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咀嚼经典 学习方法

2018-01-02卫晓兰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实质主义自然段

卫晓兰

一、分析教材

《拿来主义》是苏教版必修三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这一专题的第三板块“拿来与接纳”的一篇课文。《拿来主义》是鲁迅的杂文代表作之一,具有“犀利幽默”的语言特点,并且善于运用因果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所以学习本文不仅可以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议论文的写作特点,而且可以学习议论文的多种论证方法。

二、分析学情

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已学过议论文,但整体来讲还停留在表面,学生虽对议论文的三大要素有所了解,但是对具体的论证方法还不是很清楚,尤其是先破后立的写法也接触得很少,所以鲁迅先生的这篇议论文就是非常好的学习范例,需要学生好好掌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鲁迅作品及写作背景,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因果论证的写作手法,学习本文“先破后立”的写法,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祖国改革开放国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学习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本文“先破后立”的写法。

四、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尽可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我采用的教法是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引导探究法。

五、课时安排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本课分两个课时进行。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1课时:把握文章思路、结构和观点,重点分析1~7自然段。分析因果论证方法,掌握作者论证的内在逻辑性;明确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着重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分析本文“先破后立”的写法。

第2课时:重点分析8~10自然段,学习并运用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理解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主张的深刻内涵,学会用“拿来主义”的态度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揣摩鲁迅杂文犀利、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作者作品、背景介绍。

(三)合作讨论,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7):揭露批判“送去主义”“送来主义”,提出“拿来主义”的观点。

第二部分(8~9):阐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条件和意义。

(四)重点分析第一部分(1~7自然段)的内容。

1.課文的1~7段中作者提到了几个“主义”?

明确:①闭关主义;②送去主义;③送来主义;④拿来主义。

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看作者如何否定并批判这三种“主义”,分别从实质、做法、后果上进行分析。

(1)闭关主义

实质——明清以来奉行的闭关自守的政策。做法——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后果——大门被枪炮打破(鸦片战争);碰了一串钉子(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2)送去主义

实质——国民政府的卖国政策。做法——只是送出去。后果——亡国灭种,祸延子孙。

①送了什么出去呢?一批古董;几张古画和新画;梅兰芳博士。这里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②而鲁迅先生却把这说成是“也可以算得显出一些进步了”,说明了什么?

明确:反语,讽刺国民党政府在欺世惑众、媚外求荣方面的花招愈演愈烈。

③作者在这里并没有非常直白地将这种后果表述出来。他运用类比手法,讽刺盲目自大者,告诫人们一味“送去”,只能沦为乞丐。即使自己这一辈沦落不到,子孙后代只能讨一些残羹冷炙作奖赏。

(3)送来主义

①在提出这一主义的时候,作者用了三个意思较接近的词语,分别是:“抛来”——把自己不要的东西,抛弃或送人。一般怀有不良动机和蔑视。“抛给”——“给”,是有条件的、有目的的给予,带恶意的输出,同时含有轻视。“送来”——是“抛给”的冠冕说法,是自我的安慰和自我的粉饰。

②做法——英国鸦片,德国废枪炮,法国香粉,美国电影,日本小东西。这些都是:糟粕渣滓、靡靡之音。

实质——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文化侵略。后果——大受其害,对外国文化的一概排斥。

3.总结

因为:闭关主义——实行不通;送去主义——沦为乞丐;送来主义——大受其害。所以:我们要自己来拿。

4.这篇文章的观点到第七小节才提出,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立论,议论文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叫“立”;驳论,可以批驳别人的观点,叫“破”;本文先驳后立(先破后立)。

第二课时:

(五)分析8~9自然段

1.将“大宅子”比作“文化遗产”,大宅子中都有些什么?“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正确对待这些文化遗产的?

立:三种正确的方式

一言以蔽之: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2.对待大宅子这一文化遗产,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错误态度?他们的错误实质是什么?

破:三种错误的态度

作者在论证上,主要采取了两种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破立结合。

3.这两种论证方法各有什么妙处?

比喻论证:形象生动,风趣幽默,将深刻的道理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破立论证:对比深刻,论证严密,使文章的论述无懈可击。

(六)语言特色:犀利、讽刺、幽默。

(七)杂文特点。

1.战斗性与愉悦性;2.论辩性与形象性;3.幽默、讽刺;4.短小精悍。

(八)课堂小结。

猜你喜欢

实质主义自然段
照猫画虎
秋天
新经典主义
例说追及问题的解法归类
都是主义
美丽的秋天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