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古发现

2018-01-02

科学中国人 2017年16期
关键词:瓮安白垩纪足迹

考古发现

中国新的古老型人类许昌人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合作完成了对河南许昌人头骨化石的研究。该研究以详实的化石形态特征和精细的地层年代数据提供了华北地区晚更新世早期人类形态变异及演化模式的化石证据。研究论文发表于《科学》。距今10.5-12.5万年,中国境内生存着一群体质特征非常特殊的古老型人类——许昌人,其头骨呈现出更新世晚期人类、东亚中更新世直立人以及欧洲尼安德特人的混合特征。他们不是早期现代人、不是尼安德特人、不是海德堡人、也不是直立人。他们是一种新的古老型人类,目前还无法将其归入任何已知的古老型类群之中。

发现地址

许昌1号头骨化石碎片及头骨化石的3D虚拟复原

翼手龙类起源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团队蒋顺兴和程心等与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王孝理和张军强等关于翼手龙亚目起源研究的最新成果发表于《科学报告》。翼龙化石属于侏罗纪燕辽生物群,标本产自辽宁建昌玲珑塔。这件标本的尾椎、翼掌骨和第五脚趾等形态特征都介于翼手龙类和非翼手龙类之间,依据这些特征将其命名为郑氏斗战翼龙,这一标本的发现使人们能够深入了解翼手龙亚目起源中头后骨骼的演化过程。斗战翼龙的属名和悟空翼龙一样来自于我国著名的神话小说《西游记》。而斗战翼龙则是悟空翼龙类进一步演化的一个翼龙类型。

瓮安生物群年龄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周传明等确定了埃迪卡拉纪瓮安生物群的年龄为609±5Ma,表明瓮安生物群早于之后在距今580Ma出现的埃迪卡拉动物群,相关论文发表于《地质学杂志》。瓮安生物群主要产于我国贵州瓮安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含磷地层,它以磷酸盐化方式精美保存了多种类型的微体真核生物化石,包括带刺疑源类、多细胞藻类,以及管状和球状微体化石,其中一些球状化石曾经被解释为动物胚胎和微体后生动物,随后这些化石的生物属性在国际学界引起了持续而深入的争论;瓮安生物群为新元古代全球性冰期结束后多细胞真核生物的辐射提供了关键的化石证据。

微生物矿化和感磁运动起源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副研究员林巍、Greig A. Paterson、博士王寅炤、研究员潘永信和院士朱日祥等,与中国农业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等合作者,获得了环境中未培养趋磁细菌的基因组序列和调控磁小体矿化的基因簇,在基因组水平上重建了趋磁细菌的系统发育关系,发现趋磁细菌的矿化基因簇是随着基因组一起演化,研究论文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趋磁细菌是能感应地磁场并沿磁力线方向运动的一类微生物。对趋磁细菌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认识生物(包括人类)体内类似的矿化过程,也可为重建地质历史时期古地磁场和古环境信息提供重要参考。

侏罗纪近鸟龙

临沂大学王孝理与国内外科学家合作开展关于近鸟龙的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恐龙——近鸟龙,有着类似鸟类的前肢、后肢、尾巴和脚垫。此次对近鸟龙的新体型重建是直接建立在此前难以探测到的软组织证据基础上的。由于软组织很少被保存下来,已灭绝脊椎动物的体型往往只能从骨架结构和与现有物种的比较中间接推断出来。然而,这样的重建可能无法反映出真实的体型。为了解这种名叫近鸟龙的小型有羽恐龙的体型,研究者使用了激光诱导荧光成像技术,揭示出了9个近鸟龙样本中可见光下不可见的软组织细节。标本中的软组织轮廓显示,生活在1.6亿年的近鸟龙已经拥有了现代鸟类的许多特征,包括鼓槌形的腿部。

化石足底足垫

近鸟龙

一亿年前专性捕食跳虫的苔甲化石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黄迪颖研究员和上海师范大学殷子为、李利珍等合作,在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中发现了一类形态极其特化、专性捕食跳虫的苔甲化石,揭示了早期苔甲特化的形态特征与专性捕食跳虫的行为适应,研究论文发表于《科学报告》。跳虫是最早出现在陆地上的六足动物之一。已知最古老的跳虫化石发现于距今约4亿年前的泥盆纪早期莱尼燧石中。现生的苔甲由于某种原因已失去了捕食跳虫的能力,但根据特殊形态特征,研究推测在白垩纪中期跳虫这一庞大的生物质来源曾被苔甲所利用,而且这一特殊的捕食跳虫的习性曾至少一直延续到始新世中期。

吉林省延边发现恐龙足迹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联合中外科学家在吉林省延边朝鲜自治州发现了恐龙足迹群,这为研究东北亚白垩纪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以及多样性等方面提供了基础,相关论文发表于《白垩纪研究》。此次的发现有巨大的鸭嘴龙类足迹,足迹的完整尺寸推测可达55厘米,制造这个足迹的恐龙体长能达7米以上,是非常大型的恐龙。中国和韩国同时代的恐龙足迹组合有所不同,韩国的白垩纪恐龙足迹群包括了鸟脚类,蜥脚类,三趾型和两趾型的兽脚类,翼龙和鸟类足迹等,相比之下,铜佛寺的足迹群显得比较单一。这可能是化石保存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受古环境限制而不利于一些小型的造迹者活动。

中国早白垩世一个类似人字果的被子植物化石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渤海大学博士韩刚等发现1.25亿年前两性花化石,相关论文发表于《地质学报》。学界通行的观点是白垩纪才开始有被子植物,但辽宁西部一块1.25亿年前的化石将这一时间提前。被子植物又称有花植物,是植物界最大和最高级的一类。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都是随着被子植物的兴起而繁盛,并进化发展到现在的高级阶段,因此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一直是古植物学家关注的焦点。假人字果和以前的被子植物化石的主要区别在于:雌雄蕊非常靠近,并且雌蕊在中央,类似现代被子植物中花的情形;和生殖器官相连的叶片具有双子叶植物型的羽状结网叶脉;最重要的是,它的种子着生在果实的中脉上。

猜你喜欢

瓮安白垩纪足迹
党的足迹
霸王龙称霸白垩纪
长有羽毛的尾羽龙
红色足迹
中小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探索
瓮安:“体旅融合”新路径
党建引领
白垩纪历险记
中国足迹
魔幻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