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人机“三剑客”:我要飞得更高

2018-01-02任廷会华姝

当代贵州 2017年52期
关键词:张睿三剑客航拍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任廷会 见习记者 华姝

无人机“三剑客”:我要飞得更高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任廷会 见习记者 华姝

有梦想、有雄心、有实干、有坚持,斯凯威科技有限公司创客团队勇往直前,开拓无人机航拍新天地。

12月7日,威宁草海烟波浩淼、候鸟纷飞。无人机在8米低空盘旋,近距离航拍越冬黑颈鹤,这是斯凯威团队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的候鸟迁徙项目。

“斯凯威”从英文“sky view”得名,意从天空看风景,捕捉最美瞬间。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张睿昕、王迅、郝淳,三个80后从零起步,短短几年时间成为中国西部航拍界的翘楚,靠的是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 为梦而飞

航模,是斯凯威团队最初擦出火花的交集。

张睿昕,自小酷爱捣腾航模玩具,大学毕业后在贵阳开了一家航模店;王迅,是张睿昕的高中同班同学,喜欢研究飞机和汽车模型,从澳大利亚留学归来选择自主创业;郝淳,高级工程师,航模店的常客。

“一切皆因兴趣和梦想而起。”谈起缘何创业,张睿昕记忆犹新。一次偶然的机会,张睿昕浏览网站看到了Flying-Cam用无人机拍摄的令人无比震撼的视频,立刻与王迅、郝淳分享。

Flying-Cam,世界上第一个无人机近距离航拍服务的提供者,两届奥斯卡科学与工程技术奖获得者。Flying-Cam在特效拍摄方式上的创新让三人心生敬佩。

“为什么我们不试试呢?”张睿昕无意间提问,点燃了三人创业的激情。说干就干!三人一拍即合,踏上创业旅程。2008年,三人招兵买马组建斯凯威团队,摸索着自主研发无人机,开展航拍服务。

创业初期困难重重。“创作过程中,我们绘制了无数图纸。为了节约制作成本,到处选购零件。”回忆起创业初期的艰辛,王迅感慨不已。

2010年,斯凯威设计出第一架无人机。但这架花费十多万元、耗时一年才完成的无人机,在第一次商业航拍中毁于一瞬。那是在仁怀市的一次航拍任务中,无人机在高空拍摄,返航时,空中的塔吊突然转换方向,闯入已设置的无人机航线。

斯凯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睿昕在中国第一长洞——绥阳双河洞内进行网络直播。(受访者供图)

“当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机器上,没注意周围环境。无人机迎面撞上塔吊,当场坠毁。”回忆过往,王迅仍无比痛心。任务没完成,拿不到一分酬劳,所有的辛苦都白费。看不到希望,中途加入的两名技术员选择了退出。

成果坠毁,成员离开,资金困难。这条路还走得通吗?创业前景渺茫,三人辗转反侧。多次分析找到问题症结:由于技术人员面对险情操作失误,导致无人机坠毁。

“不是技术问题,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张睿昕说,希望冲淡了第一台无人机摔毁带来的阴霾。凭着为梦而飞的勇气和执着,他们挺过了最艰难的创业期。半年后,在扎佐高尔夫球场的航拍项目中,斯凯威赚到了第一桶金,经营步入正轨。

做好服务 开拓市场

2012年,斯凯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如何打开市场是首要问题。

“哪里有拍摄需求,我们就去哪里,先试拍一段,客户满意自然就会有下一步的合作。”张睿昕说,开拓市场虽然艰辛,但他们坚信只要提供高标准的服务,就能开疆拓土。

很快,斯凯威接到拍摄“百里杜鹃”宣传片项目。团队提前一天到景区选景,在调试过程中无人机出现故障,当时已是下午7点,与对方约定的拍摄时间是翌日早上9点。

时间紧迫,怎么办?“抓紧时间抢修,绝不能耽误拍摄进程。”郝淳带着技术人员连夜开车赶回贵阳,抢修设备。凌晨3点,设备修好,又立马开车去毕节。赶到百里杜鹃景区,马上调试,准时开机拍摄。

“百里杜鹃”宣传片充分展现了“杜鹃花似海,穹山留异香”的美景,斯凯威高质量的航拍作品获得赞誉。

匠心打造卓越产品,提供最好服务,是团队坚持的理念。正是这份坚持,让斯凯威迎来了事业的转机。

紧接着,贵阳市拍摄“爽爽的贵阳”城市宣传片,斯凯威承担航拍任务。片子播出后,航拍画面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宣传片大大加分。由此,团队在航拍业内慢慢赢得口碑。

团队壮大,机会增多。斯凯威团队走遍了贵州88个县(市、区),参与了《跨越看贵州》《飞越多彩贵州》等特别报道的拍摄项目。

在占领省内航拍市场制高点的同时,斯凯威团队也积极承揽国内多家电视台真人秀节目的航拍业务,《爸爸去哪儿》《真正男子汉》等节目,让斯凯威团队成为真人秀航拍节目的座上宾。

2014年春晚开场短片《新春序曲》的拍摄,令张睿昕感受颇深:“做好服务,才能开拓市场。”

根据方案,短片要在全国12个点取景,斯凯威团队承担成都、新疆等西部4个点的航拍项目,因出色完成任务,制片组让斯凯威加拍了浙江台州的航拍点。

斯凯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郝淳(左)在威宁草海航拍候鸟迁徙项目。(受访者供图)

9年历练,凭借先进的航拍器材和精湛的航拍技术,斯凯威参与了大量电影、宣传片等拍摄项目,与国内多家电视台、剧组建立合作关系。

创新技术 量身定制

斯凯威团队有技术专研“强迫症”,一门心思搞研发,在无人机多个应用领域创新成果丰硕。

虽然无人机航拍在画面稳定和图像传输方面较以往有巨大进步,但把航拍用于直播,还是难题。斯凯威努力攻克,最终突破了航拍直播信号和卫星车兼容问题,多次为中央电视台和贵州卫视完成航拍直播。

2017年除夕,在央视“万家灯火庆春节”新闻报道中,斯凯威用无人机航拍直播的方式,向全球华人展示了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苗寨的夜景,这是央视《新闻联播》节目首次使用无人机航拍直播。

创新无止境。2016年,斯凯威成功研发了一款能拍摄VR全景视频的无人机。“VR全景技术旨在通过镜头实现真实的三维空间观感。”郝淳说,因机器性能、天气状况等原因,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难免会左右晃动。

如何增加画面的稳定性?团队上演头脑风暴,找到解决办法:在无人机上下皆安装一个云台,并通过一根共轴来连接,全景航拍实现画面同步和无缝拼接。目前,无人机航拍增稳云台技术成功申请了专利。

2016年,央视《中国第一长洞》新闻报道中第一次使用VR技术,斯凯威成为央视唯一的VR技术提供团队。

业务逐渐成熟,政府部门主动寻求合作。“创业初期,政府提供了场地、资金和政策等扶持,让我们能专心做好产品。”王迅说,为政府部门提供技术服务是斯凯威的责任。

为切实履行责任,斯凯威为政府“量身定做”产品——研发“移动天眼系统”。目前,这一系统已参与到应急救援、公安武警侦察、交通管理等多个领域。

“要满足特殊部门的专业需求,必须提供专门‘订制’服务。”张睿昕说,无人机航拍技术在防洪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让团队无比自豪。

2013年,雅安地震,贵州救援队带着斯凯威的无人机前往救援,给救援提供了很大帮助。

2015年,石阡县发生洪涝灾害,斯凯威团队赶往洪灾现场,采集灾情影像,辅助救援。

因多次参与重特大事件无人机侦察和灾情救助,团队多次获得“工人先锋号”“贵州创客新锐”等称号。

(责任编辑 / 付松)

猜你喜欢

张睿三剑客航拍
导数与不等式“三剑客”
航拍下的苗圃与农场
校园三剑客
The dilemma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design in contemporary life
欧洲三剑客
难忘的航拍
Wechat, life in our Palm
《航拍中国》美得让人想哭
陕西画报航拍
我的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