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初中阶段学困生的客观存在性
2018-01-02陈劲松
陈劲松
摘 要:每一个阶段,都会有学困生的存在,对于教师来说,难度最大的工作不是如何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亦或是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而是如何有效的对班级内存在的学困生进行改造。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特殊的年龄段决定了学困生的特殊性。下面,本文就初中阶段的学困生展开具体的叙述。具体包括学困生的客观存在性研究,以及对相应的形成因素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学困生;初中阶段;客观存在性;形成因素
对于教师来说,可能最为烦恼的就是班级内学困生的存在,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学困生的存在深感无奈,甚至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刻意避开对于学困生的改造工作。这严重违背了教师的职业准则。作为教师,就要客观的面对学困生的存在。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人生观和价值观尚且没有完备的形成,包括这个阶段的学生情绪波动比较大,所以初中阶段的学困生改造工作对于教师来说难度比较大。
一、学困生的具体界定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学困生的具体界定。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仅仅一味地认为成绩较差的学生才是学困生。其实并不然,根据专家的研究分析,得出学困生的具体定义:没有明显的生理上的缺陷,但是智力与相应的实际成就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个概念笼统的说明了学困生的具体含义,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类型。
1.双差学困生。
双差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说学生在学习方面和道德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成绩不够理想,同时存在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包括不良的思想。
2.学差型学困生。
这部分学生也就是说学习成绩比较差,但是可能会存在各种不同的因素影响。这部分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但是生活品行比较优良,对于学习的态度也比较积极向上。
3.品差型学困生。
这个类型的学生也就是说学生虽然成绩很好,但是品质较为低下,思想也不够端正。
二、学困生的形成因素分析
由于当前复杂的生活环境,学困生的形成因素可能包含多方面的,也就是说,学困生形成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学困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1)智力方面。不可否认,学生们在智力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能是导致学困生存在的一大因素。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即使是受到同一个老师的讲解,练习了同一本习题,学习了同样的时间,学习的效果也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毋庸置疑,对于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强,学习的能力也较强。而对于智力水平不够高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某些观点可能理解上就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2)青春期的影响。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情绪波动比较大,同时对待周围的事物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喜欢特立独行,喜欢标新立异,更喜欢表现自己。而这个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学生又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他们的身边,可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或事,包括不良信息的影响。
2.家庭方面的因素。
部分家庭对于学生的要求可能比较随意,也就是说,部分学生在家中就像是“小皇帝”的角色,做什么事情都是随心所欲,而家长也是见怪不怪,对于孩子犯下的一些错误也仅仅是一笑了之,并没有真正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导致学生以小见大,从小事中养成危害较大的生活品行。
另外就是部分家庭对学生的教育观念存在偏差,对学生的未来大包大揽,甚至放下话已经给孩子找好某个事业单位的工作,导致学生对于学习存在消极心理,不思进取,甚至部分学生在校内无所事事,觉得无聊就刻意与教师作对,甚至违反校规校纪。并且引以为乐。
3.社会因素。
由于当今时代存在急功近利的情况,对于学生的成绩过分重视,评价一个学生也仅仅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标准。同时,由于當前社会中“唯学历”的影响深远,人们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这种心理上的影响,仅仅追求成绩上的优秀,甚至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对于自己存在的问题不以为然,认为成绩好足以代表一切。
另外就是,当今时代对于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甚至部分学生无法承受这种重压,就像弹簧一样,超过了极限程度就无法再返回原状。
总结来说,学困生存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学困生的改造问题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要面对的,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自己独立的想法,所以,处于初中阶段的教师在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参考文献:
[1]马思文:浅析初中阶段学困生的研究策略[J].华章2017年1期.
[2]李伯谦:初中教学阶段针对学困生研究的思考[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B)2017年5期.
[3]张新杰:初中教师学困生改造途径分析[J].中国教育2014年1期.
[4]王琦纯:初中阶段对于学困生改造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