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质美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2018-01-02徐小茜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包装美感材质

徐小茜

摘 要:包装作为信息传达的一种媒介,对人类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材质的认识和应用则是包装设计中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构建包装文化情感的主要载体。不同的材质呈现出来的独特感觉,是包装作品中微妙的艺术语言。论文通过研究包材质的具体应用与表达,打破对材质固有认识的局限,运用工艺把材质的功能、结构、美感与包装的诉求主题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的应用于设计表达。材质的应用与研究,是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代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材质;包装;美感

中图分类号:J5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3-0147-02

一、材质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一)包装设计中的审美理念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和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美”的问题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西方的“和谐”和东方的“中和”被看作是美的本质表现。美的本质问题就是美的根源及其内在规律的问题。美之所以产生,是在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基础上,形成的另外一种特殊的关系即审美关系的结果。美作为一种使人感到精神愉悦的对象形式,是主客观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是自然人化的结果。

包装设计是保护商品、美化商品、传递商品信息和便于商品销售的重要手段。所以,包装设计之美首先体现的是保护性和使用性的要求。注重设计产品的安全和适用。用材质本身表现设计元素的同事,正确地传达商品的内涵、用途及象征意义。

其次,包装设计之美应当体现在差异性审美上。不同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等有不同的审美标准。不同的材质带给人的审美效果也不同。包装设计中形式的独特性变化带来的群体审美化差异不能离开消费群体的一般认识。

最后,创新性是包装产品得以延续的有力保证。包装的形式和特点既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又能激发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设计相适应产品自身的包装,既节省了空间,又节约了成本。推陈出新的个性与美感,恰当运用则会提升包装产品的整体表现效果。

材质的产生代表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不同的材质形态在人的心里会形成不同的心理和生理感受。柔软、坚硬、冰冷、温暖等感知印象。材质的物质形态产生的视觉和触觉反应,是一种复合感知。

(二)视觉肌理印象

法国德卢西奥·迈耶曾在《视觉美学》中说到:“视觉美感,吸引我们去触摸,或‘亲近于我们的眼睛,换言之通过质感产生视觉上的美感,同时有赖于产生粗糙光滑、坚硬柔软等相对的具体经验,这就是我们所能看到的质感”。①视觉肌理通过眼睛传达物质表面的肌理凹凸感,受到外界刺激后迅速产生知觉并传到大脑皮层,引发对材质的整体印象。人们通过长期视觉经验的积累,类似的肌理会引发相关联想,从而形成材质的视觉肌理表达。人与物质世界的联系过程,视觉表达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感受包装产品表现出的形象,色彩、图像等,刺激人的视知觉,而人生来需要舞蹈、音乐、线条来抒发内心感受。通过能动的直观感受,提升称为思想的力量,从物性到理性的转换过程,才是材料所表达的主线。视觉感知是通过包装设计产品向受众传达信息,以包装的外在表现形式带给人们最直观的,充分的视觉感官满足人们对产品的不同需求,使包装产品更加人性化。

现代设计从整体上追求的已经不仅仅是物象的描绘,现代设计面对的是世界及其体验中的视觉意识表达,于是设计呈现的角度比图像额细腻、美观更重要。每个人的文化地域,生活背景的差异以及视觉美感直接或间接,使得人们在视觉感官上具有相对的主动性,同时对于感官审美中的经验性、相对主观性和不真实性。将这些特点运用到材质表面中去,营造全新视觉感受的同时丰富包装设计产品的艺术表现力。

(三)触觉情感表达

不同材质表面的组织构造所传达出的信息,可以直观地呈现每种材料的美感,为材质的触觉美感奠定了物质基础。自身对外界肌理感受的一种生理知觉,往往成为对这类肌理的特定感受。研究表明,人类视觉特性是以信息化的方式认知外部世界,而触觉则需要和感觉目标进行接触,亲身去体会物体情况,是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过程。

触知觉的力量在于能够通过触碰来体会,相对于视觉感受来说更为直接。在人们在与材质表面接触的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棉的温暖、铁的冰冷等,不同材质表面所带来的触觉温度感不同。这些可以切身体会到的不同的触觉美感组合在一起,不仅可以将材质的特性充分发挥出来,还可以使包装设计的意义得到更好的传达。

在触碰的过程中无论善意体贴还是暴力疼痛,皮肤浅层的感受最为真实。人类的情感表达通过触觉传达,触碰硬质的物体会让人们的神经紧张,产生不适感,而柔软的事物则感到愉悦。

材质在包装设计中语言表达的关键在于对材质的情感投入。从情感的角度来看,人们对于材质固有的色彩感知和质地不尽相同,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材质的触觉情感。同一种材质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情感变化,恰是这些微妙的差异令材质的艺术美感之间有了相对的变化,让包装设计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二、材质的工艺性应用

材质的美感在具备材质本身特有属性的同时,还与制作工艺紧密相关。从威廉莫里斯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中,主张并手工工艺美,到包豪斯很好地把艺术与技术结合,其最终目的还是通过人类的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表现材质自身的美感和特性,同时展示工艺美感。传统的原始技术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才能使材质的工艺美感得到充分表达。

(一)光的感染力

材质如果缺少光就不能完全展示自身特性,光是造就材质美的先决条件。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不同材质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光泽度所产生的视觉和触觉效果也不同。如果说材质特性是自然赋予的话,那么光的營造则是为材质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材质的光感,产生某种联想,引起某种情感,从而形成审美体验。

透明度、反光度、遮光都以动静状态等对光加以改造后形成新的形象,物体的不同特征由于光的位置、光质的不同,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不同味道。光的丰富表现力可以创造意境,烘托气氛,它作为人类用来表达感情的媒介,一直是人类最熟悉和亲密的伙伴。尤其在设计中自由发挥的时候,其无限的潜力让人意想不到。

光的闪烁带来的残像、不稳定以及由色彩明度、纯度产生的消失、前进和后退勾起意识深处的主观情绪,让静止的状态完全被渲染,甚至抖动变换,冲击着人们的视线,在闪烁光亮的线条中产生共鸣。

新事物、新世界,产生新的意义并使人有了新的体验,设计的追求与世界同步发生变化。现在设计中光的运用,不仅体现了物质力量,而且使审美形式更丰满。光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于自然和艺术之间的某些联系,两者相互合作,光的无限变化展示出独特的艺术感,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人对光的理解。

(二)科技的表现力

包装方式的不同,选用的材质也会有所不同。与传统包装不同的是,现代人们的眼里又多了些时代的审美要求,人们的意识也会随着时代的创新而不断丰富。

传统材质融于现代设计,注重形态与功能的结合,是对传统以及现代理念的兼收并蓄。科技进步是提升产品设计选材考虑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使得包装产品的开发经历了许多技术变革,另一方面则提高了包装设计产品实现的可能性。

在材料创作方面,人的力量不容忽视。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创新,新的肌理不断涌现,成为自然肌理的补充和延伸,像塑料、树脂、化工合成的材料等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特征。人工技术也可以改变某些自然形态的肌理面貌,比如模拟肌理的人造纸。

科技的进步,带动了设计观念的提升。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很多全新的材料和技术被不断运用并逐渐成为主流,人们越发的关注新型材料、新型工艺可能给设计带来的好处。一个好的包装产品需要安全环保的材料和良好的工艺技术来支撑,新材质和新工艺都会从一个新的角度与传统材质相媲美,它所代表的是一种新生力量在生活中的体现。或许有一天,某些材料最终会被新的材料所取代,但它们对人类文明的发展的贡献不会褪色。

三、材质的社会性应用

在当下生态环境不受控制的开发利用甚至破坏的状态下,人们越来越感到精神生态所带来的无所适从,黑川雅之在《设计与死》一书中写到:“即使设计出来的产品方便我们使用,但是不用可再生材料去制作的话,最终还是会有损于人们的生活”。②我们需要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改变包装设计,重新思考如何适当运用材质,社会的生态问题同样是设计师的道德和责任。

(一)绿色环保

绿色材质的使用来自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将被打破的反思,对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所带来的各种无法遏制的资源消耗的不安,从而进一步考虑到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绿色而言,包装设计意味着可再生、低能耗、对环境污染小,生态良性循环。

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对于原材料的提取和使用,降低包装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从而与地球的承载程度相匹配。人们的消费也逐渐进入绿色消费时代,绿色包装将是包装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对包装产品的回收利用方面,不仅仅致力于总的包装处理,而是针对每一种材料,从而制定合理的循环期限。最终实现环境协调目标,达到保护人类自身的目的。

(二)简约适度

包装设计中的简约是对材料元素的提炼,是一种美学表达,简约包装并不是说简单随意的对产品的不负责任,而是对包装材料的使用上简明合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减少不必要的装饰,简洁清晰的展现产品信息,让人们明明白白消费。

从理性消费、节约环保的角度给人们全新的消费体验,诠释了合理的生活理念及明确的社会需求。包装材质的再利用总会给生活带来温暖和惊喜。

发展适度包装,提倡以人为本。这种以人为中心,对人予以尊重和关怀的思想体系,最早来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空间变小,信息量过剩,激烈的竞争使得人们的精神压力过大,从而需要一种新的精神平衡。

适度包装,重在简约。从合理利用材质的角度考虑,在不影响其功能的前提下,简化包装形式,减少材质使用,寻找平衡点,体现功能和环保的同时,力求通过简约的材质,把美感和舒适度传达给人们。在追求审美的时代,简约包装与追求包装美之间并不冲突,过度包装反而不如精简之美更符合包装设计的市场需求。

材质影响设计,设计带给人们的感受一定程度上随材质而变化。包装设计产品所展现出来的质朴感,传达给受众的就是回归自然的轻松亲切之意。

注释:

①余秉南.世界书籍艺术流派[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7:33.

②黑川雅之.设计与死[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9.

参考文献:

[1]王祯.王祯农书[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2]姜竹青.材料艺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3]张云哲.材质语言在设计艺术学中的表达与应用[D].厦门:厦门大学,2014.

[4]李约瑟.中国科学文明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5]黑川雅之.设计与死[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6]黃嘉莹.论“木”在视觉感官设计中运用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包装美感材质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信息时代包装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与设计
外套之材质对比战
针织衫之材质对比战
10KV配变绕组材质鉴别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