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通俗唱法声音的特征及训练技巧

2018-01-02赵洪波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训练技巧

赵洪波

摘 要:通俗唱法并不是如人们所说的那样“无规律可循”,实质上,作为深得人们喜爱的演唱形式之一,其同样有自己独特的声音特征和训练技巧。为了使人们更加深入的认识通俗唱法,切实提高通俗唱法的演唱水平、促进通俗唱法的更好传承;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专门对通俗唱法的声音特征和训练技巧进行了深入阐释和全面总结。

关键词:通俗唱法;声音特征;训练技巧;流行唱法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3-0105-01

通俗唱法,又称为流行唱法,是流行音樂领域发展速度最快、最具代表性的演唱艺术形式之一;由于其音质自然、甘冽,以及具有亲切、随性风格,深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但通俗唱法决不如人们所说的那样“无规律可循”,实质上,其同样有自己独特的声音特征及训练技巧;这就使得我们深入研究通俗唱法,切实提高通俗唱法的演唱水平、促进通俗唱法的更好传承成为可能。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专门对通俗唱法的声音特征和训练技巧进行深入阐释和全面总结。

一、通俗唱法声音的主要特征

流行音乐具有鲜明的娱乐特质,这是由其自由、宽泛、无所拘束的创作手法决定的,也最终形成了流行音乐所特有的曲风。为了更好提高流行音乐的演唱效果,一代又一代流行音乐创作者、演唱者在创作与演唱风格上广泛学习其它声乐流派,逐步形成了当前流行音乐的包容、适应两大风格;这也是通俗唱法的两大风格。也正是因为有包容、适应两大风格的存在,使通俗唱法的声音更加质朴、韵味更加独特,从而彻底与其它声乐流派区别开来。所谓通俗唱法声音的质朴特征,即通俗唱法不像其它唱法一样,对演唱者声带有较高的要求,甚至对声带不做任何的类别划分,越是有“个性”的嗓音越适合使用通俗唱法。所谓通俗唱法声音的韵味独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演唱中更加强调呼吸应用;要求演唱者能够深切把握与灵活运用胸腹式呼吸和横膈膜技巧,以强调、体现歌曲情感。第二,共鸣腔要求相对较低;与其它声乐演唱形式相比,通俗唱法是同电能一起完成的演唱,并不需要刻意强调共鸣腔,以及音色的统一性,可以用电能替代共鸣用以扩音、润色等美化音色。第三,在真假声应用上更强调前者;由于使用通俗唱法演唱歌曲的音域都不是很宽,不像美声唱法那样强调要真假混音,通俗唱法更多使用真声演唱;第四,对吐字清晰度要求更高,通俗唱法讲究一字一节,演唱过程中口齿清晰、吐字清楚是最基本要求。

二、通俗唱法声音的训练技巧

(一)呼吸是通俗唱法声音训练的根本

对于一名使用通俗唱法的演唱者而言,只有懂得如运用呼吸,才会真正懂得如何歌唱,呼吸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一,气息方法训练;在通俗唱法中,很多演唱都需要利用“弹性气息”才能实现,比如“颤音”,因此可以采用“伸缩性强”、爆发力大的腹部呼吸及胸腹式联合呼吸。第二,呼吸能力训练;主要有长音和弹性两大练习,二者交替进行能够更好帮助练习者学会“歌唱呼吸”;练习长音时,上腹部不能往外顶,感觉有一个向上趋势即可,用‘哼鸣将气送往头顶、耳朵,后腰要有向外扩张感觉,胸的力量往后腰运行,后背力量往下坠到后腰,一直哼唱到把气送完,之后吸气、再哼唱,如此循环;而练习弹性时,则要切忌腰部僵硬,要有放松之感。第三,“叹气”的训练;叹气同时发声是专门不让声带完全闭合,让气流通过没有完全震动的声带,以及经过唇、舌、口、齿等不同程度的变化,使发出声音带有“气流声”。第四,气息的训练;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总结了四点,分别是叹气式吸气、闻花式吸气、惊讶式吸气和注重气息支持,所谓“气息支持”不是生硬“钢结构”,而是太极般的能屈能伸“支柱体”。

(二)通俗唱法中不同腔体的训练技巧

人类共鸣器官主要有头腔、口腔和胸腔三大构造部分,其中口腔、咽腔是最重要的发音部位,也是通俗唱法声音训练的重点。就通俗唱法中不同腔体的训练技巧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口腔训练技巧,通俗唱法要求口腔后部不能大于口腔前部,简言之就是要求演唱者口腔呈自然放松状态,比平时说话稍微“夸张”一点即可。第二,咽腔训练技巧,咽腔是通俗唱法的主要共鸣腔,主要用于弱化低音、突出高音,在训练时无需过分调节声道,只需横向拉开舌头,保持咽腔管道扁长状即可。第三,胸腔训练技巧,通俗唱法不要求胸腔全方位打开,横膈膜向下坠压程度要求也较低,在演唱时要求胸部有向前推的力量、支点有上提的感觉即可。

(三)通俗唱法中不同发声的训练技巧

通俗唱法中,发声或者说是发音主要靠演唱者的声带完成,此外,演唱者声带还承担着表达情感、呈现风格、体现韵味功能。在开展通俗唱法发声训练时,需要掌握以下几个要求:第一、找准发音位置是前提,发音位置找不准也就再无训练必要性可言。第二,保证声音完全“靠在”声带上;对于此点,即我国著名音乐学者潘乃宪教授所说的“通俗唱法发声就是要让声带完全振动起来”。第三,中声区是通俗唱法最重要的音区声部;在进行发声训练时,一定要保持声带处于一种自然放松状态,使之比较容易振动;接着就是深吸气之后的呼气,要保证呼气自然、有弹力、有支持点,并且是连绵不断的输出,只有这样声音才能够连贯、统一、圆润。

参考文献:

[1]章迪.通俗唱法的演唱与训练方法研究[J].艺术品鉴,2015(05).

[2]夏俊颖.浅谈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J].北方音乐,2017(14).

猜你喜欢

训练技巧
刍议群众性合唱的训练及其艺术表达方式
初中生英语作文训练技巧
合唱音色谐和训练刍议
高师声乐教学中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