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018-01-02潘慧敏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广场舞群众文化作用

潘慧敏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人們在追求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国民健康与身体素质等问题也越发看重,其中广场舞作为近年来风靡社区的健身形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群众文化建设与广场舞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日益密切。本文通过浅析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期我国广场舞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与保障。

关键词:广场舞;群众文化;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G249.2;J7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3-0255-02

所谓广场舞,是指以旋律简单、律动感强的音乐为基础,加之简单的舞蹈动作,并以群体性为前提的舞蹈模式。由于广场舞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强身健体,使得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均得到有效提高与满足,并充分展现出当今社会人们对精神需求多元化的客观现象。然而,广场舞之所以受到了当今社会诸多人民群众的喜欢,是因为广场舞从人们的实践中来,并在人们群众的广泛关注与创新发展下,上升到了文化活动领域。基于此,为了使当今的广场舞得到更好的发展,基于群众文化建设中对广场舞的积极作用进行浅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广场舞的含义

在当今社会广场舞作为人们日常娱乐的重要形式,只要在场地平坦、居住人口较多的区域均可看到广场舞的身影,可以说广场舞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群众文化的一部分了。广场舞源于舞蹈,通过简化使得这种舞蹈形式,更适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舞蹈基础与舞蹈学习能力,从而在以广场为舞蹈活动核心,并向城乡逐渐发展开来,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广场舞中来,使得广场舞拥有了许多时尚元素,并紧随时代潮流,促使广场舞与人们精神世界的交融越发紧密。

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场舞使得人们的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也为建设群众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在党领导人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下,广场舞因具有极强的社会感染力、群众凝聚力以及精神生活丰富性,应得到深刻认识与广泛推广①。

二、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素养

精神是支持人们开展生活的思想动力,只有积极的精神才可使人们在实践中发现美、感受美并享受美,从而使精神世界越发丰富,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养分。虽然,广场舞是一种群众性舞蹈活动,但是由于广场舞由舞蹈演化而来,因此具有独特的文化与艺术性,符合人们充实精神世界的需要。通过广场舞的不断发展,促使人们的审美情趣、艺术欣赏能力以及审美意识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与群众文化建设要求人们精神文明素养可以得到有效提高的需求相符,广场舞积极作用可见一斑②。

(二)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文化素养是组建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部分,对人们的发展以及群众文化的建设均具有积极意义,只有人民群众文化素养保持在同一高度,才可改善当今的文化环境,使得社会文明程度可以有效提高。由于广场舞具有一定的规范,并以整齐划一、动作规范为基本要求,促使参与在广场舞中的人民群众必须要遵守相关规定,从而提高整个广场舞团队的水平,其中人们按照既定规范落实广场舞的过程,可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的约束力、规范意识以及团队精神,促使人们的文化素质得以提高。

此外,为更富广场舞活动,当今社会逐渐以社区为单位开展了一些广场舞比赛活动,而这种比赛形式,可极大程度振奋人们的精神、鼓舞斗志,从而达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通过广场舞比赛,还可以推动广场舞文化的交流,使得广场舞可得到更好的发展③。

(三)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领导国家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切实办法,只有构建和谐社会,才可为人们生活营建稳定和谐的氛围,从而推动社会更好的发展,而通过广场舞则可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积极力量。当天色将晚时,以广场为中心会聚集许多附近生活的居民,由一人或多人带领跟随时下流行的音乐开始舞蹈,而这种动作简单易学、节奏轻快的舞蹈形式则称为广场舞,而广场舞起初并不是约定俗成的,而是在附近居民的沟通、商讨以及创设下逐渐扩大的规模,其中人们探究并落实广场舞的过程,就是增加人与人之间和谐沟通、有效交融的过程,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任何人只要想要舞蹈均可参与其中,并在其他人的耐心教导下很快可以融入这个群体,而群众的融合就在这“主动参与”和“耐心引导”中得以落到实处,促使群众的凝聚力更强,达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④。

此外,群众在开展广场舞的过程中,可以提升集体观念、增强民族交融与凝聚的力量,而家庭作为组成社会的基础单位,邻里间的关系和睦了,社区的生活氛围安定了,便可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促使当代中国文化的价值得以伴随音符播撒在开展广场舞的各个角落,使得群众文化更富效用⑤。

(四)有利于推动体育运动文化的建设

虽然,广场舞起初发展是具有极高的娱乐性,人们通过舞蹈可交流感情、丰富业余生活,但是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加之广场舞种类逐渐增多,使得人们也看到了通过参与广场舞可提高身体素质的体育锻炼性质。由于广场舞节奏明确、动作简单易学,无论男女老少均可参与其中,在欢快的节奏中舞动身体,并按照一定要求落实动作,促使骨骼与肌肉均得到有效舒展与锻炼,加之舞蹈是有氧运动,可使机体细胞在运动过程中汲取更多养分,只要运动适量、动作适当,加之持之以恒的长久运动,便可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并可成为丰富人人们体育运动形式的优质项目。针对运动来讲除了可使运动对象的机体得到锻炼外,还可有效落实心理锻炼的目的,使人们感受到体育精神,并可做到坚定信念、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等方面。此外,由于广场舞歌曲具有极高的律动感与感染力,使得人民群众会在轻松愉快的舞蹈氛围中,放松身心、融入群体并融入社会,这对形成群众文化具有积极意义。虽然政府是构建群众文化的主要部门,但是作为社会公民,均具有选择、营建以及创造群众文化的责任与义务,促使群众文化可以真正做到反应人们的客观生活,切实做到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目的,使得群众文化建设更具实效性。由于广场舞深受人们的喜爱,并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促使广场舞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群众文化的一部分,可起到提高民众素养,且营建良好精神风貌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全民健身”的浪潮中,推动体育运动文化的建设需要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并不能强制人们开展运动,而广场舞作为拥有群众文化基础的运动形式,可有效提高人们的运动激情,从而推动社会共同文化建设的进程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社会广场舞作为丰富人们业余生活的重要形式,对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群众文化素质、锻炼人们的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均具有积极意义,加之当今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促使广场舞的实践效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为了使广场舞可以更好的发挥及效用,党与国家应为人们营造更好的广场舞环境,提供场所、设施,并积极组织相关活动,促使人们可通过广场舞,提高凝聚力以及社会归属感,从而为营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注释:

①刘莹.石家庄市广场舞的开展状况调查与分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②李玉红.广场舞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07):88-88.

③代迅.广场舞:意识形态、审美文化与公共空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11):178-184.

④练秋莲.论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4(06):167-167.

⑤俞祝琴.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大众文艺,2014(21):20.endprint

猜你喜欢

广场舞群众文化作用
分析广场舞的社会影响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