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尝试
2018-01-02白雪艺兰
白雪艺兰
【摘 要】音乐教学如何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音乐的魅力,逐渐培养自己对于音乐的兴趣,有效地了解音乐知识与乐器种类,掌握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教师应该着重关注与考量的,本文通过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元感官联动,使音乐教学呈现出良好的互动性、参与性和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音乐教学;核心素养;启示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2-0168-01
一、多元感官联动 创新音乐课教学
在《雪绒花》的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元感官联动的教学形式,在课堂的导入上,采用轻松愉悦的方式体现音乐元素。如可以边听音乐边表演,通过动作将学生的想象带到雪花飞舞的冬季,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来到了冬季,自己在飞舞的雪花中自由嬉戏,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学们兴致高涨。
在学唱阶段,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节奏和旋律,可以让他们借助手势打节拍。手势教学不仅能够带动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身体运动,同时更容易使学生明白与掌握。为了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通过跺脚、拍手完成一组旋律的练习。声音、运动、听觉等多个感官的共同使用,促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歌曲的旋律与节拍,印象更为深刻。
学生掌握了旋律和节奏后,让学生学会唱歌,明白情感才是一首歌曲的灵魂,只有真挚的感情,才可无招胜有招,化腐朽为神奇。在进行演唱的时候,首先要以培养真挚的情感、强烈的自信为基础,辅以正确的动作、合理的气息以及优美的旋律,把歌曲的艺术内涵完整的表现出来。在表演时要把演唱的技巧与饱满的情感完美结合,才能较好的体现音乐的艺术含义。
二、“教、学、做”合一 强化音乐体验
(一)重视音乐听觉体验。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而听觉体验则是音乐学习的基础,也是整个音乐审美体验的基础。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听觉艺术的角度去理解音乐,感悟音乐。在学生聆听音乐的时候,体验音乐中的情感,这也为我们培养学生良好地音乐聆听习惯奠定了良好地基础。
(二)强化音乐情感体验。我们在强调音乐聆听的同时,也要将学生的情感体验深人进去。在教学中,要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效应,激发学生的情感来体会“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目的,达到审美体验的功效。
(三)加强音乐创造体验。在音乐教学活动实践中,教师要创设活泼、生动的音乐情景,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多种音乐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表现。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律动,并全身心的投人到音乐中去,参与到音乐中来,从而培养及加强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最终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表现音乐。
(四)丰富音乐联想,创造探索体验。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生动、形象、有趣的图片、语言、故事等,为学生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搭起一座联想和想象的桥梁;也可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画进行联想活动,进而去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体会。
让学生在视听、情感、创造、联想探索音乐方面,充分将自己的想象力、表现力展现出来,在多元化感官联动音乐教学中得到适时发展,从而通过自己的自主想象、探索、研究,完善自我,突破自我。
三、提高学生音乐的学习兴趣
(一)视觉体验激发音乐欣赏的兴趣。人们往往对自己亲眼所见的事物印象深刻,音乐欣赏也不例外。相信大家都有类似的经验,同样一首音乐作品,一个是交响乐的形式演出,另一个是以舞台剧的形式演出,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观赏后者,因为后者不仅可以听,还可以有视觉上的体验。视觉的参与可以帮助学生构筑想象的空间。如果说“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那么“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和形象。学生在欣赏作品时,当音乐与其所表现的情绪、内容相关的具象画面结合出现时,生动活泼的画面会使原来只是声音而较为虚化的音乐内容的生活气息更为具体化,使学生对音乐更易于接受。
(二)肢体感受是音乐欣赏的有效途径。艺术的种类分为动与静两大类。音响的流动是随着时间的流动而开始、进行、消失,各种音乐要素都是在时间过程中体现。音乐是通过时间表现的艺术,人们在品味音乐时,除了运用听觉器官外,运动器官也有参与欣赏活动,我们的手脚和身体会不自觉地随着音乐节奏而不断运动、在与音乐的律动中感觉到音乐的美和巨大感染力。在音乐教学中,合着音乐的节拍进行手脚和身体律动,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使他们学习音乐的的兴趣大幅提升。
(三)多元化感官联动教学模式需要有效运作。好的实验项目,需要在实施过程中按要求进行操作,充分利用互动来进行教学模式的有效操作及运作保证。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此教学方法的操作性是否合理,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注意情感互动,不仅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精神和创新的品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美的要求和音乐的審美能力。
音乐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而运用多元感官联动的方式可以大幅提升实现大学音乐教学的效率,体现学生在音乐教学的主体性。回归艺术本质的科学方式,不仅使音乐课堂丰富多彩,也能够更深层次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