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媒”为介,有效传导
2018-01-02李志锋
李志锋
摘 要:科技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预示着现代的社会方式在发生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也体现在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运用最广泛的就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正在使课堂教学的方式发生明显的变化。就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来进行分析,探讨研究了适合高中物理教学的方式,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来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期望对物理教学的研究带来帮助,为高中物理课堂带来活力,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物理;教学方式;应用研究
一、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忽视课本知识的传授
多媒体技术以其强烈的感官刺激而具有明显的效果,它能够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对图片、视频等的兴趣来达到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但是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过于华而不实,空有摆设而内涵不足。这部分物理教师更多的是注重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外观体现,而非教学的内容,错误地理解了新课改下教学方式多样化运用的本质目的。过多的外观呈现导致教学中理论知识的匮乏,学生学习不到知识,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也就无从体现。
2.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极易被忽视,所以在新课改的标准下,更多的是倡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呈现。然而,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可能由于在备课上,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以至于在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一味地注重课件的展示,对于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造成有所忽视,不能及时收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反馈,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与主体意识,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变差。此外,部分教师很难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从而造成既难以体现多媒体技术优势,又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可谓得不偿失。
3.忽视与常规教学方式的结合
尽管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但是传统、常规的教学方式仍是不能抛弃的。多媒体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开拓学生的眼界,丰富教学内容方面有非常大的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各个学校对多媒体教学也越来越重视。然而,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来说,是不能够离开常规教学的。多媒体技术能够实现对实验情境的模拟及实验现象的展现,却不能实现学生的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目前的教学方式中,存在着部分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忽视了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方式的结合,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1.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
物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在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中,物理是比较抽象的,学生不仅要具有灵活的头脑,还要具有足够的想象力。而在概念的解释上更为抽象,这些不仅体现在物理课程上,对其他学科来说也是一样,只是物理表现得更为明显。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掌握物理概念是学习好物理的基础,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由此可见,物理概念的重要性。教师在讲解概念时,学生单靠教师简单的文字表述是难以达到深层理解的,要让学生有认知上的意识,建立概念与现象的练习才能实现深入理解概念的目的。教师是不可能把所有的概念现象都真实地展示出来,然而为了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教学情境的方式来将物理概念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例如,在学习“共振”现象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士兵过桥时共振现象,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共振以及共振的影响。
2.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实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探究物理现象
在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是实验教学,高中物理的实验课程又可以细分为课堂演示实验、设计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学生实验等,不同的实验有不同的教学目的,但其实质都是围绕着学生能力的提高展开的。学生实验、探究性实验等这些体现的实际操作性较强,而课堂演示实验更多的是对学生正确操作实验步骤与规则的培训,这些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对实验操作的成功也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视频设备等仪器为学生展示正确的、丰富的教学实验,让学生更好地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学习物理。
3.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习题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整合学习资源
高中物理课业量不仅大,而且难,尤其是进入高三课程的学习后,还伴随着升学的压力,学生普遍接受较为困难。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点,又会在课后布置大量的习题,而这些习题难度大且枯燥无味,学生难以解答出来,教学效率极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可以制作复习课课件,将多媒体用作多功能小黑板,带领学生快速复习教学要点,整合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孙静.高中物理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2]王兢.高中物理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问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