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禅意壶与禅茶文化
2018-01-02蒋勇
蒋勇
摘 要:紫砂壶的诞生,是为茶而生。从北宋初创之大壶煮水、盛水之用,发展到明清时案头泡茶瀹茶之小壶,随着饮茶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中华茶文化内涵丰富,其与儒释道密不可分,紫砂壶作为茶具中的一份子,其文化内涵丰厚,与佛教缘分甚深。艺人们将自己的思想和意境表达于紫砂壶之上,更将中国传统禅文化、茶文化、紫砂文化相结合,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紫砂壶的兴盛与茶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紫砂壶是因茶而生的。古人说,禅茶一味,茶道与禅相结合,便在品茶中感受茶禅的奇妙魅力。
关键词:紫砂陶;佛教;禅;茶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3-0044-01
千年陶都,紫玉金砂,紫砂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存在方式,“方匪一式,圆不一相”,形成了集实用性、艺术性、收藏性等具有艺术文化价值的艺术品珍品,成为陶瓷艺术的一朵瑰丽奇葩.紫砂壶从传统的工艺品,逐渐发展成为现代艺术市场上炙手可热的现代紫砂艺术珍品,一方面是因为紫砂具有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特征,同时又具有时代性特征的文化艺术符号;另一方面是因为紫砂陶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内在的文化艺术元素与实用收藏价值不断地被发掘。
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可清晰地看到由佛经翻译所表现出来佛教的特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特点.佛教在中国又延伸出另一种体现了佛教生命伦理的禅宗思想,《禅意壶》正是禅与紫砂壶实用性的巧妙融合,古人说禅茶一味,茶道与禅相结合,“人问禅师何谓佛法,禅师说喝茶去吧。”所谓禅茶一味,就是要通过茶去领悟禅的定义。宋代诗人苏轼在《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中写道“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这句诗形象地描绘出了当时士大夫们把盏闻香的生活意趣,安静、平和、自在、喜悦,从而清除凡尘之杂念,使得身心安然。紫砂艺人们将自己的思想和意境表达于紫砂壶之上,更将中国传统禅文化、茶文化、紫砂文化相结合,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
此款《禅意壶》便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新颖元素改良而成,造型规整,壶身为筋纹莲花瓣。圆融中更具古韵,禅意悠悠,意境也通过茶壶得以传播。壶身柔中带刚,线条柔美,圆融有力,简洁明快,沉稳而不凝滞,也不绝突兀。整个壶体自壶钮开始蜿蜒而下,弧线渐渐张开,经过壶盖、壶肩逐渐扩大,至壶体中间趋于饱满,至壶底为最,然后收势与壶底。壶盖为截盖,盖与壶融为一体。壶嘴三湾微微翘起,壶把似耳,线条简练,直中带弧,饱满圆润,身筒稳定中暗藏变化。壶钮是一滴小圆盘造型的宝珠钮.造型典雅古朴,似有一股诗意在其中,略带神秘感,显得高贵迷人,与古老的禅蕴相一致。为整器增添了一份柔美与雅韵。
《禅意壶》以线条取胜,古朴简练,却不乏品质。人生如茶,饮茶时也许会感觉苦涩;待到回味时,却会让人体会到甘甜。茶中有禅味,而禅道,也经由茶得到释解,茶与禅的神韵结,又通过艺术加工的形式.既展示了紫砂艺术的瑰丽多姿,也形象注释了“茶禅一味”的精,汇集了各界名家的智慧。净化心灵,传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也能感受到茶禅的奇妙魅力。
俗语云“茶禅一味”,而紫砂壶作为最宜茶的茶具,從一定程度上说正是因为它亦深具禅味。现代紫砂艺术迎来了其鼎盛繁荣时期,它的造型、装饰、工艺等皆得到了飞速发展,而在此其中紫砂的“禅意”二字屡被提及,甚而有人以“禅意紫砂”来界定某一类型的紫砂艺术造型。因此,时至今日对于紫砂“禅意”进行一定的研究归纳,对于紫砂艺术的未来发展深具积极意义。
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丰富多彩的文化分支则进一步细化了文化内容,这其中,祥瑞文化、禅文化等都是不得不提的精髓。
几千年来,它们不断完善而改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并成为一个个标志性的文化符号,烙印在人们的意识和心中。
文化是一种相对抽象的存在,而要具象地表现它,则需依托各种艺术形式来进行精妙的转化,发源于宜兴的紫砂陶艺,便是一门十分优秀的技艺,独有的紫砂矿土加之特殊的制作工艺,以及不断丰富的紫砂文化,都推动着紫砂陶的发展壮大,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和一处寄托,将深刻的文化内容完美而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时至今日,宜兴紫砂正不断展示着独特的魅力,令人爱不释手。
参考文献:
[1]徐秀棠.中国紫砂[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史俊棠,盛畔松.紫砂春秋[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1.
[3]韩其楼.中国紫砂壶全书[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