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脱贫攻坚为主线全力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

2018-01-02张洪明

绿色天府 2017年11期
关键词:新一轮贫困县贫困户

○文 / 张洪明 张 芮

以脱贫攻坚为主线全力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

○文 / 张洪明 张 芮

2014年,我省被列入全国新一轮退耕还林首批启动重点省份。三年来,全省退耕还林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脱贫攻坚为主线,采取“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下足“绣花”功夫,持续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取得生态改善和助推脱贫攻坚新成效。全省三年共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165万亩,惠及工程区建档立卡贫困户14.48万户,目前脱贫退耕贫困人口19.98万人,占退耕贫困人口总数的43.1%。

坚持规划先行 任务安排精准

按照林业精准扶贫工作要求,聚焦贫困县和贫困村,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工程规划和任务安排上实行精准对接。工程规划上,突出贫困地区生态和民生需求。编制上报的《新一轮退耕还林省级实施方案(2014-2020年)》,涵盖全省四大扶贫片区88个贫困县,规划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266.36万亩,占规划总任务的81.7%。任务安排上,重点向贫困县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结合地方政府申报意愿,将三年任务重点安排在67个贫困县共139.7万亩,占国家下达总任务165万亩的84.7%。凉山州是全省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地区,贫困面广量大程度深,3年累计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安排新一轮任务16.43万亩,占全州任务总量的47.2%,涉及贫困农户25034户、贫困人口95489人,分别占全州总量的20.9%、15.6%。通江县将全县157个贫困村全部纳入工程建设范围,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5379户。据统计,全省三年共安排14.48万贫困户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51.92万亩,户均面积3.58亩。

坚持问题导向 地块落实精准

我省退耕还林工程区集中分布在盆周山区、川西高原峡谷区及川西南山地区,生态区位独特重要,与全省四大扶贫地区高度重叠。由于受现行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等政策约束,加之事实上存在不在册陡坡耕地、图地不一致陡坡耕地等情况,造成“地块该退退不了”“农民想退退不了”等问题。三年来,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部门沟通,积极破解政策“瓶颈”和实践难题,创新推动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精准落地到户。2015年5月,协调省国土资源厅细化部门分工,在全国率先提出“增”“调”“边调边退”“先退后调”等具体“落地”“扩地”办法,最大程度满足工程区尤其是贫困地区、贫困户退耕还林需求。2015年11月,协调省级四部门联合出台文件,提出合理调整基本农田布局、市(州)内调剂耕地保护指标等具体“找地”措施。2016年1月,协调省级七部门研究进一步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规模,组织市(州)政府提出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调减方案。在向国家申报的调减指标中,四大片区74个贫困县面积占比78.6%。

坚持农民主体 扶贫对象精准

产业扶贫模式,强化“股份合作+保底分红”“贫困户优先务工”“二次返利”等新机制,不断增加贫困户租金收益、经营收益、分红收益和工资收益。三是发展好产业。积极对接全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立足特色优势,坚持市场导向,不限定林种比例,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木本油料林、特色水果林、林下种养等后续产业。3年共栽植核桃、花椒、水果等产业基地面积118.5万亩,占比70%以上,实现了退耕还林由“输血”向“造血”的根本性转变,让更多贫困户有了稳定增收的产业基础。

坚持压力传导 督导推动精准

农民是退耕还林的实施主体,我们切实把维护农民尤其是贫困户切身利益贯彻工程建设的始终。一是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公示栏等平台,集中开展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宣传活动;及时发放《政策宣传单》《政策问答》等资料,把政策送到千家万户,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工程建设。退不退、退多少、种什么,由农民自己决定,不搞强迫命令。二是强化基层服务。分层次组织开展政策和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管理服务水平。多形式开展科技服务活动,有针对性地向贫困户发放核桃、花椒、水果等树种栽植、病虫防治、综合管理以及林下养鸡等实用技术资料,切实解决农民不会种、不会管、不见效的问题。三是强化政策落实。坚持“阳光退耕”,按照“先验收、后公示、再兑现”的工作程序,对完成任务并达到验收标准的,公示无误后将补助政策打卡(折)到户。对退耕地转包、出租、入股等流转的,加强政策引导和协议监督,由业主与退耕户就补助政策、利益分配等协商一致,确保农户利益不受损。工程区3年累计兑现贫困户政策补助资金3.68亿元,户均达9000元以上,政策“输血”效果显著。

坚持总结创新 产业布局精准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我们在“输血”的同时更加“造血”,强化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脱贫。一是总结好模式。全面总结前一轮退耕还林成功经验,归纳出14个典型后续产业形态及50余个发展模式,编印《退耕还林助农增收100例》《退耕还林特色产业典型汇编》等资料,发放至各工程区学习借鉴。三是创新好机制。针对工程区普遍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缺信息等现状,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流转土地经营权,并统筹整合项目资金,创造条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退耕还林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基本

为全面落实退耕还林惠民政策,进一步发挥工程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我们坚持压力传导,确保督导工作精准。建立健全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进度周报、进展通报、分片联系、督查督办等工作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年初印发工作要点,统筹安排全年业务工作。每年春季(2-4月)、雨季(6-7月)、秋冬季(9-12月)造林季节,多批次派出督导工作组,不误林时,确保按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同时,严把政策规定和工作程序,科学规范工程管理,及时印发《农户申请书》《合同书》《流转协议》《实施方案编制》等范本,分片指导做好政策宣传、农户意愿申报、国土对接、落地到户、实施方案编制、合同签订、整地栽植、检查验收、政策兑现等工作。针对进展不平衡的问题,不定期向各市(州)政府通报工程进展,提出任务时间表和具体工作要求。组织开展退耕还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全面查摆和纠正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成效。

退耕还林是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和重大惠民政策,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退耕还林决策部署,在厅党组领导下,更加自觉主动地将林业脱贫攻坚的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强化督导服务,确保政策落地落实,为助推脱贫攻坚和建设美丽四川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系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心)

猜你喜欢

新一轮贫困县贫困户
山西省58个贫困县产品将陆续走进84所高校
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新一轮高考备考备忘录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山西已实现4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153个:全国153个贫困县已摘帽
中国加大力度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
国电资本:新一轮改革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