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溪窑

2018-01-02陈海容

闽南风 2018年12期
关键词:窑炉窑址漳州

陈海容

“万里海丝路,十里东溪窑。”这儿是华安县高安镇参观东溪窑古窑址。

说起华安东溪窑,可谓是名扬海内外,作为外销瓷器,它一路飘洋过海,见证了四个多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在故宫博物院、中国博物馆、台湾故宫博物馆及荷兰、英国等19个国外大型博物院(馆)均收藏有华安东溪窑陶瓷藏品。今天,我带领大家一起参观东溪窑,一起来解读它的身世之谜、窑址之多、漳窑之美以及兴衰之秘四大引人瞩目之处。

身世之谜

漳窑的身世,曾经是一大谜云,困惑了许多的漳窑爱好者,甚至是故宫博物院的考古专家们。

早在多年前,一种白釉冰裂纹的米色瓷器引起陶瓷界的广泛关注,这些釉面白中泛黄古朴典雅的瓷器,被称为“米黄釉”,却无人知道它的产地。在《闽书》《漳州什记》等有“龙溪东溪窑”“漳州东溪窑”记载,《福建通志》明确记载:“漳窑在漳州”。人们大概可以猜测漳窑在龙溪东溪。但是古龙溪地域广阔,而且漳州有不少地方叫东溪。从建国初起文物界专家在漳州寻找了几十年,包括故宫博物院古瓷鉴定专家耿宝昌等人赴漳州郭坑、石码等地查找,都找不到具体窑址和产地。在漳州地区,有的叫东溪的地方根本没有烧窑,有的查无漳窑出土器物,因此一直无法确定漳窑地址。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在华安县高安镇发现东溪窑遗址,这一发现填补了“漳窑”史料空白。当时,高安镇文化站工作人员邹财金是东溪窑址较早的发现者与守护者,他见证了窑址的“横空出世”。当时,邹财金从父亲的口中听到东溪头有烧窑的遗址,便徒步4个多小时到东溪实地寻找,也从此与东溪窑结下不解之缘。

华安东溪古窑址被发现之后,立即引起国内史学界专家和文物考古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从此翻开了“漳窑”研究的新篇章。从20世纪80年代起,考古界专家学者们先后20 多次沿归德溪下游到东溪头及其支流虾形溪和白叶坂一带实地勘察,考察22 处地点,发现窑址15 处。就这样,东溪窑从“躲在深闺无人识”,到“千呼万唤始出来”,随着专家学者深入实地考察研讨,华安东溪窑的真实面貌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

窑址之多

到了东溪窑窑址,就能看到当时烧制漳窑的遗址。据传东溪窑场曾经有十里百窑,规模约10平方公里,分布面积广,数量多。很幸运的是,东溪窑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古窑址还基本保持原始风貌,所以今天我们才有幸得以一睹窑址,感受当年那“千百水碓、漫野窑烟”的烧窑盛况。

现存的漳窑遗址包括马饭坑、牛寮、后坑辽、水尾、上虾形、吊拱、崩爿湖、扫帚石、洪门坑、橄榄坑、白叶坂等窑炉遗迹。2012年9月,东溪窑遗址被国家文物局批准列入“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其中,上虾形、马饭坑和扫帚石三处遗址点经国家和省文物部门的审核确定为“申遗”代表作。现在,我重点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三处遗址:

上虾形窑址位于华安县高安镇三洋村下东溪。这座窑窑头被破坏,为横室阶级窑遗迹,总长大约20米,残存有六间密室和一间出烟室,窑室内宽5.7米,进深2.75米,出烟室进深0.4米, 前后窑室之间是双层隔墙,厚度0.78 -1.2米, 两墙间隔0.15 - 0.25米;窑室两侧均开有窑门,窑墙外筑有平面弧形的护窑墙。每间窑室均为独立起券,残存窑墙最高约3米。窑底斜坡式、放置“M”形匣钵,每室放置九排匣钵,每排22个。窑室外均有近似半圆形的护窑墙。现窑炉裸露,基本保存原貌。

马饭坑窑址位于归德溪的东岸山坡上,现发掘的两座横室阶级窑遗迹与上虾形窑址基本相同,窑炉遗存可分为三期,从烧制时间前后可分为Y1、Y2、Y3。三座窑炉先后是Y2打破Y1,Y3打破Y2,每个窑室均独立起券,马饭坑窑址Y1的残长约20米,窑室内宽6.5米、进深2.75 米,残存窑壁最高处0.72米。窑门宽0.4米,护窑墙仅存基底,出烟室与窑炉等宽。 Y2保存有较完整的窑头遗迹,平均分为4间火膛,隔墙厚1米,每室放置十排匣钵,每排25个。前端底部均有燃烧沟,沟宽0.35米、深0.2米,后部有16个通火孔,孔宽0.13-0.2米,高0.27米。窑底斜坡式,窑室两边有护窑墙,窑炉放置成排的窑砖和匣钵。

扫帚石窑址所在地山麓的扫帚石坪地,遗址面积约19.46公顷,窑炉建造在溪边的山坡上,窑炉斜长10.8米,宽1-1.15米,窑底坡度约15度,火膛保存较好,护墙残高1.55米,窑室顶部已坍,窑墙残高0.25-0.95米,窑墙用单砖平铺错缝砌筑,东侧窑墙留有一门,宽0.6米、高1.2米,窑墙上还有三个投柴孔,窑室底部有四阶,各阶均为平底,放置平底匣钵。

通过这些窑址可以证实,东溪窑是迄今为止能找到漳窑的唯一窑口。

漳窑之美

东溪窑瓷具有相当高超的艺术造诣,其作品更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多样性,生活器皿、雅玩供品、人物塑像等品类丰富,其造型设计、工艺技法、色彩装饰,充分体现了当时漳州地区民间制陶业的工艺水平。从目前调查情况来看,东溪窑生产规模之大,产品种类之多,作品质量之优,乃明清时期“漳州窑业”之最,其精品在国内外博物馆、艺术馆均有珍藏,堪为中国名瓷之列。

漳窑瓷器和其它窑口生产的瓷器相比,它的精美之处在哪里呢?经本省考古专家、上海文物南店、南京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古瓷鉴定专家鉴定一致认为,漳瓷白釉米色器有其它窑口无法仿制的特点:(1)釉色米黄,或偏白,或带淡褐,或施钴蓝色、草绿色釉;(2)开小冰裂纹,其细微可如芝麻大小;(3)胎体较厚,胎质硬;(4)器物有摆设品与日常生活用品,摆设品以米黄色居多;(5)造型简练,多以直线,弧线一条到底;(6)器物以摆设器居多。所以,东溪窑声名远扬,也深深地嵌入了器物之中,如“东溪双耳络子樽”“绿东溪石榴樽”“三足二耳东溪炉”成为贡品,也是东溪窑的代表作。

兴衰之秘

漳州米黄釉瓷为何明中期突然兴起,经专家考证,有以下几大原因:一是明中叶以后,漳州的经济开始冲破自给自足的狭小生产方式,逐渐由自给经济转变为贸易经济,农副业生产日益扩大,社会分工进一步精细化,手工业进入了突飞猛进的时期,如牙雕、铜器、锡器、桃珠、石雕、竹器等都极盛一时。二是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发展。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生活安定,崇文风尚、民间艺术、书画艺术盛行,因此漳窑瓷器形美质优,走俏市场。三是16世纪后明清政府对海外贸易政策的有限开放,漳州月港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瓷器與茶叶、丝绢等一起外销的重要商品,迅速发展起来。

东溪窑的衰败,一种说法是清初因福建、广东、浙江沿海抗清政权的存在,清朝厉行海禁,依赖月港而外销的漳窑瓷器,因外销渠道受阻而衰落。另一种说法是同治年间的太平天国运动可能有部分窑工参加太平军或太平军曾在此活动,窑场被清军围剿,人散窑停;还有一种说法是清代中后期,由于市场对漳窑的大量需求,窑工生产因量大而不甚工巧,逐渐被其它窑瓷所替代。民间还有一种传说,清代东溪窑在鼎盛时期,同时搭3座戏台演社戏,由于突然天降大雨,每户人家拿出一件棕蓑盖在戏台顶蓬上,社戏如期开演。由于闽南语“衰”“蓑”同音,后来东溪窑衰败,有好事者说是因为戏台顶蓬盖蓑衣,才导致东溪窑衰败。当然,民间传说不足为信,不过这个传说却能看出东溪古窑业的兴盛。

走完华安东溪窑,我们不仅感受到当时陶瓷业生产经营的空前盛景,了解它在“海丝”的地位和作用,近距离触摸和感悟历史,还能欣赏到美丽的漳窑瓷器,可谓一举数得。

猜你喜欢

窑炉窑址漳州
情调漳州
林语堂的漳州情结
漳州的水
河南荥阳市一碳素厂窑炉坍塌 致3人死亡3人受伤
寻梦“海丝”:多元参与助推漳州市古窑址保护策略探析
行业首条“负离子生态石”宽体窑在恩平点火
科达承建561 m最长抛釉砖窑炉顺利投产
辽宁辽阳冮官屯窑址完成考古发掘
关于窑炉节能的答疑
磁灶窑及其外销执壶的器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