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电声化研究
2018-01-02王涛路志鹏
王涛+路志鹏
摘 要:电声乐器,以其灵活多变的特性,逐渐被广大音乐爱好者所青睐。与现代迅速发展的电声乐器的相比较,传统竹笛在应用场合、使用范围、演奏形式上存在一定劣势。本文从多功能电声笛子的形制结构以及技术实现方式进行研究探讨,为实现传统竹笛电声化提供经验。
关键词:竹笛;电声化;多功能
中图分类号:J6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3-0093-01
受发音原理以及自身腔体的限制,竹笛的电子化难度远大于小提琴、二胡等乐器。受电声乐器的启发,笔者及团队开始对竹笛的电声化进行探索研究,使竹笛能与电声乐器一样可根据乐曲特色、观众多少、演出场地大小等随意调整音量、音色,演奏形式更加灵活外放,从而带给观众全新的音乐体验。
一、电声笛子形制结构
为了最大程度上保留竹笛的原有特色,本文的数字化电声笛子是在传统竹笛本体上加以改造,保证演奏方法与传统竹笛一致,便于学习演奏。本文中所提出的电声笛子外观主要包括以下模块:声音采集系统、带屏幕的音色与音调调节系统、音色库、外部音色控制系统、数字化信号传输接口。
二、电声笛子技术实现方式
1.声音采集。电声笛子的声音采集需要对传统竹笛进行适当的改造。在笛膜孔下方、笛身背面,开出微型小孔,将微型拾音器通过小孔安装于笛腔内。在拾音器与腔壁之间的空隙处注入竹粉和胶体,保持竹笛腔壁结构完整和密封性,降低拾音器的振动所产生的噪音,提高拾取的声音的质量。将声音采集和音效修正系统安置于笛头空间内(笛头空间不属于发音腔体),并通过电源线和信号线与微型拾音器相连接。为保证电声笛子的声音质量,在笛头音效修正系统中集成数字信号评判与修正模块,滤除噪音干扰,对声音信号进行校正。
2.调音与音色合成。为了发挥电子技术的优势,在笛身上安装音色音调调节与混音模块。模块带有屏幕,并且利用现代数字电子技术,实现音色、音调可调。调节模块利用声音处理芯片等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在竹笛的声音信号传送到外部音响前调节声音信号的频率,从而调节竹笛所输出的音色和音调。在模块中集成不同樂器的音色库,通过选择、调节操作,可以通过一支笛子输出多种声音效果。在实际演奏中,拾音器通过采集竹笛腔体中的气流振动识别基础音调,音色与音调调节模块根据演奏者的设置,实现对拾音器采集的音频信号智能动态调节,最终的输出信号由音色与音调调节模块完成。演奏者所演奏出的音调,在屏幕上得以显示,并且存储在音频存储系统中,便于记录与回放,演奏者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演奏情况。同时,本系统也对演奏过程中出现的音准等问题进行校正。
3.混音。混音是将多种音源的声音、不同音色的声音进行混合、处理和输出的过程。数字化后的音乐信号,进行有选择性的、可控制的进行叠加处理,可以实现不同的效果。集成混音模块,针对民乐合奏的特点,利用所开发的混音软件编程,在输出信号中叠加其他乐器的音频信号,实现民族乐器的合奏效果。
混音主要采用加法合成,即所得到的竹笛音频信号,经过采样、量化等过程,转变成数字信号,依据演奏者的需求和设置,系统将一定的音频成分加入到原音频中,实现混音。为产生不同的混音效果,设置参数ρi作为混音音频在混音点i处的的强度系数,通过调节参数可以达到按需求设置各种音效的要求。
式(1)是正常情况下的混音公式。混音过程中,系统根据音色库中的乐器音色、演奏者混音设置,采用数字信号叠加方法,完成混音。
数字信号混音过程中,受限于数字量的表示方式,如16bit系统,最大的数字量是32768,因此,简单的将信号叠加,有可能计算结果超出系统所能表示的最大值,造成信号失真,即当混音后可能会发生数据溢出。在式(1)中增加一个可变的衰减因子,根据各种乐器的发声特点选择对应的衰减参数,对出现溢出的音频段进行衰减。这个衰减因子也就混入信号流的对应乐器音频强度的权重,为保证系统运行的速度,系统按照可能的失真程度,设置衰减阶梯,进入衰减过程中,系统利用查表的方式,实现衰减因子随着音频数据的变化而变化。当溢出时,衰减因子较小,使得溢出的数据在衰减后能够处于临界值以内。
式(2)是在出现混音后失真的情况下,采用混音校正模式下的混音公式。
三、结语
利用现代电子科学技术使传统竹笛电子化,赋予笛子优秀的电声性能,使其音色、音准、音量、音域方便可调,便于后期处理,拓宽了演奏环境及使用范围,演奏形式更加灵活多样,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使竹笛这件传统的民族乐器换发出新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涛,王利,张辉.功能电声笛子研究[J].乐器,2016(02).
[2]南江.发明专利名称:电声葫芦丝[P].发明专利号:2010205886073.
[3]王涛,王利,张辉.多功能电埙研究[J].乐器,2016(04).
[4]金云霞.电子小提琴的演进之路[J].文教资料,2014(04).
[5]王涛,宋智慧.合琴的共鸣腔体设计与发音原理[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