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国巡回画派在民国时期的传播

2018-01-02张坤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民国时期传播

张坤

摘 要:俄国巡回展览画派所蕴含的深厚思想内涵对中国油画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论文首先介绍了俄国巡回画派在中国的传播历程,然后从巡回画派作品中所具有的民族性、人民性、生活性以及思想等方面,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进行客观解读。

关键词:俄国巡回画派;民国时期;传播

中图分类号:J209;5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3-0057-01

民国,是一个风雨飘摇,交织、汇聚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时期,巡回展览画派以其浓郁的民族性、人民性以及生活性成为当时中西方美术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油画这一西方“舶来品”在中国美术发展里程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俄国巡回画派在中国的传播概述

民国时期是中国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关键时期,西方外来之物如过江之鲫,涌入国民的日常生活。同时,民国时期也是一个思想、政治动荡的时期,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为代表的民主主义者掀起的“新文化运动”促成了新思想、新理论的广泛传播,带来了大好机遇。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震動了世界,也让中国在革命的道路上找到了民族解放和复兴的希望,苏联文艺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这也是巡回画派艺术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政治前提。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不仅向苏联派遣学习艺术的留学生,而且邀请苏联画家来华讲学,在这段时期内,巡回画派的艺术在中国有着特殊的礼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继承了巡回画派的苏派,尤其是以列宾等人为代表的绘画方法,更是广泛流传。

二、民国时期的传播

(一)思想的传播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推进,俄国巡回展览画派中所体现的劳苦大众对于穷困生活的不满与无奈,以及对于革命的一种无限崇敬,非常契合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现实困境,以及在西方列强压迫下的中国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现状,一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深刻地记录了当时俄罗斯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写实主义的画风至今依然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通过描绘下层人民悲惨的命运反映社会现实,在列宾的一些革命题材的作品中尤为显见。在苏里科夫和列宾描绘当时社会文化艺术界名流的作品中,绝非简单地描绘一些文化名人,而是从中传达出一种道德精神文化,他们的画作具有一种深刻的文化意蕴,融入了真善美的思想内涵。

(二)民族性的传播

俄国巡回展览画派自兴起到发展,其画作均深刻地体现了现实主义艺术思想,而这一思想与我国当时所寻求的现实主义艺术道路相互吻合。俄国巡回画派的作品中对当时的俄罗斯风尚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反映了俄罗斯民族深厚的现实文化精神内涵。在巡回展览画派大师手里,俄罗斯油画的发展体现了另一种本土语言的表现力,其油画语言不同于西方其他国家,画面轻松自然、富有节奏,探索出了其民族独特的风貌,直接运用厚实的肌理表现人物的独特性格,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巡回画派的画家在本民族艺术语言方面的建树给当时中国先进的思想领导者带来了深远的积极影响。

(三)人民性的传播

高尚的人民性是巡回展览画派作品表现农村风俗景观较为常见,画家能够站在人民的立场,通过作品描绘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因而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不论历史画还是风俗画,均流露出对于劳动人民的赞誉和对于革命人士英勇无畏的颂扬。而俄国巡回画派对当时中国的社会影响,不仅如此,对现实的形象刻画也让油画成为爱国人士“救亡图存”的工具。1925年,“五卅惨案”成为当时反帝国主义爱国运动五卅运动的导火索,1928年,徐悲鸿在福州绘制的《蔡公时济南被难图》历史画记录了“五卅惨案”发生时的悲惨情景,为牢记历史、鼓舞士气起到了一定作用,这也成为当时民国时期油画风格的主流。

(四)生活性的传播

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中,无论是人物画、风俗画还是风景画,均流露出俄罗斯民族强烈的生活气息,但也离不开印象派对其的影响,画家直面大自然,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搜寻素材进行创作。虽然历史画在生活中没有原型,但其源于生活,因而具有生活气息、真实性,绝非主观臆造,而是画家长期深入生活、搜集素材、辛勤耕耘的结果。如列维坦的画作《三月》中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俄罗斯乡村场景。而在当时的中国,军阀割据、通货膨胀,没有稳定生活来源的艺术家们为生计奔波,无法正常的学习与创作,但是,在这样艰难与混乱的年代,这些充满情怀与理想的画家们反而更加的发奋与努力,将油画融入于生活,并利用油画带来的新的工作方式,如各种张贴画、广告画以及月份牌的绘制,摆脱了以往只能担任油画教师的窘况。

三、结语

在新时期,为了走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油画之路,我们应重新思考和借鉴巡回画派所蕴含的现实主义精神,与中国特有的文化审美相融合,创作出具有中国气派,能够适应于时代发展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南渊涵.重识巡回画派[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4.

[2]张森.民国时期中西融合的油画创作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16.

[3]余昭.浅谈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J].美术教育研究,2016(12).

猜你喜欢

民国时期传播
民国时期新蔡的圩寨
民国儿童图书馆的发展及其当代启示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