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萧何一生顾全兴汉大局

2018-01-02刘兆伟刘北芦

共产党员·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汉王萧何大局

刘兆伟 刘北芦

据《史记》《汉书》载,萧何原为沛县一文吏,与亭长刘邦友善,后辅佐起义的刘邦。无论刘邦队伍在草创之际,还是任何危急之秋,在许多将士动摇甚至逃跑之时,萧何一贯顾全大局,维护大局,忠心耿耿,别无二志。公元前202年,刘邦消灭了项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汉王朝,天下始定。成为皇帝后的刘邦史称“汉高祖”。

《史记·萧相国世家》《汉书·萧何列传》载,刘邦即皇帝位,论功行赏时,群臣争功。但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功臣们都说:我们这些战将,披坚执锐,多者打过百余仗,少者几十仗,攻城池,夺地盘,拼死杀敌,身上伤痕累累。而萧何没有汗马之劳,只凭舞文弄墨,怎么就功劳在我们之上?刘邦说:各位知道打猎吗?诸将军说:知道。刘邦说:打猎时,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现兽的踪迹,指示兽的所在之处,是人啊!诸位将军只是追杀野兽的功狗罢了,而萧何是发现兽之踪迹,指示兽之所在的有功之人。况且诸位随我参战多为一人而已,至多两三人。而萧何整个家族几十人都随我东征西讨,其功岂可忘也!

《史记·高祖本纪》《汉书·高祖本纪》均载有汉高祖在洛阳南宫要群臣谈论其取得天下之原因,项羽失去天下之原因。当高起、王陵讲了汉高祖宽和让利,群臣乐从,项羽嫉贤妒能、不让小利后,汉高祖说:诸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张良、萧何、韩信是天下杰出的人才。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萧何组织兵源,筹措粮草,从无使军队供给困乏;韩信率百万兵,战必胜,攻必取,他们能为我用,所以我取得胜利。而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被我所灭。可见,萧何在兴汉大业中,一切从大局出发,举家子弟参战兴汉。建立汉王朝后,一切为朝廷大局计。

为大局而绸缪,尽心竭力做好幕后事

当项羽九败章邯,消灭了秦的主力部队,攻入关中,刘邦早已捷足先登,占据了咸阳。其下属将领们私下奔走金帛财物之府,将其可分者分之。而萧何无意于金银宝器,而想的是大局大业,其先入秦丞相府、御史府,收取全国地图、账簿、户口簿、税收册、律令书等文献资料,加以整理,以利为兴汉大局所用。后来刘邦与项羽苦战苦斗时,能先掌握天下要塞、险阻、各地人口、税粮情况,以至何地最为贫苦等情况,对统观战争全局、避险图存、转败为胜起到了重要作用。

刘邦在张良等谋臣谏议下,撤出咸阳,以示恭待项羽入主关中。但项羽在谋臣范增的说教下,十分防备刘邦将来再起,于是将其封为汉中王,令其到蜀地就职。项羽同时封秦降将章邯、董翳、司马欣为秦故地的三个王,令其扼守关隘,阻住刘邦出蜀之路。显然,项羽以冠冕堂皇之理由,欲困死刘邦于蜀地。刘邦听封,大怒,认为这是死路一条,欲谋攻项羽。萧何于是劝汉王:即使到偏狭之地做个王,不还是比死要好吗?汉王说:怎么就死了?萧何说:现在我军将士比项羽差得太多,如打起来,将百战百败,不死又能怎样?天给我们的,最终还是我们的。暂时屈就一下,而要取信于天下百姓,這是商汤、周武的圣人做法。所以希望大王到汉中做王,宽缓待民,招请贤达之士,蓄积力量。先取得巴蜀人民的信任,待贤能之士多了,兵强马壮,回兵关中。那时,有了供给军需之后方,就可以与项羽周旋了。汉王恍然大悟,于是到汉中就任,以萧何为丞相。

萧何力荐韩信为大将军,苦口婆心地说服汉王重用韩信,委以重任。韩信受命后出兵定三秦,尔后东渡,转战黄河以北。刘邦亲率大军出函谷关,攻洛阳,与项羽对峙荥阳。而萧何留守巴蜀,奉太子,保前方补给。为此,萧何费尽心血,默默作出诸多努力,使百姓安居乐业,乐于贡献军队、乐于当兵打仗,以使刘邦大军粮草源源不绝地及时得到供给;而每次大战,兵员死伤、逃亡者很多,由于萧何的努力,都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尤其汉王从荥阳逃出时,溃不成军,由于萧何及时送来士卒与粮草,使其即刻重振旗鼓,又能与项羽对峙,乃至最后垓下之战彻底消灭项羽。其中,萧何为了提振前方将士战胜项羽的决心与信心,把自家子弟几十人全部送到战争前线。这对刘邦的队伍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地战胜项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萧何为汉兴大业,顾全大局,为大局而谋划,为大局而尽心竭力,为大局而做好幕后工作,为大局贡献出全家族的丁壮,也正因为此,得到了汉高祖的高度认可,功列第一。

不遗余力,为大局选举人才,留住人才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项梁死后,其侄项羽统率其军,也仅安排韩信为郎中。韩信多次向项羽献策,而不得理睬。当汉王刘邦被项羽逼迫去汉中,韩信逃离项羽而投奔刘邦。初由滕公引见,刘邦拜其为治粟都尉,即粮草官,未予重视。韩信与萧何多次交谈后,萧何深感其为大才,理当重用。汉王大队人马入蜀途中,体会到蜀道的艰险,难于攀援,想到归期无望,于是有些人偷偷跑掉。即使是将军,也有几十人不辞而别,形势十分严峻。此时,韩信认为萧何应该将自己的才能奏报给汉王了,可仍未见被重用的迹象。留此无益,不如趁乱逃之夭夭。于是韩信跑了。《史记·淮阴侯列传》真实、生动地记载了萧何为兴汉大局竭力留住韩信而急于星火的追赶形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萧何一听韩信跑了,来不及报告汉王,也不顾不报告的违规、违礼结果,自己骑马就追。追了一程又一程,终于假汉王命请回来韩信。

而在追韩信时,有人向刘邦报告说:萧何丞相跑了。刘邦大怒,犹如丢了左右手。过了两天,萧何来见汉王,汉王又怒又喜说:你怎么也跑了,什么原因?萧何说:我怎么能跑呢?是去追逃跑者。刘邦说:你追的逃跑者是谁?萧何说:是韩信。刘邦说:逃跑的将军几十个,你都没去追,独追韩信,这其中必定有诈。萧何说:“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即诸将容易得到,而韩信是国家独一无二的栋梁。大王如想在汉中做个王,就不需要用韩信;如想与项羽争天下,非韩信没有可共谋大计者,只看大王怎么决策了。刘邦马上说:我当然想向东争天下,岂能郁闷长居巴蜀?萧何说:大王想东争天下,重用韩信,韩信就能留下。如不重用他,还是要跑掉的。刘邦说:就凭您的看法,拜韩信为将。萧何说:即使拜他为将,他也不会留下。刘邦说:拜他为大将。萧何说:“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于是刘邦下令设坛以礼拜韩信为大将。

韩信得到重用后,与汉王谋划“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策,先安定关中,而后分兵两路东向攻打项羽。从此汉军为之一振,精诚一心,信心十足,战斗力明增暗长。经过五年的攻战、瓦解,终于灭掉了项羽,统一了天下。正如前文所述,汉高祖评价韩信是“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如果没有萧何力荐,力保韩信,兴汉大局走向如何就成了未知数。所以萧何为兴汉大业选举人才、重用人才、留住人才,其功不可没。

《尚书·秦誓》载:“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即一个臣,即使没有什么特殊才能,可他的心很善良,善于包容有技能者,见别人有长处,如同他自己有长处,非常喜悦。别人有圣人的情怀,他就积极学习;别人擅言谈,如同自己擅言谈。这就是包容别人,支持别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保证我子孙黎民福寿安康。这是对天下有利的啊!萧何正是这样宽厚大度包容之官,一切顾全大局。古人认为为忠者莫大于为朝廷荐贤。萧何做到了。其晚年仍小心谨慎地省察自己,唯恐不利于大局,且能防患于未然,坚守一生顾全大局的信念。

猜你喜欢

汉王萧何大局
胸怀大局
萧何为何不愿当头
小瓷碗
好朋友就是相爱相杀
移动互联新探索
准确 高效
汉王科技的变革
笑一笑
汉王的退路已被堵死
萧何“自污”的政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