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8-01-02杨柳
杨柳
摘 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能只讲策略,策略只是教学工作的层面内容,如果学生不能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再精心准备的课件也是毫无用处,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再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促进课堂教学高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兴趣
一、注重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新颖性、创新性是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桥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前途,同时也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有效、有利地学习就成了教学过程中的关键。
创设情境,使学生愿学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师的课题语言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的教师是运用语言的高手,可以用自己的独特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富趣味性和幽默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使他们能主动地配合老师上课,而不会产生厌烦的情绪,从而达到一个好的学习效果。还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图片、实物及学生情感体验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想象力。例如:“认识时间”这一课属于概念课,趣味性较小,很容易出现“满堂好灌”。我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就创造了一个“参观动物赛跑”的情境:一个漂亮大钟的时针和分针分别在上面画两个小动物同时都指向12,电脑快速演示跑一圈,观察谁快;接着介绍钟,让学生区分时针和分针,并引导学生发现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大格,通过动手操作练习让学生学会认识和拨整时。在学生理解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想想如果分针走半圈,时针应该走多少引导学生探索中发现时针是走半大格。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些特殊的钟面上来,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也以动物比赛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接着在教学例题或是反馈练习,都以“同学之间比赛”、动手操作、怎样合理安排时间作为线索贯穿起来,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有趣情境中认识整时半时,理解整時半时,运用整时半时,学得轻松,心情愉快。
二、引导思维,激励学生乐学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条件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他们必须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去思考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在和学生的交流中产生共识,帮助他们一点点的构建认识结构,我相信在大家的快乐的氛围和有效的推论中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和收获。也许有时候他们所说的离你想要的有很大的差距,必要的时候还是要有教师自己来解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收获。在很大的程度上大大提高综合解题能力,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积极的学习。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例如:教学“8加几”这一课,我先出两道9加几的口算题,请学生口算,再请学生编几道9加几的算式,并要算出结果汇报,说出算理。在这些练习结束时让学生想想能不能编出8加几的算式呢?你能说出它的结果吗?接着又让学生讨论:“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让学生多说说自己的算法。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扶”的少,学生创造的多,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体现出教育教学的价值。
三、学法的培养与运用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障
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需要。我国古代教育专著《学记》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这里的“善学”就是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如,学习“9+8”,教材出示四种不同的算法,让我感受到应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种种方式的探索。探索中,全班同学都想出办法解决了问题,方法远不止课本上四种。面对不同的算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充分交流,学生在倾听中比较,再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它是怎样算的?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进一步熟练运用计算方法。说算理的过程,是学生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算理的过程。既尊重了从学生角度出发的教学理念,又培养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方法。
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融洽的关系,要求教师首先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要使学生尊重你,信服你,钦佩你,就必须用高尚的道德行为影响学生;用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用自己的爱心感动学生;用生动风趣的教学语言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其次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亲近学生、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学生对老师是真诚尊敬的,充分信赖的。讲课时,要尽可能地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程度地和每一个学生发生心理上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他们每一个对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为师生进一步接触创造有利条件。如果老师不尊重学生,不爱护学生,学生就会产生反感,甚至厌恶。这种反感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从而引起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反感。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严格的,但不能发脾气,教师通过与学生广泛的情感交流,融洽师生关系,来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使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尊重学生,为了提高课堂质量,教师必须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荣臻.关于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若干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35(25):102-106.
[2]杨树敏.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1,44(23):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