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门今尚在 滟滪已无堆
2018-01-02陶灵
陶灵
滟滪堆是瞿塘峡夔门前江中的一座巨大礁石,又称犹豫石、燕窝石,川江人惯称滟滪堆,自古不乏诗文吟诵,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曾有诗云:“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今天更多的人知道滟滪堆,是读了高中语文课本中刘白羽的散文《长江三日》后,记住了朗朗上口的民谣《滟滪歌》:“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猴,瞿塘不可游……”
每年冬季至来年初夏的枯水季节,滟滪堆显露江面20多米,远看如牛如马如象,江流被阻挡后向四面扩散,形成巨大的逆向间歇性泡漩,宽达20至30米,并且滟滪堆后面还有巨大的回流。船到这里,如离弦的箭,不识水性的驾长想远远地避开,哪知紊乱的泡漩水或回流往往改变行船航向,使行船正好撞上去,顷刻间粉身碎骨。夏季川江汛期,滟滪堆或潜入江中,或冒出江面如龟背,江水波浪滚滚,泡漩重重,南宋诗人范成大形容是滟滪撒泼,正张开血盆大口,吞噬行船和桡胡子(船工),每当这时,“瞿塘行舟绝”。
1958年3月30日10点,毛泽东乘坐“江峡号”轮船经过滟滪堆时,船长莫家瑞念起了在川江上流传了千百年的古歌谣《滟滪歌》。毛泽东听后,问陪同的有关同志:千百年来,滟滪堆阻碍川江航运安全,何不炸掉它?
之后不久,滟滪堆被纳入川江航道整治计划。
整治滟滪堆是用爆破的方法炸除。担任施工队长的人叫郑康年,他出生在湖北秭归县青滩镇。10岁那年,因当地航运业不景气,他父亲为了生计,在川江洪水的禁航期,冒险送一批竹缆到上游的巴东,途中突遇大风雨,被卷进漩涡溺亡。为减轻家里的负担,郑康年退了学,开始拉船、舀鱼挣钱。他当时非常憎恨、诅咒这险滩恶水,幻想有朝一日制服险滩。
1954年,川江航道整治总队到秭归县招工,在桡业工会做宣传和治保委员的郑康年报名入了队,去北京水利部学习爆破技术,然后和治滩队的同事们一起,亲手炸掉了当年害父丧命的险滩八斗滩。
1959年12月1日,郑康年领着施工队的10多名干部工人,来到滟滪堆的北岸山坡。
滟滪堆呈蘑菇形状,多面临空,是采用硐室崩塌爆破法(将大量炸药集中装填于设计开挖成的药室内,达成一次起爆大量炸药,完成大量土石方开挖或抛填任务的爆破技术)的最佳对象,爆破后的岩石碎块,直接塌入几十米深的江底。
12月4日,工人开始在迎水面的石壁上开挖平硐,洞口离当时水面高约1米,硐开挖进深5米至7米后转弯,再開挖支硐和药室。硐室开挖采取爆破掘进,先风钻打孔,然后爆破,再出渣。
硐室全部开挖成形用了7天时间,12月11日夜间开始装药,共装药3500公斤。第二天下午3点25分,通电起爆,“轰”的一声巨响,滟滪堆向背侧倒塌,夔门前的江面上掀起巨大的水柱,霎时,如牛如马如象的滟滪已无堆。
为满足大型船队和拖排的航行要求,1960年12月18日,川江航道处再次对滟滪堆进行清底爆破,炸礁270立方米。民谣里“瞿塘行舟绝”的情形终于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