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棍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模式的发展分析

2018-01-02四平市青少年体育学校吉林四平136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24期
关键词:曲棍球体教后备

□ 潘 丹(四平市青少年体育学校 吉林 四平 136000)

曲棍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模式的发展分析

□ 潘 丹(四平市青少年体育学校 吉林 四平 136000)

曲棍球后备人才是曲棍球运动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虽然我国曲棍球国家队在国际赛事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从优秀运动员储备上来看,暴露出后备人才匮乏、文化水平偏低的问题,不利于曲棍球运动项目在我国体育事业中的良性发展。本文从分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入手,对曲棍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模式的应用原则以及发展策略进行探讨,期望对构建起完善的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有所帮助。

曲棍球 后备人才 体教结合模式

1、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曲棍球运动开展时间较短,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远远落后于我国传统优势球类运动项目,如乒乓球、排球、羽毛球等项目,导致曲棍球后备人才十分稀缺,成为了阻碍该项运动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现阶段,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1、后备人才启蒙教育相对滞后

相比较其他国家而言,我国曲棍球对后备人才培养的启蒙年龄较晚(如表1所示),未能营造良好的启蒙教育氛围,使得我国大部分曲棍球运动员均来源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从我国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渠道来看,以省市业余体校和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为主,导致人才培养渠道过于单一。其中,由于业余体校在运动员训练与文化课程学习方面未能做好协调工作,所以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质疑。

表1 不同国家曲棍球运动人才培养启蒙年龄比较

1.2、运动训练与文化课程学习相脱节

我国各级体校的办学经费有限、办学质量不高,在培养曲棍球后备人才时,将提高运动成绩作为中心任务,没有为运动员安排充足的文化课程,导致曲棍球后备人才的文化素质偏低。尤其在曲棍球运动员结束职业生涯之后,因其文化水平较低,所以难以寻找到后续发展之路。这也成为大部分家长不愿意选择业余体校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而导致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规模无法扩大。

1.3、教育系统在后备人才培养中乏力

表2 国外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

从国外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中可以看出 (如表2所示),国外非常重视学校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中的作用。但是,从我国教育系统发展现状来看,我国中小学阶段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并不重视体育人才的发掘,埋没了曲棍球运动人才。同时,在各级体校中,有运动天赋的学员被入选专业队,而很少选择就读于开设体育专业的高等院校,导致教育系统在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方面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曲棍球后备人才实施体教结合模式的原则

体教结合是科学培养竞技体育运动员后备人才的重要模式之一,将其引入到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中,能够有效改善上述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促使体育与教育紧密结合,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曲棍球后备人才。

2.1、促进后备人才全面发展

体教结合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要以曲棍球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任务,通过将体育与教育相结合,一方面加强后备人才的竞技水平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另一方面重视后备人才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满足曲棍球后备人才的发展需要,提高后备人才的文化素养。

2.2、遵循体育与教育规律

在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中,体教结合要转变体育训练与文化课教学简单结合的做法,而是要在综合考虑后备人才年龄段特点、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实践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体教结合计划,开展针对性的体育与教育活动。如,在少儿体育运动学校、曲棍球业余俱乐部、曲棍球专业队等人才培养机构中,要安排不同的体育训练内容和文化教育内容。

2.3、促进运动员与体育事业共同发展

体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全面考虑到运动员终身发展需求,通过体育与教育相结合,培养曲棍球后备人才的生存技能,使其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以利于曲棍球运动员退役后能够另谋出路,解决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如此一来,既可以促使曲棍球运动员积极参与各项训练,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又能够为运动员转行发展提供素质与能力保障。

2.4、做好教育与体育的对等衔接

体教结合要打破竞技体育与教育的界限,为经过教育系统培养的曲棍球后备人才提供进入职业队、国家队的渠道。国家要重新审视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之间的关系,实现体育与教育的双线合并,既可以使业余队、专业队的曲棍球人才通过教育途径进入高校完成学历教育,也可以使高校曲棍球人才进入职业队和国家队。

3、曲棍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模式的发展策略

3.1、编制曲棍球训练与教学教材

我国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要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将体教结合的重心放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在该阶段开展曲棍球启蒙教育,激发学生参与曲棍球运动项目训练的积极性。为了推动曲棍球运动步入教育常态化的运行轨道,我国应编制曲棍球训练与教学教材,针对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发展需要,在教材中融入与此相适应的体育素材,以填补青少年曲棍球训练的教材空白。如,在小学阶段的曲棍球运动训练中,可适当缩小6人练习场地、缩短球杆,或采取自制简易球杆的方式节省体育教学经费。

3.2、加大教育系统对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

体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重视教育系统的作用,充分整合教育资源,为培养曲棍球后备人才提供文化教育保障。具体做法如下:其一,确定后备人才培养目标。中小学校要将曲棍球运动项目纳入到体育教学内容中,降低人才准入门槛,吸收有曲棍球运动天赋、运动热情、运动潜质的学生组建曲棍球兴趣班,对这些学生进行启蒙教育。其二,倡导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相结合。各级体校要对办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在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方面,要处理好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的课程安排,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文化课程学习时间,要求运动训练时长每周不得超过20小时。其三,加强对运动员的培训教育。为解决职业曲棍球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难问题,国家应重视对曲棍球运动员的文化再教育,充分整合高等院校教育资源,让运动员接受文化课程学习,若运动员的所有课程学习成绩能够达到高等院校的考核标准,可颁发相应的学历证书。

3.3、采用科学的体教结合人才培养方法

在体教结合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中,应采用科学的训练与教育方法,具体如下:其一,开设曲棍球体育课程。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讲解曲棍球技战术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对曲棍球运动形成初步认知,激发学生参与曲棍球运动训练的兴趣。其二,选派专业教练员入校组织训练。地方体育局可根据学校开展曲棍球运动的情况,选派专业教练员到校指导和组织体育训练,训练时间以学生的业余时间为主,不耽误学生的文化课程学习。同时,还要让专业教练员指导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实现体育与教育的无缝对接。其三,利用节假日组织训练。学校可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运动员参与曲棍球运动训练,保证训练的系统性、科学性,使学生运动员不断提高曲棍球竞技能力。其四,完善学校器材设施。学校在开展曲棍球运动项目的同时,要投入充足的经费建设相关器材设施,为学生提供参与运动的物质条件,避免曲棍球训练停留在体能训练层面,而是要拓展到实战演练中去。

3.4、提高曲棍球教练员的综合素质

各级体校应当针对曲棍球教练员队伍现存的主要问题,采取合理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加以解决处理,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曲棍球教练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首先,应对选拔机制进行改革,各级体校应当面向社会招聘综合素质高、个人能力强的教练员。可采取先聘用后考核的方法,看教练员能否胜任工作,若是对选聘的教练员比较满意,则可适当降低选拔标准,由此可为教练员队伍增加新的活力,并缓解曲棍球教练员紧缺的问题。其次,对在职的教练员应当强化继续教育,各级体校应建立健全岗位培训制度,编制合理可行的培训计划,并对培训内容加以明确,同时,还应规定统一的培训时间及考核标准,避免培训过程流于形式。通过培训可以使教练员掌握曲棍球训练领域的前沿动态,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此外,各级体校应当规定曲棍球教练员必须持证上岗,由此可以提升教练员的整体水平。最后,为使曲棍球教练员队伍能够保持稳定性,各级体校应当逐步提升教练员的待遇,通过提高工资水平,增加教练员的收入,由此可使教练员的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当教练员的生活问题和后顾之忧得到解决之后,他们势必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岗位工作当中,带着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曲棍球教育,由此可使训练效果和质量随之提升。

4、结论

总而言之,我国曲棍球运动面临着后备人才匮乏、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必须加快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倡导体教结合模式。在体教结合模式下,要将后备人才培养延伸到中小学教育阶段,改革各级体校的教育体制,积极探寻教育与体育相结合的路径,,从而扩大曲棍球后备人才生源,提高曲棍球后备人才文化素质,满足我国曲棍球运动良性发展的需要。

[1]李英文,岳青.制约辽宁省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发展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5).

[2]德力英.曲棍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以天津男子曲棍球队为例[J].运动,2014,(3).

[3]陈金凤.江苏省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4,(10).

[4]李荣,徐勤儿,于楼成.中、荷、澳三国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对比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9).

[5]胡连江.中小学曲棍球人才梯队培养模式探索[J].体育教学,2016,(7).

[6]张益萌.四川省女子曲棍球运动员培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2.

G849.1

A

1006-8902-(2017)-12-SY

潘丹(1983-),女,吉林省白山市,本科,一级教练,研究方向:曲棍球相关研究。

猜你喜欢

曲棍球体教后备
对曲棍球比赛中短角球进攻得分重要性的探讨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女子曲棍球队运动损伤因素及体能训练干预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中国体教融合推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浅谈体教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