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文化引领国企改革发展的思考

2018-01-02李怀明

祖国 2017年21期
关键词:引领改革文化

李怀明

摘要: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管理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种文化。管理对人而言,就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乐于其间工作,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专长。对企业而言,就是要制定良好的目标,组织员工全力实施,形成企业的文化,从而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稳定。

关键词:文化 引领 改革

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就要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各类要素活力。国有企业改革中,对于企业管理人员以往陈旧的观念、封闭的思维都是一种挑战,更是对以往陈旧观念的一场“自我”革命。对于国有企业煤矿的一名党务管理者,我看重“三个观点”,即冬泳论,向冬泳者学习,变“熬冬”为“冬泳”,不要有等待和观望思想,主動适应环境;沉潜论,学习企鹅沉潜的方式,苦练内功、积蓄能量、腾跃上岸;重生论,老鹰的重生认识和改变是痛苦的,但改变是必须的,只有改变才能重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论改革发展时讲,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煤炭企业当前也面临着改革的重要时期,面对生存发展煎熬期、生产持续紧张期、结构调整阵痛期、遗留问题凸显期、产能集中释放期、安全风险加剧期,煤炭产业别无选择,唯一的出路就是向改革要活路。说到“改革”,想起了经典《大学》里讲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文王禀受天命,昭示天下: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于革新,八个字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作为一个拥有66年历史的老矿井,在煤炭“改革”的重要时期,矿井何尝不是“矿虽旧矿、其命维新”呢?对于山西阳煤集团二矿来说,改革不仅是“重生”,还存在一场旧观念的“裂变”。在新的煤炭市场环境下,面对着老矿井机构臃肿、人员繁多、井下工作条件差、创新技术不够、人员素质层次不齐等众多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瓶颈问题,成为了制约改革“重生”的桎梏,可想改革难度之大。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是把一个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和习惯逐渐改变,同样,把一个企业66年的观念习惯改变真是“蜀道难”。煤炭企业的改变,需要顶层设计、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更需要每一名员工观念的重塑、与时俱进的学习。在此过程中,特别需要新的企业文化的引领。企业文化的渗透,需要积极创造各种文化的宣传阵地,需要对员工进行思想观念的教育引导,使员工在潜移默化的行为养成中逐渐接纳与融合。作为煤矿的党务工作者,身感责任之重大,在文化引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面,有以下六方面的思考。

一、渗透德行文化,树立逆势破困发展新观念

煤矿健康发展,提升文化力是关键。企业文化是变革和推动企业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剂,是更深层次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源泉。企业文化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要通过塑造的方式建立的。近年来,阳煤集团二矿党委按照“凝聚人心靠文化、规范行为靠制度”的理念,从2014年开始就推行“四位一体”的德行建设,建立了《员工德行建设档案册》,每季度对照标准进行打分评比。运行三年多来,已经成为各单位开展德行建设工作的基础依据和重要“帮手”;2015年,在成建制队组中开展了“最美二矿人”的评选活动,经过层层评选,一年共评选了100名道德模范、50名道德标兵和10名“最美二矿人”;2016年,在全矿范围内开展“最美二矿家庭”的评选活动;今年,在全矿范围内开展“道德模范”的评选。所有的活动都是努力在深层次地进行文化氛围营造,依靠人、教育人、感化人、发展人、成就人,以文化人,化文化于管理,化理念于行动,化精神于物质,化无形于有形,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集中体现员工的意志愿望与价值追求,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和创新精神,也就是在提升煤矿的文化品位,逐步推陈出新,为人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不仅创造着财富,而且为企业培育优秀的人才,创造先进文化,逐步改变员工的思维和生活习惯。

二、创新安全文化,开启逆势破困发展新境界

煤炭企业发展,安全永远是高悬在煤矿头顶的一把利剑,安全松一松,事故就冲锋,万事皆成空。作为基层煤矿党建工作的责任人,必须要努力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用安全文化力激活安全生产力。要明白,员工之所以做不到“安全第一”,之所以没有“预防为主”,根子就在于主动性还不够、观念更新不足。如果人人还是把安全当作是别人的事,是安监处长的事、是安全主任的事、是安监员的事,不把自己当作安全的主体,没有了主动性,员工安全意识的普遍薄弱也就无法改变。在安全宣教过程中,二矿党委建立了《员工安全承诺书》《井下职工个人安全档案》;举办了多次以“事故案例我在说”为主题的安全宣教活动等,都是在用身边的人教育身边的事,都是将安全文化逐步渗透到安全管理当中,在安全宣教中逐步规范员工的行为养成,要求干部员工要树立三种思想,即:“安全知识胜于安全设施、安全意识强于安全知识、安全意愿优于安全意识”。从安全宣教入手,打造安全文化,从员工安全意愿入手,用意愿强化意识,用意识保证安全。用安全文化提升安全宣教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化地服务安全、保证安全。

三、创新学习文化,注入逆势破困发展新动力

阳煤集团二矿按照集团公司的学习理念要求,把学习作为生存发展之道来追求,作为履职尽责第一需要来践行,作为生存常态来坚持。就是告诉了管理者,学习是企业发展和人才成长的唯一途径,是解决本领恐慌的唯一路途。因此,阳煤集团二矿党委将抓好党委中心组学习作为提升领导班子成员领导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载体,并重点从学习制度的规范与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入手,推进党委中心组学习有序开展。首先是严格执行“134”学习标准。“1”是指领导班子成员每人都建立学习档案,档案中存放领导班子成员的学习体会、调研报告、发言提纲、月度学习内容及学习通知等资料。“3”是指学前有计划、学中有辅导、学后有体会。“4”是指明确四个硬标准,即学习时间要固定、学习笔记要规范、学习过程有讨论、学习成果要体现。其次是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下功夫。原先由于受思想认识、眼界格局和学识经验的影响,领导干部出现了“听得多、想得少”“记得多、用得少”和“中央的多、企业的少”的“三多三少”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二矿党委在领导干部学习内容选择上坚持“四并重”原则,即实用与管用并重、经典与经验并重、学习与思考并重、能力培养与道德修养并重。二矿党委利用中心组学习的时间,认真选学了《习得》上刊发的《西点军校军规》《请珍惜对你要求高的领导》《菜根谭》等部分实用内容,使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领导干部的管理思维更加科学,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endprint

四、创新管理文化,激发逆势破困发展新活力

改革决定出路,机制提升效率。阳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翟红讲到,国有企业市场环境的好坏还不是企业生存的最终决定因素,只要保证不在最后一个倒下,就有存在希望,有反败为胜的机会。面对二矿66年的老矿井,人员冗繁、设备陈旧等现状,需要大力推崇“组织机构、管理模式、人才任用”等方面的创新,逐渐消除制约其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以新机制、新模式适应新趋势、把握新规律。近年來,阳煤集团二矿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号召,努力推进企业组织机构改革,激发企业活力,为了提高管理绩效水平和基层的创效,以“组织精干、队伍精炼、素质精良”为宗旨,压缩机构和管理人员,三年共精简机构14个,精简科级干部100余人,而且,下一步继续实现机构管理“扁平化”,继续减人提效。虽然在这个“裂变”的过程中,也曾忍痛割爱、壮士断腕,但是为了适应煤炭企业发展新的趋势、保证员工的生存“饭碗”,以达到提量、提质、提效、提标准为目的,在“裂变”中寻求“重生”的希望和空间。

五、规范责任文化,谋求逆势破困发展新体系

责任就是职责和任务,是指分内应做的事情。企业责任文化就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企业高度负责的理念、精神和行为准则。其核心内涵是企业员工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加强企业责任文化建设,其实质是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毛主席说,在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最关键的因素。在干部管理上,积极印发《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管理办法、《领导干部不作为不担当问责实施办法》《干部召回问责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完善党建工作绩效考评体系创建务实创新型班子争当勤廉担当型干部实施方案》《关于开展“推行指标承诺分类对标考核实施目标问责》等系列绩效考核制度。特别是2017年印发了《各单位工作作风督查考核比办法》,着力从思想上正本清源、立根固本,从抓“作风”入手,目的就是制定制度,提高干部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层级意识、服从意识,勇于担当,做出成绩,使干部管理逐步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

六、突出组织文化,迸发逆势破困发展新文化

用党建文化凝聚党组织、用特色工作吸引党员、不断提振党员精气神、净化党员干部队伍,是党建工作的灵魂。加强党组织建设,关键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突出党建特色、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在党建创新上,下发了《评选“样板党支部”和“标杆党支书”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主题党日活动制度》《评选二矿“最美家庭”》《3+6思想政治工作法实施方案》《开展“道德楷模”评选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目的就是要激发大党建活力,落实好翟董事长讲的“要把国企党建做好、做实、做深,是重大的政治责任”的精神,将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经营等工作充分结合起来,有机融合起来,相辅相成,不搞“两张皮”。只有有机融合,才能保证中心工作不偏不移,制度执行有理有据,使基层党建工作真正“活”起来。在党员管理上,规范各类组织生活、通过“两学一做”等活动,多种形式让党员受教育,净化党员队伍,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培育党建特色,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大学》第三章讲到:“汤之《盘铭》曰:‘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为:成汤刻在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做到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听了卜教授的课程,我真正理解了“重生”的真正含义,深刻明白,在煤炭企业改革重要时期,只有求变才能生存,只有求新才能发展。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组织,更是一个“人的组织”。在今后党建管理工作中,要融入文化创新,逐步实现企业文化制度化、企业文化实践化、企业文化奖惩化、企业文化系统化,用文化铸魂,用文化塑形,提升文化,就是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用文化凝聚和铸造企业和员工价值观的统一,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用文化引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煤集团二矿党委书记)endprint

猜你喜欢

引领改革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以文化为引领加强水利院校德育工作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