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教育救国”思想下的高校课程设置分析

2018-01-02

潍坊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救国思潮设置

李 晓

(浙江师范大学,)

民国“教育救国”思想下的高校课程设置分析

李 晓

(浙江师范大学,)

清末外敌入侵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教育救国”思想。在这一思想下,教育成为了爱国之士复兴国家抵抗外敌的寄托和希望,而这一思想也一直主导着中国近代教育的兴办。不同于晚清时期的“教育救国”思想,民国时期的这一思想具有更为独特的时代特征,对民国时期高校的课程设置有着一定的关联。本文在分析“教育救国”思想的基础上,将从利弊两方面分析民国“教育救国”思想对高校课程设置的影响,并延伸性探讨社会主流教育思想对高等教育的启示。

教育救国;高校课程设置;高等教育;教育思想

一、民国时期“教育救国”思想

(一)“教育救国”思想发展简述

“教育救国”思想产生于晚清时期,这一时期是一个充满了对峙与挑战的时期,内有政府腐败、国力衰弱的重重问题,外有日渐强盛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虎视眈眈。这时闭关锁国的中国犹如一颗内部已经空亏,只剩一个皮壳的核桃,列强的入侵在这个核桃上破开了一个缺口,国家命运岌岌可危。这时爱国人士开始反思,为什么列强可以如此轻易就凿开了中国的缺口,并通过这个缺口在我们的领地上肆意妄为。维新派认为这是旧的机制的陈腐。需要通过政权内部的调整来补齐这个缺口,然而这样的想法最终却抵不过千年的封建根基,最终失败。之后再到洋务派,他们可以说是“教育救国”思想的真正萌芽者,他们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并兴办了各种各样的实业学堂,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在中国近代的各个领域有着卓越的成绩。无论是“中体西用”还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实质上都是“教育救国”思想的最初萌芽。

民国时期的教育“救国思想”更加成熟起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人们的思想也开始得到了解放,西式的新理论新观点开始被更多的人接受,西方独特的高等教育大学也成为了被人们接受的新式学校。另外新文化运动进一步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人们开始认识到,国家的昌盛离不开优秀的人才,而优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质的教育。民国时期的中国还是处于外敌不断骚扰的时期,面对外来侵略者守护中国的任务依然艰巨,思想觉醒的中国人开始自主的寻求救国良方,“社会各方面各部门种种事业之推动支持。均有赖于适当之人才。”“人才之培养,系惟大学教育之责。”[1]爱国者们将希望托付给了教育与人才,希望教育的振兴带来国家的强盛。

民国后期,战事焦灼,“教育救国”思想被搁置,“抗日救国”成为了主要思想。抗战结束后,外国侵略者被赶出中国,近代一直困扰着民族存亡的外患问题到此消除,“教育救国”的呼声也随之销声匿迹。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着世界的经济飞速增长的新形式,这一思想被发展成“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这一思想战略可以说是“教育救国”思想在新时代的延伸。

(二)民国时期“教育救国”思想的新特点

与清末的“教育救国”思想相比较而言,这一思想在民国时期产生了很多方面的变化,思想的影响力也更为强大,影响范围也更加广阔,具有清末时期不具备的一些新特点。

首先,民国时期的“教育救国”思想由民间发起,挽救的“国”是中华民族而非封建统治。清末无论是维新派还是洋务派,“教育救国”不过是中央集团想要拯救和维护封建统治的手段,因此在“救亡图存”的影响下创办的福建船政局、广州电气局、京师大学堂等学校,都是由政府一手操办起来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人才,挽救摇摇欲坠的晚清政权。“教育救国”思想发展至民国,封建政权被推翻,民众的救亡意识开始觉醒,救亡的危机感产生于广大的民众,于是一些教育家、思想家开始倡导“教育救国”,并自主地开展教育事业。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学校、育才学校,职业教育有蔡元培在全国各地开展的职业学校,以及张伯苓开办的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大学。这些民间人士的爱国热情、教育实践,也得到了政府的相应支持。不同于清末的“教育救国”,民国时期的救国,多为一种民族感情的延续,民众要挽救的是他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国家,而非某一个政权。

其次,民国时期的“教育救国”思想衍生出了多种类型。民国时期受到新旧文化、中外文化等多方面的冲突与融合,这一时期的人们对“教育救国”产生了跟深层次的思考,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能真正的挽救中国,由此“教育救国”思想产生了不同的分支,比如:军国民教育思潮、国民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乡村教育思潮、实业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工读教育思潮等等。这些思潮的主导思想是教育救国,但是却在实践中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例如职业教育思潮,职业教育的代表人物黄炎培提出了"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2的职业教育目标。在教育家的带领下,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教育与职业》杂志,并且在全国各地展开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学校。爱国者们在这一时期不同于晚清较为单一的教育形式,开始从不同的教育形式来救国,并且也确实探索出了教育领域一些独特的模式。

最后,民国时期的“教育救国”思想更加具有实践性。在不同的教育思潮引领下,民间教育家办学成为了一种现象。民间的教育家爱国人士热衷于办教育,他们穷其一生,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为筹集办学资金东奔西走,展现出对国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而民国时期的政府对民间的教育思潮以及私人办学都是大力支持的,由教育部颁布的《确定教育实施之趋向案》中提出私人筹设职业学校者,国家应特别奖励之。在民间与政府的双重互动下,以及“教育救国”这一主导思想的引领下,全国各地展开了多种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教育救国”思想对高校设置的影响

社会的主流思想往往影响着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民国时期,强国救亡的重大任务以及民众的爱国热情促使了“教育救国”成为了这一历史时期的主流思想,而这一思想贯穿于各式各类的教育,也潜移默化地主导着教育的各方面。在“教育救国”思想的旗帜引领下,民间教育开展如火如荼,如此声势浩大的教育思潮,对当时的教育事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而大学作为民国时期繁荣发展的高等教育场所,也不可避免的收到了这一场教育思潮的影响,其中就大学中的课程设置方面,“教育救国”对一些科目的兴衰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对大学课程的设置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一)“教育救国”思想对大学课程设置的有利影响

“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下,社会各界纷纷筹办教育,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教育救国”思想直接带动的教育类型主要是平民、乡村、职业教育,通过开办基础学校提高大众技能和谋生水平。这一思想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多是间接层面的,虽然不能跟职业教育等基础类型的教育相比,但是,“教育救国”思想作为民国时期的教育主流思想,对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首先,“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的课程更加注重与社会需要的接轨。“教育救国”就是要培养优秀的人才,建设国家,富强国家,以达到国家的昌盛,从而抵御外来侵略,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全社会都开始注重教育与社会需要的接轨,只有培养的人才能投入到国家的建设,能更好的就业,才能为国家富强起到帮助作用。民国时期的大学课程普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开设。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和对职业发展的要求,“高等学校在更大的范围和规模上引进了西方自然科学技术成果,大量增加了工、农等实用技术课程,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从而也使高等学校的课程数量和类型进一步增加。”[3]“教育救国”思想带动了全社会的教育热潮,教育服务社会、富强国家的理念渗透到各类教育,高等教育中课程的设置也更加与社会接轨,能够培养出社会所急需的人才。

其次,“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下,课程的设置更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教育救国”指导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职业教育在中国各地都开始开办学校,提高民众的知识水平和生活技能,大学的课程也更加关注实用性强,可以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目。1913年1月12日,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规程》,将大学课程划分7科39门,其中注重实用的工科占11门,商科6门,农、医、法各占相当比例,相比之下,传统的文科只有4门、理科9门。与之前的课程设置相比较,工科、农科等实用性课程比例有所增加。这些实用性的课程增加,与“教育救国”思想下的“实业救国”思潮有关,这也影响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方向,实用性课程的增加,一方面对培养技术人才,发展社会生产具有一定意义;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自主选择科目,甚至是自主选择职业都有一定的裨益。

最后,“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下,依据不同时期课程能进行适时地调整。抗日战争爆发后,教育部采取“战时要当平时看”的办学方针,为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对大学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整。战争尽管带来巨大损失,却反倒加强了大学与本国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针对国难时期教育方案,1935年教育部专门订立《专科以上学校特种教育纲要》,各校增加了与战事有关的特种教学与研究科目。[4]战时这种特殊时期,在战乱与动荡的年代,社会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秩序,但是,就是在这样的危机时刻,政府和教育家还是将希望寄托于教育,一致决定将国内的大学进行西迁。西南联大就是这一时期有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西迁合并的产物,这所学校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师生依然坚守着爱国信念努力奋发图强,并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学术成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教育的断层最终会导致社会发展的断层,甚至是传统文化的断层,因此从教育的延续性看,学校在战火中的继续开办是一个极其明智的决定。“教育救国”思想对于中国近代的教育发展还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它保障了教育的社会地位,保障了教育的延续发展。

(二)、“教育救国”思想对大学课程设置的不利影响

“教育救国”思想近年来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批判,很多学者的研究发现,近代的中国存在着多重矛盾与多重的危机,只有彻底的革命才能挽救中国于危亡,单靠教育培养人才,是不可能挽救国家的。有的学者认为“教育救国思潮属改良主义性质,企图不经过革命,单纯依靠教育手段去改造中国。”[5]然而,温和的改良并不能挽救中国,也不能彻底化解中国的复杂矛盾。另外,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能立竿见影地起到救国的作用。众多的批判证明“教育救国”思想确实存在一些不足,在这样一个充满争论的思想引导下,高校的课程设置难免会遭受一定的阻碍。

首先,课程设置的目的性太强。中国近代的高校具有极强的政治指向性,大多在政府的指导下建立,设置、管理、人员调度、课程等方方面面都受到了政府的影响,因此在国家危亡的民国时期,政府也寄托了希望于教育,希望高等教育可以培养出救国人才,因此对高校各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制,蔡元培的高校独立于政治不过是一种美好的希望,高校的课程设置还是在政府的制约下,偏重于救国人才的培养。1926年10月国民党的教育行政委员会颁布的《私立学校规程》第九条规定:“私立学校之组织、课程、教授时间,及其他一切事项,须根据现行教育法令办理,才能准予立案。”第三条同样规定“私立学校须经教育行政机关立案,受教育行政机关之监督及指导,其组织、课程及其他一切事项均须遵照现行教育法令办理”[9]大学的课程虽然有一定的自主权,但是私立大学还是受到政府严格管理的。

其次,过于强调实践科目忽视理论与学术性科目。蔡元培认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研究的是学术,“学”是学问,而“术”就是应用,民国时期受到“教育救国”思想以及“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一些大学出现了“轻学重术”的现象。过于偏重实践性的科目,就会导致理论性不足,失去了大学原有的初衷。“风尚所趋,近几年来各大学新生投考,报工学院者异常拥挤,而理学院则寥寥。文法学院独一经济学系最盛,而经济系的课程,亦只偏向于银行簿计会计管理之类,绝少对经济学原理有兴趣者。”[7]民国时期,通过课程改革,农、工、商三科的比重明显上升,课程设置也更加完善,但是传统的文理科目并较清末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这种偏科式的发展,导致大学的课程失去原有的平衡。“仅以实用主义谈教育,必使学者专务于谋出路,寻职业,自私自利,只图温饱。而整个教育精神,亦必陷于急功而近利,舍本而逐末。”[8]

最后,“教育救国”影响力有限,导致教会学校改革的不彻底性。在爱国主义的影响下,人们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收回教会学校的教育权也成为了“教育救国”思想下的一部分。但是“教育救国”的影响力毕竟有限,民众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加之政府的妥协,对于教育学校的课程改造,也只是进行了一点皮毛。“课程设置仍然由中国文学、英语、数学和科学、宗教以及一些历史和哲学课程所组成。”[9]由此可见,“教育救国”只是一种改良思想,并不具有彻底性。

(三)结论

“教育救国”思想强调以教育的优先发展来挽救国家。各种类型的“教育救国”都特别重视教育的作用,把发展教育作为救亡图存的首要手段。坚持“教育救国”论的教育家任务经济要想发展、社会得以进步、独立富强的国家想要建立,教育能否培养出具有民主共和观念和独立自主意识的人才是关键,因此必须把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在“教育救国”的影响下,教育地位至关重要,民国时期的教育家也更加重视教育,课程设置上更加严谨。教育要想救国,不仅要办全民的大众教育,更要办精英式的高等教育,培养优秀的高端人才。民国时期的大学,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大学,他们的校长都是充满了爱国热情的教育家,高等教育的成功在于学校管理,也在于课程设施,教育者们在爱国热情下,更加积极投身于高校的课程改革。民国二十六年的《国立四川大学周刊》刊载,国立四川大学设有课程委员会,主席委员为张颐,其他委员有朱光潜、朱健人、周太玄、刘维汉等18人。10委员会进行课程设置的探讨,并致力于课程改革。

高校课程的设置受到“教育救国”的影响,但大多是间接地影响,而且远远不及初中等教育受到的影响大和直接。高等教育中的课程设置确实受到了这一思想的影响,影响有好有坏,但是,“教育救国”作为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思想产物,必定有时代的合理性,它对高校课程设置的变革,对民国时期的社会发展,还是利大于弊的。

[1][7][8]钱穆.文化与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61,76,66.

[2]《社史资料选辑》(内部材料第三辑)[M].上海:中华职业教育出版社,1983:17.

[3][9]郭德霞.中国近代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128,141.

[4]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抗战前之高等教育(革命文献第五十六辑)[Z].台中:兴台印刷厂,1972:159-161,120-122.

[5]陈竞蓉.民国时期教育救国思潮新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6]私立学校规程[M].南京:国民党的教育行政委员会,1926.

[10]本校各种会议及各委员会人员已聘定[J].国立四川大学周刊,1937:5.

University Curriculum under the Thought of"Education Saving the Nation" during Republic of China

LI Xiao

Topic:Analyze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under the thought of the"saving country through education"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Under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theForeign invasion in the lateQingdynasty ,"education savingthe nation" thought take place。Under this idea, education became a hope of the patriotic tonational revival and resisting foreign enemyaggression, and this thought also has been the main thought leading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modern education. "Education saving the nation" thought in Republican period is different from the late Qingdynasty, the thought in Republican period has mor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has a certain relation with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 education saving the nation " thought, this paper will analysis the impact of the" education savingthe nation " thought tothe curriculum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wo aspects , and extensibility to explore the inspiration of the social mainstream education thought to higher education.

Education saving the nation;University course Settings;Higher education;Education thought.

G641

A

1671-4288(2017)01-0108-02

2017-01-12

李晓(1992—),女,山东潍坊市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史、职业教育史。

猜你喜欢

救国思潮设置
科学救国的和平使者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一生践行“科技救国”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维新思潮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
听谎有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