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苍耳子散辅助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疗效分析*

2018-01-02064000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苍耳子喷雾剂鼻部

( 064000)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儿科

加味苍耳子散辅助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疗效分析*

高丽京刘子毅Δ郭红磊Δ王志芳Δ李东娜Δ曹姗Δ任艳青ΔΔ(唐山064000)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儿科

目的:研究分析加味苍耳子散辅助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变应性鼻炎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苍耳子散治疗,疗程均为2周,连续治疗2个疗程。记录分析2组患儿治疗前后鼻部症状评分和眼部症状评分情况、鼻阻力值、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清总免疫球蛋白IgE及IFN-γ/IL-4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的鼻部症状及眼部症状评分、鼻腔总阻力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血清总IgE水平显著下降及IFN-γ/IL-4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鼻部症状评分、鼻腔总阻力值、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g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IFN-γ/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苍耳子散辅助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显著,联用比单用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变应性鼻炎;鼻鼽;儿童;加味苍耳子散;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IgE;IFN-γ/IL-4

小儿变应性鼻炎目前认为多与遗传体质及接触过敏原有关,敏感体质小儿在接触过敏原后引发系列鼻黏膜组织炎症反应,发生充血、水肿、浆液性及黏液性分泌物增加,导致不同程度的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并产生眼红、眼痒等眼部症状,部分伴有嗅觉减退等。[1]变应性鼻炎易于复发,并可能继发鼻窦炎、支气管炎、哮喘和中耳炎等多种疾病,对患儿的学习、生活影响很大。[2]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是一种新型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有效率较高,可改善患儿鼻部症状,对眼部症状也有积极的改善作用,[3]但偶有鼻出血、咳嗽、咽喉痛等不良反应。中医学认为变应性鼻炎属于“鼻鼽”范畴,其病机关键为伏风内蕴、肺窍不利。肺为娇脏,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气司呼吸。尤其小儿肺脏,更为娇嫩,卫外不固,最易为风邪所侵,以致肺窍不利,出现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等症状。苍耳子散方出自《济生方》,由苍耳子、辛夷、白芷等中药组成,具有散风邪,通鼻窍的功效,临床上苍耳子散及以苍耳子散为基本方进行加味,常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4]为探讨加味苍耳子散辅助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我院对此进行了研究,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治疗的80例小儿变应性鼻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8~14岁,平均(9.81±4.72)岁,病程1~6年;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9~14岁,平均(9.21±6.52)岁,病程1~6年。2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儿及家长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⑴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5]①症状,喷嚏、清水涕、鼻塞、鼻痒等症状2项以上(含2项),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在1 h以上,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症;②体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水样分泌物;③皮肤点刺试验显阳性反应,至少1种变应原阳性以上。⑵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①阵发性喷嚏,鼻塞,大量清涕,可伴有鼻痒、失嗅、眼痒等症;②起病迅速,症状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间歇期无喷嚏及鼻塞;③有花粉、螨虫、动物皮毛等致敏物质接触史;④鼻腔检查,鼻黏膜苍白、水肿,鼻甲肿胀,鼻腔水样分泌物。

1.3 纳入排除标准 ⑴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8~14岁;③6个月内未接受过抗炎及激素治疗;④无其他系统疾病。⑵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②依从性差,未完成治疗的;③治疗过程中出现其他系统严重疾病的。

1.4 治疗方法 (1)对照组:给予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喷鼻(英国葛兰素史克有限公司,注册证号:H20130908,规格:27.5 μg/喷),每个鼻孔喷1次/d,2周为 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2)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苍耳子散。组方:苍耳子、辛夷、白芷、川芎、黄芩、黄芪、薄荷、川贝母、淡豆豉、菊花、甘草各6 g,随症加减。日1剂,2周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1.5.1 鼻部及眼部症状评分:根据《关于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7]评分细则。(1) 鼻部症状评分,喷嚏、鼻塞、流涕、鼻痒的严重程度(无、轻微、可以忍受、难以忍受)赋值0~3分。(2)眼部症状评分,眼痒、眼红、流泪的严重程度(无、轻微、可以忍受、难以忍受)赋值0~3分,得分越高,代表患儿临床症状越严重。

1.5.2 鼻阻力测量:应用ATMOS 300型鼻阻力计,前鼻测压法进行测定,每侧鼻腔阻力均测试3次,取2侧鼻腔平均值作为该患者的鼻阻力值。

1.5.3 血清总IgE及Thl/Th2水平检测:取患儿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ELASA)法检测 2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1、2疗程后血清总IgE及IFN-γ、IL-4水平,计算IFN-γ/IL-4比值。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鼻部症状及眼部症状评分 治疗前2组患儿鼻部症状及眼部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鼻部症状及眼部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鼻部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眼部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组别例数鼻部症状治疗前治疗后眼部症状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4011.78±3.754.65±3.41*#7.34±3.505.21±2.21*△对照组4010.61±6.526.65±4.61* 7.28±3.124.98±1.96*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

2.2 治疗前后鼻阻力值 治疗前2组患儿鼻腔阻力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2组患儿鼻腔总阻力值均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2。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400.57±0.060.40±0.08*#对照组400.58±0.040.51±0.07*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血清总IgE及IFN-γ/IL-4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血清总IgE及IFN-γ/IL-4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1疗程及2疗程后,2组患儿血清总IgE水平显著下降(P<0.05),IFN-γ/IL-4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2疗程后,研究组Ig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FN-γ/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期间,2组患儿中出现的咽喉疼痛、鼻出血、发热、咳嗽、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27.5%、研究组10.0%,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组别例数IgE(IU/mL)治疗前1疗程后2疗程后IFN-γ/IL-4治疗前1疗程后2疗程后研究组40120.58±30.2985.41±30.18*52.39±26.47*#0.68±0.260.88±0.39*1.20±0.38*#对照组40120.67±29.8686.56±30.25*68.56±35.16* 0.66±0.250.83±0.46*0.86±0.3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小儿变应性鼻炎是肌体接触变应原后产生的鼻黏膜 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病率逐年增加,常并发咽喉炎、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也是诱发过敏性哮喘的重要危险因素。[8]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采用微晶纤维素增稠技术,喷入鼻腔后作用于鼻腔黏膜的黏附时间延长,可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症状,成为小儿变应性鼻炎常用治疗用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鼻出血、咽喉痛、发热、咳嗽等。[9]但本病临床难以治愈,虽可通过规范化防治使患者的各种症状得到良好控制,但患儿依从性差,复发率高,部分患者疗效不佳。

表4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组别例数咽喉疼痛鼻出血发热咳嗽皮疹发生率研究组401111010.0%*对照组402332127.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中医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疗效肯定,中西医结合日益成为临床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方向。[10-11]小儿变应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传统医学认为,外感六淫邪气是诸多儿科病证的重要病因或诱因。因小儿肺气不足,卫表不固,加之调节寒热能力较差,易为外邪侵袭。肺开窍于鼻,鼻为肺之门户,故外邪侵袭,首先累及鼻窍。风邪为外感六淫邪气之首,且在不同季节可夹杂其他邪气,成为了小儿变应性鼻炎的首要诱因,治疗时应以祛风为先。[12]加味苍耳子散具有疏风固表,通利鼻窍之功,因而能够用于小儿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中苍耳子祛风散湿,上通脑顶,外达皮肤;辛夷通九窍,散风热,能助胃中清阳上行头脑;白芷上行头面,通窍表汗,除湿散风;薄荷泄肺养肝,清利头目,临床用来治疗风邪上攻所致鼻痒、流清涕、鼻塞、头痛等症;[13]淡豆豉解表,除烦,宣郁,解毒;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菊花散风清热;川贝母清热散结消肿;川芎行气活血祛风,开郁;黄芪补气固表,利水排脓;甘草补气益脾,和中缓急,调和诸药。

鼻部症状、眼部症状、鼻通气功能是评价小儿变应性鼻炎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多项研究表示糠酸氟替卡松不仅能有效控制鼻部症状,对眼部症状也有改善作用。[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患儿的鼻部症状及鼻腔阻力评分、眼部症状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鼻部症状评分、鼻腔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咽喉疼痛、鼻出血、发热、咳嗽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可见,加味苍耳子散与糠酸氟替卡松的联合应用,更大程度缓解了患者的鼻部症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也有了较大提高。

小儿变应性鼻炎是由于变应原刺激肌体产生过量IgE,而特异性变应原介导的IgE与受体结合,导致炎性介质产生释放,Th1细胞应答抑制、Th2细胞应答亢进、Th1/ Th2比例失调,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过敏性炎症反应并产生典型症状,血清总IgE及Th1/Th2水平比值为小儿变应性鼻炎炎症损伤程度的敏感指标。[15-17]平衡失调时,以IL-4为代表的Th2细胞因子增多,IL-4促使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从而产生过量的IgE,介导变应性炎症引发变应性鼻炎;而IFN-γ为Th1细胞分泌而产生,可抑制IgE生成,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IFN-γ水平显著下降,[18]因此,降低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4含量,提高IFN-γ含量(即增加IFN-γ/IL-4比值)是临床治疗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发现,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总IgE及IFN-γ/IL-4水平显著改善,表现为治疗2疗程后,2组患儿血清总IgE水平显著下降,IFN-γ/IL-4水平显著升高,且加味苍耳子散与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联用组患儿IgE水平较单用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组进一步下降,IFN-γ/IL-4水平进一步升高,说明加味苍耳子散的辅助治疗,更好的改善了患儿的免疫状况,缓解了变态反应程度,减轻了损伤。

综上所述,加味苍耳子散辅助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效果良好,可更好的减轻小儿变应性鼻炎患者的鼻部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1] 金岩,张丽丽.国内儿童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调查回归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 14(5):128-129

[2] 李勇.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共识及相关进展[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6,30(1):15-21

[3] 佘腊枝,谢琼.糠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8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2):2 054-2 055

[4] 黎燕珊,陈艳洋.氯雷他定联合苍耳子散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J].中国药业,2017,26(13):63-64

[5]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12):977-978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4

[7]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S].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3):166-167

[8] 张迎宏,朱丽,王琳,等.变应性鼻炎鼻部及鼻外症状学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28(2):133-135[9] 杨琛,魏鑫鑫,尹中普.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房,2017,28(11):1 503-1 507

[10] 钟娟,郑芸,李刚,等.中草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系统评价再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263-266

[11] 林雯超,王珮华.变应性鼻炎的中西医治疗现状及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4, 22(2):148-153

[12] 赵帅龙. 儿童过敏性鼻炎中医分型论治体会[J].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8):1 362-1 363

[13] 陈晓兰.苍耳子散配合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9):1 965-1 966

[14] Mullol J,Pujols L,Alobid I,et al.Fluticasone furoate inhibits cytokine secretion from nasal epithelial cells and reduces eosinophil survival in an in vitro model of eosinophilic inflammation[J]. Int Arch Allergy Immunol,2014,163(3):225-233

[15] Brozek JL, Bousquet J,Baena-Cagnani CE,et a1.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 (ARIA) guidelines:2010 revision[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10,126(3):466-476

[16] Broide DH.Molecular and cellular mechanisms of allergic disease[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1,108(2):65-71

[17] 贺莉,曹建英,候明滨.穿心莲内酯滴丸联合丹溪玉屏风颗粒对变应性鼻炎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7,28(5):643-645

[18] 乔占清,张俊.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对肺经郁热型变应性鼻炎Th1/Th2,Th17和Treg 细胞因子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11):165-169

R276.1

A

1007-5615(2017)06-0017-04

* 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No.201614432007

Δ 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 050200)

ΔΔ 河北省中药配方颗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050091)

任艳青,女,硕士,副教授。

(2017-10-09 收稿)

猜你喜欢

苍耳子喷雾剂鼻部
HPLC 测定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中苦参碱含量
带刺的苍耳子
喷雾剂
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与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的疗效比较
喷雾剂
苍耳子中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衍生化GC-MS同时测定苍耳子中14种脂肪酸的含量
常见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方法(二)
鼻部整形术的观察与护理研究
自体耳软骨移植联合硅胶假体置入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