,题材丰富,寓意深刻。
现在大家看到的,正中梁上的这块“王门宠赐”荣匾是明皇赐予的。梁间还有历代为臣的“进士”“贡元”“文魁”“亚魁” 等15幅匾额。堂上供奉的18位宋代皇帝御像是从《赵氏族谱》精心临摹出来的。
好,现在我们又回到了崇本堂门前的大石埕。在宗祠右侧,有赵希庠等8位历史人物的石雕像,左侧,有宋朝风格的长廊。 这里正在建设一个宋朝文化公园。大家可以自由参观拍照。30分钟后在这里集合,我们前往九龙潭。
现在,我利用路上的一点时间给大家介绍九龙潭。龙潭,也称九龙潭、漫潭,位于银塘村北部。九龙江北溪发源于漳平、龙岩,自漳平岭头流经华安的百余里间,滩濑错落,水势湍急。到此则水流渐缓,滞蓄为潭。龙潭两岸青山绿树与江边摩崖雕刻相互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长画卷。关于潭内江岸“十八景”的传记和传说美不胜收。龙潭久负盛名。明崇祯年间,地理学家徐霞客入闽游此,将龙潭载入《徐霞客游记》,极写龙潭的水石之胜。明吏部主事陈天定在其著作《北溪记胜》中亦描绘过龙潭。清诗人王有嘉有诗句“山合千林黑,江空一水澄”描写此处美景。《中国名胜词典》也以“龙潭”条目载入。
潭口山峰巍峨,古木争挺,据传这里是当年唐陈元光将军的用兵处,军营揭鸿寨遗址今还在。让我们从潭口逆流而上,一起欣赏一下它美在何处吧。
瞧,这里有一块大岩石兀立潭际,上刻有“断石渔灯”四字。据传,宋人赵玳麓公在此石刻八字“断石渔灯,引人入胜”,石原在岩顶,后滚落于此。刻字半为沙土掩没,仅余“断石渔灯”四字。而关于“断石渔灯”,还有个传说。从前有一樵夫在山上砍柴,忽然听见近处树鸟怪叫着“断石,断石”几声,还没反应过来,只听得“轰”的一声,一块断裂巨石从山上滚落下來,把江边渔舟压在底下,石型巧似渔灯,因此名“断石渔灯”。古时,渔船如果在断石下夜泊,第二天捕渔,网网不空,而且经常网到大鱼,所以,渔家竞相在断石下夜泊,每逢夜幕降临,断石之下星星渔灯,绕石而起,明灭闪烁,点缀潭中。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块石碑即“贰守一我罗公喜雨碑”。由于传说有九龙昼夜在龙潭嬉戏,而龙能行云播雨,所以古代遇到干旱,官民就到龙潭祈雨,方圆百里的人们对龙潭都充满了景仰。明万历壬寅年(1602)夏天,久旱不雨,禾田龟裂,百姓渴望甘霖,龙溪副太守罗一我为百姓到龙潭祈雨,仪式拜祭未完,即雨如倾盆,百姓感念罗公恩德,为之立碑,近百字的碑文乃是纪念罗公为民求雨的功德。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修路记碑文,相传这里原有一座石矶亭,又名“龙亭”,亭柱刻一副对联,上联是长史大夫书刻“昂首高山留趾跡”,下联乃明天啟进士赵怀玉增刻“问流活水道源头”。此亭为明长史大夫赵德懋所建,赵德懋致仕归隐后,因龙潭路窄难行,上有悬崖峭壁,下有百尺深渊,行人出入其间,危难重重,险象环生,他带领村众凿山劈石,开辟了龙潭路,并建一龙亭,欲压住龙脉,也作为行人歇脚休息之处。亭子已因修建铁路拆掉。大家看一下石刻下面的这两棵树,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对了,一青一红,而且,最神奇的是,在不同季节,颜色是互相交替的,人们称之为“龙眼睛”。
大家看见了吗?前面石壁上有五个大字,是“九龙戏江处”。相传为赵德懋书刻,笔力雄健,苍劲潇洒。据《龙溪县志》记载,“梁大同六年,有九龙昼夜戏于此,盖龙溪之所由名”,故江曰“九龙江”,潭称“九龙潭”,龙溪县也因此而立名。
朋友们快看,前面绿树掩映中的那块大岩石就是“石观音”,这块岩石有十多米高,俨然一尊观音佛祖临江屹立,她仿佛头饰纱巾,身披碧纱,左手执瓶,形神毕肖。在此题刻“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的是“龙江主人赵怀玉”。相传在石观音后面山上有古 “山学堂”,相传在山学读书,因清静幽雅,学生能专心致志学习,结果在乡试时,十二名学生中十三名秀才,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有一名伙夫也考上了。
龙潭佳景,水色山光。两岸布满各种奇形怪状岩石,形态绝妙,有居山临下的“石蟾蜍”,有漂浮江面的“石乌纱帽”,有兀立山顶的“石猫头鹰”,还有“石磨” “石棺材”“石鸡母”“石吐龙舌”等,俱属因形得名,可惜有些已难觅踪迹。崖壁上也曾有很多石刻,如“龙潭”“中流砥柱”“月到风来”“潭影宜人心”等,富于诗情画意,给龙潭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但因风吹雨打,字迹多风化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