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至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追求

2018-01-01尹学俐

中州学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习近平特色价值

尹学俐

摘 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目标、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标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价值诉求。以上内容归结到一点,就是人民至上。透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至上的价值向度,有助于我们党更加自觉地坚持人民立场,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出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关键词: 人民至上;价值追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0751(2018)09-0001-0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鲜明的人民立场、深厚的人民情怀,是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服务的科学理论。从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视野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目标、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标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价值诉求。以上内容构成一个逻辑严密的价值体系,其核心思想是人民至上。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至上的价值向度,有助于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工作导向,更好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这是我们党在总结改革开放近40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展现了党中央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目的,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为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提供了价值遵循。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明确了当前我国推动发展的指导思想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而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又是发展本身要解决好的关键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很好地回答和解决了这个重大问题,这就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重要思想观点不仅充分反映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而且具体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的观点的本质意义,旗帜鲜明地确立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当前,要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着力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从而把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真正保证我国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  ①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

从世界范围内的近代历史考察,能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直接决定着一个执政党的兴盛衰亡。以前苏联为例,苏联共产党不仅是被国内外的反共势力所搞垮,而且是被它一直宣称代表的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所抛弃。而后一点,是导致苏共亡党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至今,无论是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如火如荼的建设年代,还是除旧布新的改革时期,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注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做到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正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奥秘所在,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根本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政党,只有顺民意、得民心、为民谋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作为执政党,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就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离开了人民群众,我们将一无所有,一事无成;背离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就会被历史所淘汰。所以,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② 。

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目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与美好愿望,饱含着对人民群众真挚的感情,与中国人民的幸福追求、发展愿景、美好生活融为一体,是生活化的、接地气的、有生气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担任党的总书记伊始,习近平同志就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作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③ 的庄严承诺。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④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終,体现出这一思想独有的精神特质和理论品格。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烈的宗旨意识和真挚的为民情怀,凸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1.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不懈奋斗,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提前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进一步提出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气势更加磅礴、更激动人心、更能增进人民福祉的宏伟目标,并且完整勾画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十九大报告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⑤ 从本质上看,新时代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的时代,更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因而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时代。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是人民群众的权利,这种权利的实现是一个不断递进和超越的过程。人民群众现在的最大向往就是生活得越来越好。党的十九大确立的新的奋斗目标既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又契合人民群众的期盼;既体现党的性质,又符合中国的实际;既体现了理论创新,也反映了实践要求。

2.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主线,着力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继续为实现社会和谐而努力,具体来讲,一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二是规范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前提和重要尺度,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切分蛋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扩大中产阶层比重、统筹区域城乡发展、加大扶贫攻坚力度,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道路迈进。三是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⑥ 四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尤其是“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⑦ 。五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的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切实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

3.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美好生活等不来、要不来,只能忙出来、干出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够实现的,需要我们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盼,我们党要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上下同欲者胜。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⑧ 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质是实干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生动展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回望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变化的是时空方位,不变的是共产党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全党和全国人民上下同心,进行伟大斗争,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代表人民根本利益: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标准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⑨ 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标准,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新发展。

1.代表人民根本利益是坚持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的本质体现

马克思主义是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而斗争的学说,具有最广泛的人民性,代表着人类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得到人民支持,也正是因为造福了人民”  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发展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将其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方面,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共产党性质宗旨的基本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的使命是领导全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表明:党的根本宗旨与社会主义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取向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

2.代表人民根本利益是评判和检验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11) 执政党如果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甚至与民争利,就势必被人民所抛弃,这是历史发展的铁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治国理政的评价尺度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出发,把人民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价值评判者、裁决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这就深刻阐明了人民利益的价值标准论。这里的人民满意、高兴、答应、赞成等不过是人民美好生活客观效果的价值显现与历史进步的主体诉求。可以说,代表人民根本利益顺应了时代潮流,回应了人民关切,号准了时代发展的脉搏,把握住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价值标尺。

3.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就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关切的现实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也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问题导向,把回应与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作为鲜明主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就要更加自觉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就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建设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就要坚持人與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就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有效增强国家总体安全;就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把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中,统筹做好各领域工作,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四、讓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诉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与此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凸显,社会建设滞后、区域城乡差别较大、收入分配不公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多次强调,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理念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诉求,把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推进到一个新高度。

1.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就要使全体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果实

把全体人民作为获得感的主体,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如果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一小部分人暴富得利,那么我们的改革不能算是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2)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13) 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决胜阶段,能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看能不能有效补齐各个方面的短板。我们所要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而不是简单地用人均GDP、人均收入等数据来衡量的小康,不是用平均数代替大多数的小康。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以更大决心、更精准思路、更有力措施,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总之,党和政府需要出台科学合理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改革发展红利的共享者,努力增强人民群众普遍获得感。

2.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就要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经济发展之间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必须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唯其如此,才能夯实人民群众获得感的现实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经济与民生事业的协调发展。首先,必须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持续把“蛋糕”做大,为改善民生提供物质保障,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其次,努力寻找经济建设和民生事业建设的契合点。这个契合点就是老百姓所思所想、所盼所愿。今天,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食品安不安全、暖气热不热、蓝天白云能不能多一点、收入分配能不能更公平一点、河湖能不能清一点、社会保障水平能不能高一点、能不能租得起或买得起住房,等等。相对于经济增长速度高一点还是低一点,这些问题更受人民群众关注。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我们必须持续艰苦奋斗,不断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再次,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坚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善民生成为经济发展的恒久动力源;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与现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使民生的改善有保障可持续;坚持共建与共享相结合,努力形成人人参与建设、普遍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和劳动能够致富、付出就有回报的制度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环。

注释

①魏立平:《习近平关于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新论断》,《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8期。

②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学习出版社,2018年,第318页。

③(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4、28页。

④⑤⑥⑦⑨(12)(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⑧艾红:《上下同欲者胜》,《解放军报》2017年2月17日。

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52页。

People First: the Value Pursuit of Xi Jinping′s Socialist Though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Yin Xueli

Abstract: Xi Jinping′s socialist though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contains a value standard that adheres to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aking the people as the center, realizes the people′s yearning for a better life, represents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and makes the people have more sense of value appeal. The above content comes to the point that the people are suprem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people′s supremacy of Xi Jinping′s socialist ideolog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will help our party to adhere to the people′s position more consciously, and always achieve development for the people, rely on the people for development, and share the fruits of development by the people, so as to better adhere to and develop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create great achievements that are good for the people.

Key words: people first; value pursuit; socialist though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猜你喜欢

习近平特色价值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