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让诗词回归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
2018-01-02方庆花
方庆花
摘 要:詩词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白,悲伤、愤懑、思念、洒脱等丰富的情感都能够在简短的诗词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诗词中的文字虽少,但却“内含乾坤”,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学瑰宝。因此,教师必须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促使诗词教学的回归,激发高中生对诗词文化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诗词鉴赏能力。对促使诗词回归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方法进行介绍。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词;有效方法
诗词本身蕴含的文化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每一篇诗词都极具代表性,各位作者的遣词造句能力可谓是“登峰造极”。但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观念下,教师过于追求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使诗词这种应充满情感、人文色彩的文学体裁给高中生留下了“只在考试中有用”的印象。在素质教育下,我们必须要重新审视诗词在智育、德育、美育中发挥的作用,为提升学生对诗词文化的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做好准备。下面,笔者从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尊重高中生的个人情感体验、注重诗词阅读的综合性三个层面,讨论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许多高中生不喜欢学诗词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们与诗词的年代感十分突出,这种时空差异本身便对高中生学习诗词增加了理解难度。但是,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来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解决时空距离,让学生对诗人的生活年代、诗歌的写作背景有更加具体的了解,这就为他们在特定的时代中理解诗人的情感提供了充足的学习资料。
在《离骚》这首诗中,我为学生留了一个课前调查作业:调查屈原的生平,了解《离骚》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了解《离骚》这首诗歌的特点。学生在课后需要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来搜集相应的信息资料,将各个学习网站上有用的资料去粗取精,整理成一份Word文档,或者是制作成PPT课件进行打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料收集情况与信息技术水平来进行选择。这个信息调查活动便为高中生学习《离骚》做好了充足的资料准备,而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在语文课堂上,我在课堂导入环节先播放了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屈原》的纪录片,将高中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语文课堂上。之后,我便组织学生展开了信息共享活动,即我会随机抽取一个学生,让其讲述自己所收集到的关于屈原与《离骚》的资料,其余学生要予以补充说明。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分析《离骚》这首诗歌中蕴含的诗人情感,分析诗歌所特有的“移情”写作手法的时候,便能够降低教学难度。
二、尊重高中生的个人情感解读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高中生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他们的个人经历与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又会让他们在解读诗词内容与诗人情感的时候产生不同的想法,这些看法很可能与教材设定的诗词教学意图出现偏差。对此,教师应该尊重每个高中生,允许高中生对诗词进行个性化思考,尊重每个高中生的思维,逐步培养出一批善于思考、质疑与有独立见解的高中生。
在《孔雀东南飞》这一古诗歌的学习中,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对焦仲卿、刘兰芝的悲剧爱情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在讲到刘兰芝与焦仲卿殉情这个诗歌情节的时候,他在课堂上直接说:“殉情有什么用啊,当初就应该坚定不移地跟刘兰芝在一起,现在这个结局是因为焦仲卿太懦弱,不敢违抗自己的母亲。”当这个学生发声之后,其余学生也蠢蠢欲动,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认为,高中生虽然年龄较小,但是他们还没有完全走出青春期,对爱情有着无穷的好奇心。如果我忽视学生的看法,只专注于分析诗中的主旨与思想,那么很可能会打击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致。但是如何才能将高中生的好奇心与语文教学任务结合在一起呢?我以“造成《孔雀东南飞》这个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为主题,组织高中生展开随即演讲辩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这个辩论活动了,讨论气氛十分热烈。
三、注重诗词阅读的综合性
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收录了许多诗词篇目,这些诗词的作者、内容都不尽相同,但是却有一些诗词存在某种共同点。在提高高中生的诗词鉴赏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综合性阅读,让高中生通过对比、比照等多种综合性的分析活动,加深对每一篇诗词的理解,让高中生更好地了解不同流派的诗词的写作特点,使其学会对诗词进行鉴赏,提高他们的诗词审美能力。
我常常组织学生对某首诗歌进行综合学习。比如,在学习苏轼的《赤壁赋》的时候,我便拓宽了本节课,让学生对苏轼的其他诗词进行拓展学习,从多篇诗词中分析苏轼的诗词写作特点,了解苏轼这位大文豪常用的写作手法,以及他在诗词中常常抒发的情感。而学生也能够在这种综合性的学习中,根据苏轼的生平经历来理解诗词内容,有效提升了他们的诗词鉴赏水平。
总而言之,诗词文化博大精深,教师可以根据自己面对的高中生、某篇诗词内容,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选择创新性的诗词教学方法,让高中生深入“诗”镜,体会诗情,使其对诗词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完成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朱姗.缘情牵念,触摸动机: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J].语文天地(理论综合),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