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节选)》教学设计
2018-01-02赵磊秀
摘 要:本课以“旋其面目”为抓手,带起对河伯“旋其面目”前后的神态和心理变化的分析研读。河伯的神态和心理变化在文中既有直接描写,又有侧面烘托。通过对比诵读,体会文言虚词表情达意的作用,虚词能够展现河伯的心理变化。《秋水(节选)》寓意丰富,由一斑而窥全豹,回归到《秋水》全篇,进而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
关键词:旋其面目;神态心理;环境烘托;文言虚词;寓意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
2.通过品析本文用词的精妙,对比河伯前后的变化,理解课文寓意,了解庄子寓言的特点;
3.明白“有见方有识”的道理,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
【教学重点】
通过品析本文用词的精妙,对比河伯前后的变化,理解课文寓意,了解庄子寓言的特点。
【教学难点】
明白“有见方有识”的道理,学会正确认识自我。
【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参考教科书给文言文加注的方式,借助工具书,为《秋水(节选)》标号的内容加上注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成语导入:朝三暮四 游刃有余 呆若木鸡 沉鱼落雁
2.简介寓言的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
学生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全文,在读的过程中标注把握不准的字音和词义。
三、夯实基础
1.针对字词解释,学生提问,师生交流。
2.解决存在争议的词句:“望洋向若”和“旋其面目”。
明确:“望洋”是连绵词,意为“仰视的样子”,“望洋向若”译为“仰望着面对海神”。结合《古代汉语词典》中“旋”和“面目”的释义,联系本文具体语境,“旋其面目”译为“改变他的面部表情”。
(小结)我们在解释文言字词的时候要善于借助工具书,并根据上下文来选择恰当的义项;如果工具书没有合适的义项,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合理的解释。
3.请一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句读。
四、研读文本
问题一:河伯“旋其面目”前后的神态和心理有什么变化?
(1)学生表演河伯“旋其面目”前后的神态变化,可适当加台词。
(2)学生读河伯“旋其面目”之前的神情和心理的句子。(教师根据情况进行诵读指导)
(3)学生翻译河伯“旋其面目”之后的感叹。
(4)对比诵读,揣摩和体会虚词的作用。
①我之谓也/我之谓 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今我睹子之难穷 ③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
诵读指导:①“我之谓也”语气要和缓,“也”适当拖长,读出河伯对自己狂妄自大的批评;②“难穷也”包含了河伯看到北海浩渺无际时的感慨和自己先前盲目自大的羞愧;③“矣”强调危险性,若河伯不到北海,自己错误的认识得不到纠正,就会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
(小结)文言虚词可以表情达意,这里的三个虚词体现了河伯的情绪,是河伯在思考后进行的感叹,有种过程感,与上文“望洋而叹”的“叹”相呼应。
(5)找出能够侧面烘托河伯神态和心理变化的语句,并进行赏析。
明确:“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写出秋水到来之际,百川灌入黄河,浩浩荡荡,畅通无阻,奔腾澎湃,无比壮观。这里的环境描写侧面烘托出河伯的自大、自负和自夸。
“不见水端”写出了北海的水天相连、浩淼无际;北海给了河伯极大的心理震撼,河伯之前的洋洋得意在北海的茫无际涯面前化为深深的感叹。
(小结)河伯“旋其面目”前后的神情和心理的变化既有直接描写,又有侧面的环境烘托。
问题二:河伯“旋其面目”前后的神态和心理为什么发生变化?
明确:河伯神态和心理发生变化实际上认识上发生了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于:①河伯看到了壮阔的北海,视野开阔了,有感而发,有见方有识;②河伯善于将黄河与北海作比较,在比较中看到自己的不足;③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具有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
(小结)河伯“旋其面目”前后的神态和心理发生变化,是因为他的视野开阔了,意识到自身的渺小与先前的狂妄自大,有见方有识,河伯的认识来自于自己的实践。河伯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河伯先前的妄自尊大和之后的妄自菲薄都不可取,要学会正确认识自我。
问题三:从《秋水(节选)》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略)
五、拓展延伸
1.将课文回归到《秋水》全篇中进行再认识,教师简要介绍《秋水》篇结构内容。选取海神若的话,体悟庄子的观点。
(小结)从《秋水(节选)》中,我们认识到有见方有识以及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回归到《秋水》全篇,我们又了解到小与到是相对的。
2.了解庄子的思想
(结语)《秋水》是庄子人生智慧的表达,也是其人生境界的表现。战国动乱,庄子用其哲学智慧教会人们在无力改变现实的情况下,如何调整心态。庄子的魅力穿越千年,是一堂课所无法穷尽的。希望同学们课外也能读读庄子,同这位智者對话。
六、作业:探究以下成语故事的寓意
庄周梦蝶 东施效颦
七、板书设计
参考文献:
[1]连登岗.《庄子》“望洋”释义辨[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5(3):14-18.
[2]郑晓刚,邓彤.自读课:教什么与怎么教[J].中学语文教学,2010(4):20-25.
[3]朱吴彦.理性的阐辩:庄子《秋水》的解读与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6):9-10.
作者简介:赵磊秀,女,中学一级教师,出生年月:1984年2月,所获学位: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