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地方戏曲主流剧种的生存与发展
2018-01-02詹孝玲
湖北地方戏曲主流剧种有汉剧、楚剧、荆州花鼓戏,它们不仅是长江流域的艺术瑰宝,更是重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主流剧种是湖北地区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及艺术品格,其在中国戏曲历史剧坛上占据重要地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湖北地方戏曲主流剧种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
一、湖北地方戏曲主流剧种及剧团的发展现状
湖北素有“戏剧大省”的美称,底蕴深厚的楚文化孕育了诸多地方戏曲。湖北省现有剧种大约22个,影响力最为深厚的是汉剧、楚剧和荆州花鼓戏;专业地方戏曲艺术表演团体45个,其中1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具备10个地方戏曲剧种,包括东路花鼓戏、郧阳花鼓戏、远安花鼓戏、阳新采茶戏、随州花鼓戏、提琴戏、通城花鼓戏、文曲戏、灯戏和柳子戏等。同时,部分剧种尚未形成专业性的表演团体,但是在民间仍旧进行艺术表演,以民间传承方式发展,如荆河戏、傩戏等。
(一)汉剧
汉剧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湖北省的“省剧”,更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汉剧传统剧目有660余个,多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如《祭风台》《李密投唐》《水擒庞德》《二度梅》《兴汉图》《英雄志》《急子回国》《断桥》《斩窦娥》等,其中以《宇宙锋》等剧的演出最为人称赞。据2016-2017年《湖北省地方戏曲保护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等相关资料统计,对于汉剧剧目的扶持有:创作和修改《腊妹回家》等3个现实题材汉剧小戏、新创汉剧小戏《插野秧》、创作汉剧现代小戏《笑桃园》等。此外,还有汉剧知名老艺人绝技绝活音像资料录制、武汉市艺术学校与武汉汉剧院合办汉剧定向班,以及省戏曲艺术剧院与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开办汉剧定向班等专项扶持。
就剧团来看,20世纪50年代是汉剧发展的鼎盛时期,汉剧院团多达几十个,随着时代的变革,汉剧院团逐渐减少,演员也不断流失。时至今日,只剩下武汉汉剧院及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汉剧团两所专业院团,作品也不多。资料显示,湖北剧团新编的现代汉剧,仅有《弹吉他的姑娘》《猎猎楚魂》《王昭君》等几部剧作。汉剧受欢迎的程度越来越低,观众也寥若晨星。
关于传承人员的状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传承人有:陈伯华、胡和颜、程彩萍、程良美等。省级非遗汉剧传承人有:姚长生、程良美、刘敏、李金钊、贾振南、吴思谦、陈受新、危鸣、江金钟、李金钊等。而就目前活跃状况看,其后备力量供给不足,整个汉剧仍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段。
(二)楚剧
楚剧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行于湖北武汉、黄陂和孝感等区域。剧种现存剧目约500个,常演的有200多个,其中较为重要的包括《葛麻》《百日缘》《秦雪梅吊孝》《银屏公主》《赶斋》《杀狗惊妻》《三世仇》《吳汉杀妻》《蔡鸣凤辞店》《思凡》以及《赖婚》等。现代整理的历史故事剧,代表作品有《刘介梅》《双教子》《三世仇》《桃花扇》《太平天国》《不称心的女婿》《狱卒平冤》《血债血还》《穆桂英休夫》《悠悠柳叶河》《东方税官》等,其中《葛麻》《追报表》《刘介梅》《双教子》被拍摄为戏曲艺术片。2016-2017年《湖北省地方戏曲保护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对于楚剧剧目的扶持有:楚剧小戏《山乡网恋》、原创楚剧《悬鱼太守》、修改楚剧小戏《县长拜年》、新创历史传奇剧《青铜魂》、修改楚剧《弯树直木匠》、修改楚剧《云梦黄香》、整理改编传统楚剧《李三娘》、创作楚剧《红安回响》、整理改编楚剧《杨涟传》、修改现代小戏《信义夫妻》、根据同名汉剧折子戏移植改编楚剧《骂阎罗》、《艳阳春早》、农村现实题材楚剧《把城里的哥哥娶回家》等剧目。
20世纪80年代,全省专业楚剧团多达24个,而眼下由于市场萎缩,目前仅有武汉楚剧院、新洲区楚剧团、蔡甸区楚剧团、省实验楚剧团、应城市楚剧团、云梦县楚剧团、红安县楚剧团等13个楚剧剧团。2011年文化体制改革中,院团改为企业,一批优秀的艺术骨干提前退休,以此来保财政供养身份,新进人员都为合同化的管理人员,一部分优秀演员改行,造成楚剧人才锐减。为弥补这一缺失,近两年来,湖北省出台了一系列资助项目,如扶持武汉市艺术学校与武汉楚剧院合办楚剧定向班、孝感市体育艺术学校办楚剧表演艺术班等教育项目。
关于传承人员的相关状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楚剧传承人有:熊剑啸、张一平、张巧珍、荣明祥、张光明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楚剧传承人有:李祖勋、彭青莲、钟惠然、朱彬、于盛乐、吴昭娣、胡继金、郑国元、周淑莲、王汉卿、李丽超、刘爱清、彭青莲、钟惠然等。
但由于文化市场羸弱,剧团组织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制约,其前景依旧令专业人士堪忧。
(三)荆州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省三大剧种之一。据统计,其剧目约197出,包括《掐菜苔》《告老爷》《站花墙》《抽门闩》《双撇笋》《打莲湘》《江汉图》《贺端阳》《戏蟾》《三官堂》《告经承》等。有传统剧目如《招郎》《打补丁》《斩经堂》,也有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小戏《春姑拾斧》《借牛》《拦花轿》《小坚决》《买摇窝》,还有大型现代戏《家庭公案》《水乡情》《向老三招婿》和新编历史戏《海峡情》等剧目。
建国后荆州花鼓戏逐渐发展起来,并分别在湖北天门、仙桃、潜江、监利、洪湖、荆门、京山等7个市县建立专业表演团体,使花鼓戏剧团开始走向国办之路,获得快速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革,专业团队表演水平与状况却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态势。除去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原潜江市荆州花鼓剧团)在1993年升级,整体工作能够保持平稳外,其他地区包括京山县等地的花鼓剧团已经停演或半停演。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重视下,花鼓戏重新焕发活力,团体演出呈现回升趋势,群众反馈逐渐增加。尤其是在政府资助项目中扶持了修改荆州花鼓戏《醉飘香》、编辑出版荆州花鼓戏代表性传承人胡新中音乐专辑等荆州花鼓戏项目后,荆州花鼓戏逐渐开始稳步发展。
关于传承人员的相关状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花鼓戏传承人有:胡新中、孙世安、潘爱芳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花鼓戏传承人有:李春华、鲁美姣、严爱军、杨金山、罗凤桂、程云鹏、舒晋平、严爱军等。
荆州花鼓戏,其势态比起其他主流剧种,还算良好。
(四)关于主流剧种的剧场和票友
传统戏曲艺术的舞台形式从茶楼、戏园、庙台等,进入城市的剧场。这个转型过程极大地影响戏曲本身及其市场的发展。湖北地区剧场众多,以湖北省会武汉为例,涉及戏曲演出的剧院有13个。其中有6个剧院为综合性剧院,分别是:湖北剧院、武汉剧院、中南剧场、琴台大剧院、汤湖戏院、武汉市群众艺术馆。其余7个剧院为专业戏曲剧院,分别为;京韵大舞台、京韵小剧场,以演出京剧为主;黄鹤戏楼,以演出楚剧、汉剧、黄梅戏为主;永芳古戏院,以演出汉剧、楚剧、黄梅戏为主;谭鑫培戏楼,以演出京剧为主;武汉市人民剧院、美成戏院,以演出汉剧为主;天一戏院,为京剧院;楚乐戏苑,以演出楚剧为主。
戏迷票友不仅见证了湖北地方戏曲主流剧种的发展,同时也成为地方戏曲发展中的一部分。湖北地方戏曲剧种主流剧种的票友情况大致是这样的:武汉市汉剧票友协会,初步统计约有100余人,并于2017年3月15日举行了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其活动形式主要是举办联谊会,组织汉剧名票专场的演出,其中包括联合名家名角联袂演出。楚剧没有专门的“票友协会”,但戏迷会略多一些,有湖北省楚剧戏迷会、武汉楚剧戏迷协会、孝感市孝南区楚剧戏迷协会、黄州楚剧戏迷协会等。平日活动形式主要有楚剧戏迷网络联谊、优秀楚剧票友评选、票友与楚剧名家联合演出、票友民间形式汇演以及楚剧票友送戏进社区等。2005年由20多名楚剧票友自发的楚剧演出吸引了两百名戏迷,荆州花鼓戏戏迷联谊会目前也举办了九届。
目前,湖北地方戏曲主流剧种,剧场的架子初步都建立起来,而票友还是显得门可罗雀,其形成门庭若市的局面还需要时日。
二、湖北地方戏曲主流剧种发展的内部趋向
湖北地方戏曲主流剧种具有自己的独特属性及稳定的发展方向。以下从剧目、表演、唱腔三个方面加以讨论。
(一)剧目的保留性与创新性
纵观湖北地方戏曲主流剧种的剧目发展,坚持传统戏、现代戏、新编历史剧“三并举”,即呈现保留性与创新性的趋向。保留传统剧目,创新贴近生活的现代戏,在保留历史剧的基础上做出创新。
这里提出剧目的保留性分为两点,一为保留传统剧目,如汉剧《宇宙锋》、楚剧《葛麻》、荆州花鼓戏《三官堂》等经典;二为在改编或新编剧目过程中,保留历史剧目的基本元素。吴济时在《文艺生态运动与当代戏剧》一书中指出:“戏剧的独特性就在于演员的当场表演,能够实现演观双方完成最为直接、感性且活态的双向反馈,完成剧场内仪式性的共同体验。”对剧目保留不仅仅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复归与保护,更是对于西方文化强烈冲击下地方主流戲曲经典剧目的坚守。
这三种地方主流戏曲剧种都是古人审美价值取向的产物,要发展必要经历改革和创新之路。然而,剧目创新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它是立体多维的,不是一个方面和几个方面的突破,而是全方位的提高与发展。从近几年来湖北省政府的扶持项目中看出,新编戏和改编戏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汉剧小戏《插野秧》《笑桃园》,楚剧现代小戏《信义夫妻》等。创新性即紧跟时代的步伐,实现时效性。发展新的剧目,需提炼和创作现代题材,丰富地方戏曲的内容,保持地方主流戏曲旺盛的生命力。在昆曲青春版《牡丹亭》上演后,各大学者对此剧褒贬不一,以此剧抛出保留性与创新性的限度问题,促进各大学者的深入探究,更推动了地方戏曲的发展。
三大主流剧种的剧目创作,是在保留的基础上创新的,既要保持地方原有的特色,主旋律不变,又要注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鲜血液。
(二)表演的程式化与民间性
湖北地方戏曲主流剧种表演的程式化相对稳定,如果人们只是简单地沿用传统的艺术手段来表演今天的故事,不可避免要在大众的审美观上产生阻隔。所以要使今天的观众产生共鸣,需注重表演民间性的革新,其艺术表演形式更要贴近民众,要以新的视角、新的观念对大众的心声予以关照。
统一的舞台演出风格要求自然的生活姿态与表演因素实现转换过程的程式化,从这一角度来看,程式化作为戏曲舞台创作的重要概念与特殊语汇,其实现程度决定了戏曲艺术性表达的基本程度。然而汉剧、楚剧和荆州花鼓戏的表演程式化,是从各种表现简单的故事情节到表现复杂的地方生活景观,并且加以规范化的结果。例如,汉剧具有较为完备的舞台表演程式和特技手法,达30多项。其主要有眼法、身法、发功、翎子功、狗血功、蛇功、蜈蚣形、蜘蛛形、蛤蟆形、壁虎形、大鹏鸟形、蝙蝠形、老虎形、罗汉形、滚台法、人搭桥、刺筒子、老背少、耍獠牙、丢辫子、提影子、反锞子、亮肚、咬穗子、吐水剑。这些地方戏曲动作,来源于极具地域性的生活,却又把生活动作进行美化、节奏化的呈现,湖北地方戏曲主流剧种的表现程式将表演技术以歌舞手段表现出来。
地方戏在传统文化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地方戏曲表演的民间性,它主要是民间立场、民间诉求、民间情味的载体。民间的视角与立场决定了地方戏表演民间性的风格,地方戏往往从民间立场出发去呈现民间的生存体验和诉求。例如,陈伯华在汉剧著名代表剧目《宇宙锋》的“毁容装疯”一出中,运用了“眼左右单睃眼”法,即左眼定睛不动,右眼珠慢慢转动,以眼部传神表达人物的疯癫状态,民间性地塑造角色,使角色既立体又亲切。就是在程式化中,地方戏保留民间性的创新。
(三)唱腔的地域性与乡土性
戏曲的唱腔由唱词和腔调组成,为演唱出优美的腔调,必须处理好字与腔的关系。地方戏唱腔是地域独特文化韵味与精神风貌的反映,一般来说,戏曲唱腔与地方方言存在密切关系,是地域性的直接呈现载体,各地方戏曲均以本地方言作为演唱语言。例如。融入城市发展成为楚剧以后的唱腔“迓腔”,在发展和流变的过程中呈现出武汉方言和黄孝方言结合体音调的特征,这些唱腔的发展与变更以我国传统戏曲演唱表演语言艺术发展为基础,与其中润腔的音调特征一致。可以说,方言韵味愈加厚重的地方戏曲,其地域性也就更为明显。
我国的地方戏大多诞生于乡村,因此,大多热衷于表现乡村的生活风貌,唱腔的乡土性是一种“俗文化”的审美情味,这样的唱腔也吸引了大批的观众。例如,在《汉口竹枝词》中叶调元描写黄孝花鼓戏:“俗人偏自爱风情,浪语油腔最喜听。土荡约看花鼓戏,开场总在两三更。”“灯前幻影认成真,热了当场看戏人。一把散钱丢彩去,草鞋帮是死忠臣。”以托管弦的“哦呵腔”是农民在田间劳动所得的产物,也是“俗人”最喜听的“浪语油腔”。这是湖北地方戏曲三大主流剧种唱腔的共性,当乡土性的唱腔受到城市文化影响后,其有逐渐雅化的倾向,但即使如此,唱腔乡土性的本质属性不变。
三、湖北地方戏曲主流剧种发展的外部概况
湖北地方戏曲主流剧种内部发展趋向及外部发展状况,都是制约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地方戏曲的外部发展状况来看,湖北省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方针引导,以推进地方主流剧种专业工作开展。首先,湖北省成立了振兴发展地方戏曲工作组,决定每年定时举办振兴戏曲工作会议,为深入挖掘和拓展湖北省地方戏曲发展进行工作研究和部署。其次,加快戏曲发展过程工作总结,保障成功经验的汇总与问题状况的协调,以利于湖北省地方戏曲稳步平衡发展,形成一个全面深化改革湖北地方戏曲主流剧种的外部环境。
(一)“四个基本点”环形发展
2016年05月18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湖北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不断增强汉剧、楚剧及荆州花鼓戏、黄梅戏等湖北地方戏曲的全国性发展,使其影响力逐渐深入,并巩固阳新采茶戏、襄阳花鼓戏、郧阳二棚子、山二黄、文曲戏、提琴戏、随州花鼓戏等稀有剧种根基,加强荆河戏、梁山调、堂戏等濒危剧种的传承保护。”由此可以看出,省政府不仅高度重视三大主流剧种,即汉剧、楚剧、荆州花鼓戏的发展,同时加大对黄梅戏的关注,加强对其他地方剧种的传承和保护。以“四个基本点”为中心,即“汉剧、楚剧、荆州花鼓戏、黄梅戏”为“中心”,以“阳新采茶戏、襄阳花鼓戏、郧阳二棚子、山二黄、文曲戏、提琴戏、随州花鼓戏”等稀有剧种为“二环”,以“荆河戏、梁山调、堂戏”等濒危剧种为“三环”,以此环形模式推动湖北地方戏曲主流剧种发展。
据2016-2017年《湖北省地方戏曲保护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数据统计,汉剧专项资助项目约6个;楚剧资助项目约13个;荆州花鼓戏专项资助项目约2个;黄梅戏专项资助项目约14个,其他地方戏曲项目大约有56个,总计91个资助项目。政府对“四大基本点”投入比重较大,其他地方戏曲剧种相较于“四大基本点”比重较弱。这样的环形发展政策,对于群众基础相对扎实的湖北地方戏曲主流剧种,给予更高强度、广范围的扩散,同时对其他湖北地方剧种加以保护,不仅较好地稳固了湖北地区戏曲文化的数量,也加重了湖北地方戏曲主流剧种在全国范围内的分量。
(二)戏曲数字化保护举措
戏曲的表演具有抽象意识,它的舞台性质决定它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1905年以前对湖北地方戏曲主流剧种的研究,更多是建立在历史文本及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唱腔到演艺是无法以文字记载来代替的,戏曲的独特性及外部环境的约束使许多艺人先辈的技艺失传。以汉剧为例,有“汉八百”之称的汉剧目前尚存的不足百出,珍贵艺术资料未能录像、录音保存,一些珍贵的手抄本也难以觅得。
全国人大代表“梨园皇后”曾静萍提交建议:推动戏曲数字化发展,就要致力于打造以全国为范围的数字化平台覆盖区域,完善戏曲影音数据库资源储备;建立高水平的戏曲数字化团队,保障戏曲基层发展具备专业化的指导;选择部分剧种进行戏曲数字化的建设试点,保障工作能够以点延展,以面铺开;最终将数字化戏曲形式以多元化的表现方式展现给受众。上海戏剧学院张福海教授提出对于戏曲“文物化”的保护。在数字时代的大环境下,湖北省政府以“数字化”的形式,开始实现戏曲“文物化”保护措施。湖北省艺术研究院建立了地方戏曲信息资源库,武汉汉剧院进行汉剧名老艺人绝技绝活的影像资源录制,武汉京剧院京剧名老艺术家代表剧目数字化影像化保存。这些数字化保护举措,有效防止了湖北地方戏曲的流失,同时也能为湖北地方戏曲的传承、指导和研究提供平台。
(三)传承与研究实现百花齐放
从发展现状来看,湖北地方戏曲主流剧种正处于后备力量青黄不接的时段。就戏曲本身来讲,“四功五法”及各种唱腔的学习不是一件易事,这是内部因素;而外部因素则有市场因素、体制因素、时代因素等环境的影响。针对此问题,湖北省加强了学校戏曲专业人才的培养,保障戏曲职业院校能够在拨款机制下建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加强与全国范围内的戏曲名校进行文化交流与合作办学。例如,武汉市艺术学校与武汉汉剧院合办汉剧、楚剧等定向班,团风县青年黄梅戏艺术团委托黄冈市艺术学校培养黄梅戏后备人才等。
同时进行湖北省舞台艺术百人培养工程,并贯彻执行戏曲名家收徒传艺方式。部分学校将传统音乐课程与戏曲内容进行结合,不断实现戏曲内容教学的基础性。此外,各学校可以聘请优秀的戏曲大家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外聘教学,提高学生戏曲学习积极性,完成校园戏曲的专业化与普及化。
在理论研究方面,武汉楚剧院编辑出版了《湖北高腔曲牌》、襄阳市艺术研究所编写出版了《襄阳市戏曲资料汇编》《湖北越调研究文集》《湖北越调皮影戏史料》3个文集,恩施州文体局对南剧剧种资料搜集整理出版等相关的理论研究项目,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各院校戏曲专业的本、硕、博论文并重,对于湖北地区戏曲主流剧种及非主流剧种的本土文化理论研究也起到了营造氛围、群策群力的重要作用。
(四)跨文化传播与形式创新
在当下媒介的理念引领下,湖北地方戏曲只有主动适应市场的境况,才能够满足当前大众文化文艺背景下的审美需求,特别是反映当前青年人的审美倾向和需求。
新媒体作为信息时代的发展产物,更加适用于地方戏曲的推广,对地方戏曲的发展也是重要机遇。比如,湖北省演艺集团利用湖北戏曲网平台进行网络戏曲教学,并以此宣传推广湖北地方戏曲名家名段,效果令人满意。近年来,电影发行放映机构也为戏曲电影的发行放映提供了便利,这些经验都值得深思慎取。比如,湖北地方戏曲剧种,以3D电影的形式拍摄黄梅戏《传灯》。省内三级电视台设置戏曲专栏,湖北日报等纸媒及荆楚网等网络渠道开设戏曲专栏等,这些对营造湖北地方戏曲主流剧种的发展氛围,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振兴湖北戏曲都起到了与时俱进的作用。
许多不同领域的藝术家,也开始关注传统戏曲文化,并将戏曲文化融入到自己门类的艺术作品中,传播普及戏曲知识。例如,现代舞蹈艺术家赵梁的现代舞作品“东方灵欲三部曲”之《双下山》,就是根据传统折子戏《思凡》《下山》等创作改编的。隐性地通过跨文化传播推广戏曲作品,也是促进湖北地方戏曲主流剧种发展的一条经验。例如,某首流行歌曲的歌词,可能潜移默化地给人戏曲文化的心理暗示,引起对戏曲的兴趣,从而发展出新戏迷。当然现将湖北地方戏曲主流剧种融入其他艺术形式的案例,目前相对较少,笔者提出这一形式的跨文化传播思辨,其目的是希望更多湖北本土艺术家对本土戏曲剧种加以关注,并予以创新性创作。
四、结语
湖北省地方戏曲主流剧种,必须保留自己的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特色,坚持走编剧、演员、剧目、剧场以及票友全面发展之路,同时兼顾外部方式及大环境的变化。总的说来,湖北省地方戏曲主流剧种的发展,目前“由内而外”地呈现出“升温”新态,这是为人们研究、发展和繁荣湖北地方戏曲文化打开一扇窗子,透视出一缕明艳的曙色,我们期待戏曲艺术第二个艳阳天的到来。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作者简介:詹孝玲(1993-),女,湖北武汉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中国戏曲史论,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