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鉴宋钧窑玫瑰紫斑碗

2018-01-02周艳和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钧窑紫斑窑变

周艳和

摘 要:河南文物商店(2015年12月已经划并河南博物院)在上世纪80年代征集到了一件宋均窑的玫瑰紫斑碗,甚是稀有。当时被文物鉴定委员会评点为国家一级文物,时隔30多年,工作了20多年的笔者特推介给公众欣赏,以履行给公众,展示民族文化之使命。

关键词:宋钧窑玫瑰紫斑碗;品鉴

中图分类号:K8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3-0075-02

宋均窑玫瑰紫斑碗质地单一,通高8.6厘米,口径14.6厘米。这个紫斑碗很是稀少,其图案的美,色澤的高雅,其自然的布局,形状的不规则,在充分地显示着宋代的文化的美。如图1和图2所示。

谈及宋代的钧窑,天下有名,连国外的行家们都不得不翘首称赞。这个瓷器种类只在宋代才达到了它的烧造水平高峰,后来的明清包括现在科技是如何的发达先进,也还是无法企及它当时的水准。这不能不让我们现在思考良久,我们究竟是缺少瓷土,还是工艺?抑或匠人的艺术灵感。这些都需要我们文博考古人员不懈的努力,除了介绍文物的质地,图案,纹饰,时代,用途,制作水平外,我们更要力图去还原当时的它的发生背景,历史画面,与此其所处时代的文化、思想、审美、自然环境、民俗、科学、宗教等各个方面相互关联的,我们有义务去抽取、概括、提炼、对比。把有意义、积极地、向上的东西介绍给大家,让我们在艺术、人生观、考古等各个方面获得宝贵的认知,对传统文化内涵有进一步的融入和理解。

中国最早的瓷器来源应为商周的原始青瓷,到了魏晋时期进一步发展,到了唐代,综合国力达到了顶端水平,而瓷器的生产也随着突破性,得到了发展。而这为宋代的瓷器的繁荣昌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钧瓷在宋代时就腾空而起,一跃成为汝瓷、官瓷、哥瓷、定瓷之首。这就是宋代的“五大名瓷”。从钧瓷的根源上,我们不能不提到,唐代瓷器家族中的唐花釉瓷。在考古的过程中,人们在神垕的唐窑遗址里出土了一部分唐窑的残片,该残片的釉色为褐色,釉面上有彩斑,有天蓝、乳白、月白等,这就是最初的窑变釉。在宋代,工匠们经过了长期的探索,反复去升级窑变的技术,才终于迎来高质量的窑变产品。最初,窑变的钧瓷一直为皇帝专有,平民老百姓是不允许触碰的。由于宋代钧瓷出品率,尤其是优秀的作品很少,所以在当时制作成本就很高。在当时的钧窑里普遍的使用了(双乳状火膛型)柴烧窑炉。这种窑炉火网面积大,能够让烧柴快速燃烧,温度上升很快。窑内的温度分布均匀,这都为窑变的效果形成了有力的条件,加上合理的釉料配方,就创造了铜红釉、茄皮紫、海棠红、丁香紫、朱砂红、玫瑰紫等,釉色就开始了多样的变化。

从窑变的釉色来看,可以分为三大类:(1)窑变单色釉,有月白、天青、豆绿、湖蓝等;(2)窑变彩斑釉,以天蓝红斑或乳白紫晕;(3)窑变花釉,有:海棠红、霞红、木兰紫、丁香紫等。

在窑炉里,在火的作用下,这些器物上的釉酱在竭力的发生着变化,等到出窑时,我们就看到了“千钧万变,意境无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我们看到了平静、光滑、肥腻的样子,而有一些釉层,会在烧成初期或者干燥的时发生干裂,后期填补的这些裂缝,这就是很是好看的“蚯蚓走泥纹。”在现在的人们,还是很推崇这种纹路。在宋代出产的钧瓷,器物造型都非常规整,古朴、优雅。胎壁厚薄均匀;同时品种类很多,从生活用具如枕、炉、壶到碗、盘、碟等再到观赏摆件。可以说包含了宋代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钧瓷之所以能得到厚爱,得益于皇家的竭力推崇,尤其是宋徽宗,每年定做30多件精品,进贡给皇家,其余必须砸碎深埋。在宋代,钧瓷的颜值,一直处于高高在上。它的釉厚、乳浊度高,从来不会露底,雄厚深沉是其主基调。釉质有如玉般的温润感,散发柔和的乳光,好像有一层云在它的身上,使他优雅大方。在我们此刻鉴赏的钧窑紫斑碗,可以看到,有乳光,茄皮紫,朱砂红,釉厚润,肥腻,内中的紫斑格外让你冷静,心动,古雅。多样的感觉让你感觉到艺术的享受。宋代的理性,对生活高品位追求,尤其是内在的精神需求,可以说是历朝说没有的,包括活在当下的我们。

第一,碗的整体胎体,外观上很有艺术的气息。上半部的三分之一,圆整,过了这三分之一部后,再往下,慢慢地往里收、往里缩敛,但是幅度不大。只是收到了一半高度后,才开始加大了收敛的幅度,往里的倾斜度猛的加大,再加大,一直到收到低端圈足为止。方罢休止,在接近圈足的区域,有一小块瓜子大小的露出了底胎,这时你可以看到它周围釉的肥厚,釉的流淌。同时,底胎的本色,可以说是一览无余,与圈足形成一致的对比。圈足的内部施了一层釉,但不算厚。该碗整体形状像斗笠碗,只是说它向下,向里收的幅度要小要柔和,正体的艺术美感更足一些。圈足的内部釉。太不均匀,且有近似的一个圆圈,没有釉,该圆圈明显是不规则的,圆圈的内部有一处很大的多余区域没有釉,而且这个小圆圈竟然是没有接住口的。圆圈的内部露胎,是没有釉的。整个圈足的内侧沿,没有釉,外侧沿也没有釉。从这些迹象可以推测出,当时器物是正上方向搁置烧造的,底部圈足内施的釉由于被搁放的接触物,无规则,自然被搁分开了。从碗的内部看,如果俯视,你会发现碗里圆、宽、深、大,这样就明白了它外部为何向里向下收敛的幅度为何如此缓慢、柔和。底部正中的洼陷是那么小,可以说很是恰如其分。追求艺术的美就在这个外形的过程中,可以说,宋人在一点一滴的去打造细节的美。

我们再看它的图案。从整体而言,碗的图案古雅大方,窑变的色斑,很是令人舒服。碗的外部的4处规则不一致大小的玫瑰紫斑,有招人夺目之感。这4个紫斑块,在碗的外部,高度上基本一致,首尾近乎相接,其中有2块比较大,有2块较小。2个大块之间,有一个像漂浮在空中的浮云,它的左部分区伸出了一个两端较细,中部稍微大,而且凸起的触角,像一个有力臂弯,角度稍稍向下、向自身的方向弯曲,而更妙的是,在臂弯的下方,有一块较小的紫斑,形状极其像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小蝙蝠。这不能不让你拍案叫妙。另外的两个较大的紫斑块,也像不规则的浮云,在碗的外部釉面上,高度上是几乎一致。重要的是,这两个紫斑块的面积大,几乎一致,除了形状不相同外。外部的紫斑块,浑然一体,但又互不相连。深厚的褐色釉地,间或有许多的开片,岁月的沧桑,时光的打磨,自然的包浆。加上4块颜色佳美的玫瑰紫斑,让你不得不去感叹宋人技艺、艺术、精神的高度融合。

我们再俯视碗的内部。碗的内沿、底部有6块大小不一的紫斑块。有一块最大,有三块大小接近,有两块,较小。其中,最大的一块,三块大小一致的,最后是最小的。基本上在一个高度上。剩余的一小块,接近在碗底正中的边缘。其中最大的一块,下方有3个小釉滴,好似大块紫斑块滴下的了水珠。而这3个泪珠下,就漂着一块浮云状的紫斑,而这块紫斑的形状,像极了一只正在飞舞的蝴蝶。碗的内部有6块大小不一的紫斑块,看起来比外部的斑块,色泽上显得更为粉亮,粉紫。由此让人感觉到,外部碗壁的紫斑,让你厚重高古。而碗的内部就让你有一种别有洞天的感觉。碗的内壁,紫斑的色泽,排列,尤其是其中的一块紫斑,接近了碗底的正中,加上三个水滴状的小紫斑,立马使你感到,层次上出现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是,接近碗底正中的那块紫斑,让你心动,怦然不已。你能想到多少呢?豁然间,笔者想到了汉字的“心”,这是一种巧合吗?3个小水滴,不约而同地滴向了碗的中心,中心的边缘上有一小块紫斑,类似像一只飞舞的蝴蝶。如果把这些联系起来,是多么美好的一幅画面。每个人的心上,都有温柔之处,可以轻松的地方,时时让你温暖如春。心儿,就像在花间飞舞的蝴蝶啊!

我们整体浏览了一遍碗钧窑玫瑰紫斑碗,领会到了宋代人们的精神追求。再次感谢文物商店的前辈们,他们历尽辛苦收购了这件一级文物,才让今天的我们重新学习到了宋代钧瓷的独有魅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审美水准,同时,笔者把它的内在的美和外在的秀美推介和展示给大众群体,以期提高我们民族的艺术修养层次和鉴赏水平。

猜你喜欢

钧窑紫斑窑变
斑斓釉画的美丽窑变
写意泥性·黄河印迹·钧窑瓷板
窑变刻瓷,工巧合一
孔家钧窑 国礼精品钧瓷作品
特色窑变组壶
西门亚军作品精选
紫斑鱼的愤怒
紫斑鱼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